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于地球深部物质科学研究的静态超高压实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十多年来静态超高压实验技术已发展成为实验压力、温度范围分别为1~550GPa,-256°~3500℃,主要应用于下地壳、地幔及地核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并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一项实验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项实验技术与地学领域其它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的区别,以及静态超高压实验装置的两大系列——金钢石压腔装置和大腔体高压装置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并对这两大系列实验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我国应有的对策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2.
陨石矿物种类的研究进展和矿物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约 2 0 0年前 ,科学家就在铁陨石中鉴定出了两种陨石矿物——陨硫铁和金属铁—镍。到了 1 9世纪 80年代 ,陨石矿物的数量增加到 1 6种。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随着显微镜的广泛应用 ,以及许多新的测试技术如 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应用 ,使更多的陨石矿物能被发现。1 967年 ( Mason列出 60种陨石矿物 )至 1 987年( Yudin和 Kolomenskiy列出了 2 0 0种陨石矿物 )的2 0年间陨石矿物种数增加到原来的 3倍多。1 991年Ulyanov完成了陨石、星际尘粒和玻璃陨石共 350种矿物的列表。Rubin〔1〕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去掉…  相似文献   
23.
自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A)-11、12、14、15、16及17号登月舱先后6次在月球表面着陆,共采集了约380公斤月球岩石和月球土壤样品”。自1970年以后苏联月球自动站(L)16、20及24号也相继在月球上着陆并采回少量月球样品。阿  相似文献   
24.
根据月球科学、比较行星学和球粒陨石熔融实验研究的结果,对地球最初的熔融作用、撞击成坑作用和早期水岩相互作用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而推断最初的熔融作用形成了化学成分不均匀和厚层的原始地壳,冲击成坑和最早的水岩相互作用使最早的地质历史记录消失殆尽,后来的含水条件下的部分熔融作用使原始壳物质再分异为现在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25.
侯渭  欧阳自远 《岩石学报》1996,12(1):115-126
建立类地行星区太阳星云凝聚过程的岩石学模型,对于合理解释陨石、地球和类地行星的成因关系,探讨地球起源和估算地球的整体成分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中根据天体化学和太阳系演化学说关于太阳星云物理化学条件的基本分析,以及实验凝聚岩石学的研究结果,推断在太阳星云盘的类地行星区中可能有星云的气-固和气-液-固两种凝聚作用发生。通过对球粒陨石中球粒和基质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特征的对比,论证了绝大多数球粒的气-液-固凝聚成因和基质的气-固凝聚成因,并讨论了球粒陨石各化学群的凝聚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26.
试论地球演化历史中水的总体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地球不均匀吸积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比较行星学所获得的行星演化理论、大陆进化的历史、板块运动的特点以及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对地球演化历史中水的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推论。从而对地球原始壳的特点、地球上液态水成因、地球表面缺失最初8亿年历史的原因、水的总体运移趋势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南极陨石的研究发现,有几个碳质球粒陨石富含与CI陨石类似的含水层状硅酸盐集合体及其角砾,其氧同位素比值也与CI接近,因而称之为类C1陨石。类C1陨石与C1陨石的区别是:类C1陨石中的含水层状硅酸盐既以基质的形式产出,也出现在球粒中;类C1陨石中含有球粒及有关组分,如球粒碎块、矿物集合体等。每个陨石中所含这些组分的数量不同,其矿物的成分也差别很大,从而说明它们形成的星云环境不同。因此笔者认为类C1陨  相似文献   
28.
南极陨石的研究发现,有几个碳质球粒陨石富含与C1陨石类似的含水层状硅酸盐集合体及其角砾.其氧同位素比值也与C1接近,因而称之为类C1陨石。类C1陨石与C1陨石的区别是:类C1陨石中的含水层状硅酸盐既以基质的形式产出,也出现在球粒中;类C1陨石中含有球粒及有关组分,如球粒碎块、矿物集合体等。每个陨石中所含这些组分的数量不同,其矿物的成分也差别很大,从而说明它们形成的星云环境不同。因此笔者认为类C1陨石可能是小行星区星云盘外层的星云凝聚物受到不同程度水化作用后吸积形成的陨石。  相似文献   
29.
王道德  侯渭 《地球化学》1989,(3):217-222
对新近陨落的武安和老城镇陨石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测定了稀有气体的浓度和宇宙线暴露年龄。对武安陨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确定武安和老城镇陨石分别为H_5和H_6型普通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30.
凝聚岩石学     
凝聚岩石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天体化学、陨石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不平衡球粒陨石的球粒、包体、基质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凝聚成因的矿物、岩石学证据,从而在矿物岩石学角度上证明了太阳星云经历过复杂的凝聚作用过程,这种凝聚作用是形成陨石和行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星云凝聚过程中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