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01.
不同大小玉筋鱼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将Eggers模型移入实验室大型玻璃钢水槽中,以细脚长蜮为饵料,在流水条件下,比较了黄渤海主要中上层小型鱼类玉筋鱼大小两种体重组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小个体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分别为12.36gW.W./100g/d或12.44kJ/100g/d,2.22gW.W./100g/d或9.09kJ/100g/d,0.18%W.W.或0.73%kJ;大个体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分别为9.16gW.W./100g/d或9.22kJ/100g/d,0.83gW,W./100g/d或3.41kJ/100g/d,0.09%W.W.或0.37%kJ。不管是以湿重还是以能量计算,小个体的都比大个体的要高。  相似文献   
402.
通过理化分析及生物检测方法,对大宝山矿区土层中速溶性矿物的理化特征及其生物毒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土层中的矿物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大量的氧化性硫酸盐及其他致酸物质和重金属.矿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较低(pH《2.15),并富含大量的重金属Cu、Pb、Zn、Cd以及Fe、Mn等元素,因而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矿物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溶液的理化指标变化较大.急性和慢性生物毒性试验表明,即使溶液pH被中和至7.22以上,但溶液仍显示出较强的生物毒性,3.117 mg/L的矿物溶液即会使试验生物在24 h内的死亡率达到100%,说明该水溶性矿物的生物毒性除了受强酸性物质的影响外,还与矿物中多种组分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有关.在一般的水体中,该水溶性矿物的安全排放浓度仅为0.006 mg/L.研究结果可为对矿山废物外排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3.
毛北超高压变质岩体位于苏鲁造山带南部,是由石榴石橄榄岩、榴辉岩、硬玉石英岩和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组成的层状岩体.富金红石榴辉岩和富钛铁矿榴辉岩在岩体中呈连续的层状产出,总厚度达200m,深度>700m,构成了一个大型的钛矿床.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毛北岩体的原岩形成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基性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异结晶作用,形成了由橄榄辉长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组成的复杂层状侵入体,并在新元古代的全球冰期与高纬度大气降水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作用.在印支期的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峰期变质温度>800℃,压力>4.5GPa,富钛磁铁矿辉长岩转变成了富金红石榴辉岩,形成了超高压变质的钛矿床.  相似文献   
404.
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对气温序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利用安徽省1971~2000年共30 a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气候整编资料,选取气象观测环境完全符合相关规定(A类)和不完全符合相关规定(B类)两类代表站,分别建立了气温序列和两者的气温差值序列,并对气温序列的气候平均值和气温差值序列的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将影响气温序列。与A类台站相比,B类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平均值表现出一致偏高的特征,最低气温偏高最多;B类台站与A类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均有显著增大的趋势,平均气温差值的增大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05.
王川  刘勇 《陕西气象》2006,(6):15-18
通过对西安多普勒雷达定量降水估算产品(1 h累积雨量(OHP)和3 h累积雨量(THP))在陕西关中地区2005年汛期降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HP和THP对强对流天气降水估算效果好于稳定性降水,基本无漏报;OHP好于THP,特别是对降水强度的估计准确。对稳定性和混和性降水中大于10 mm的降水准确率较高;渭北漏报率高于其他地区,而渭南地区空报率较高。  相似文献   
406.
2002年陕西冰雹特点及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 2 0 0 2年陕西冰雹天气分析 ,发现全省具有降雹次数偏多、分布地区广、雹灾严重等特点。对冰雹雷达回波特征的初步分析表明 ,典型的冰雹云回波特征较少 ,而由飑线造成的对流云相互碰并增强产生冰雹是 2 0 0 2年冰雹云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07.
分析了协庄矿11煤层已采区30个煤样的瓦斯含量及其等值线图,以数量化理论Ⅰ为建模工具,运用Visual C 6.0编制了瓦斯含量预测软件,对未采区瓦斯含量进行了预测,绘制了未采区的瓦斯含量等值线图。对于指导矿井的通风设计和采掘部署,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08.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96,自引:20,他引:96  
文中利用位于安徽合肥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 2 0 0 2年 5月 2 7日 1 4~ 2 0时发生在皖北地区的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次超级单体南边出现两条明显的出流边界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东南。超级单体左前方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结构 ,这也是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之一。沿入流方向穿过最强回波位置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 (穹隆 )、强大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左侧的回波墙。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沿着回波墙的一个竖直的狭长区域 ,其值超过 70dBz。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一个强烈的中气旋 ,旋转速度达到 2 2m/s。风暴顶为强烈辐散 ,正负速度差值达 6 3m/s。相应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密度分别超过 70kg/m2 和 5 g/m3 。因此 ,该风暴具有强烈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 30°,属于右移风暴  相似文献   
409.
任开智  刘勇 《贵州气象》2002,26(4):46-48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电产生的同时会发生3种电磁现象: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电磁波辐射。雷电电磁能量的传播(或称释放)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传播,即直接雷击;二是电磁脉冲传播。雷电电磁脉冲传播的途径可分为:静电感应耦合、传导阻抗耦合、电磁感应耦合、辐射耦合、电容耦合。分析雷电电磁能量的传播途径,并从防雷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现代防雷技术措施是:传导、接地、等电位连接、分流和限压、屏蔽、躲避等。  相似文献   
410.
2008年度地理学基金项目评审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重分析了2008年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及地区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及资助概况,2007年在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2007年底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同时介绍了2007年度主要学科方向取得的突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