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实验探究了规则波与簇状沉水植物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植物群沿程波高衰减规律在多数情况下与Kobayashi指数形式和Dalrymple幂函数形式波高衰减理论模型吻合较好,少数情况下波高衰减集中在植物群后半部分,与上述理论模型并不一致。在植物淹没度等于0.4条件下,植物群沿程波高出现较多壅高现象,且相对壅高值随入射波高的增大而减小;植物群的规则波透射系数变化情况与入射波周期、相对波高、植物淹没度以及植物分布密度等因素相关。当入射波周期等于1.0 s时,透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的增大而减小,周期大于1.0 s时,透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的增大出现较强的波动性。本文提出了规则波透射系数与水动力因素及植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得到了近岸簇状沉水植物群消浪特性的基本认识,为采用近岸植物消波护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风电场的大规模开发,其对气候的影响受到关注,自2000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等国陆续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中国也开展了一些观测和模拟研究,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可指导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总结了风电场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程、研究方法、影响机理和研究成果。大量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风电场会导致地表气温上升,风电场下游一定距离范围内风速衰减,并间接影响降水、蒸发等其他气象要素,风电场对局地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结论具有较高信度;部分模式模拟结果显示未来大规模风电场(群)开发对全球气候也有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空气湿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飞 《广西气象》1992,13(1):64-64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是农业灾害发生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农业保险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等问题。而利用3S等空间信息技术,可将保险标的空间化,建立承保标的空间数据库,为承保和理赔工作提供空间数据和分析管理支持,实现"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以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农业保险创新应用促进了农业保险模式的转变,从而有效地解决农业保险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升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7.
电离层LBH日辉辐射大视场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LBH日辉辐射是由光电子与氮气分子碰撞激发而产生的,是电离层在远紫外辐射波段中最强的分子辐射信号.从空间对电离层LBH日辉辐射进行成像观测为高层大气状态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本文分析了LBH辐射的谱带特征,采用电子碰撞直接激发理论,使用球几何大气模型,针对大视场观测模式,给出了一种改进的LBH日辉柱辐射率计算方法RAURIC.RAURIC针对AURIC辐射算法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改进:一是增加了观测方位角;二是考虑了沿观测视线LOS方向上太阳天顶角的变化.我们使用RAURIC计算了140~180 nm波段的LBH日辉辐射,并与AURI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天底方向上,二者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在其他观测方向上,尤其在大视场观测模式下,则需要使用RAURIC进行计算.本文工作为电离层LBH日辉图像模拟技术与数据反演技术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地球等离子体层顶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IMAGE卫星EUV相机观测的等离子体层图像,并采用最小L算法反演磁赤道面等离子体层顶位置.文中选取了2000-2002年间的3579幅等离子体层图像,并反演得到了时间间隔为1 h的等离子体层顶位置数据库,包含48899个等离子体层顶位置数据.利用该数据库统计研究了等离子体层顶位形随地磁活动的变化特性.统计发现等离子体层顶高度依赖地磁活动,与地磁指数KpDst和AE均呈负相关,且等离子体层顶随地磁指数的变化趋势具有显著的MLT分布特性;亚暴活动对等离子体层顶演化的贡献在不同地磁活动期间有所不同,磁暴期间亚暴活动的贡献小,而地磁平静期亚暴的贡献大.本文研究工作为后续建立等离子体层顶模型和了解等离子体层顶的动态结构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specially wind power, were believed to be able to slow down global warming; however, evidence in recent years shows that wind farms may also induce climate chang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industry, the number of wind farms installed in mountain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mpact of wind farms in mountainous areas on local climate. The Suizhou and Dawu wind farms in northern Hubei Province were chosen for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impact of wind farm operations on the local climate in mountainous areas. The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numerical model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 and the Fitch model, together with turbulence correction factor, were used to simulate wind farm operations and study their effects on local clim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speed attenuation in mountainous wind farms: the amplitude and range of wind speed attenuation were stronger in the nighttime than in the daytime, and stronger in summer than in winter.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d and became more significant in summer. However, a cooling variation was observed above the surface warming center. The height of this center was higher in the daytime than it was in the nighttime. The latent heat flux in the wind farms decreased at night,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sensible heat flux. However, these changes were not significant. Some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impact of wind farms on the climate in the plains and the mountains. Such differenc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related to complex terrain conditions, climate conditions, and the density of wind turbines. The present study may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wind farms in mountainous area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