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土体导热系数的评价与计算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刘为民  何平  张钊 《冰川冻土》2002,24(6):770-773
土体的导热系数是土木工程热工计算的重要参数.土体的多孔介质性质决定了土体的导热性质与干土、气体及孔隙充填物(水)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土体不论处于冻结还是融化状态,其导热系数均随干容重以及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土体的物理性质指标,对土体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给出土体导热系数较为方便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工程设计计算参数的选取,同时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有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82.
在室内用水平土柱吸渗法对不同含盐量、不同溶液浓度和不同土类的土壤水扩散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或盐水)扩散系数与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之间具有指数函数的关系,且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当同一类土在干容重和含水量相同时,土壤水扩散系数是随土中含盐量的增多而增大,以粗粒土最为明显.不同浓度的盐水在土壤中运行时,其盐水的扩散系数是随盐水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3.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提取与地质活动相关的三维地表形变场,对深入理解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其潜在灾害风险评估非常重要.目前,利用SAR影像的同震三维形变场提取主要利用单个像素点的多次观测构建观测方程,然后基于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方法分解从而获得同震三维形变场,因此该方法缺乏对相邻像素点空间相关性的约束.考虑相邻同震位移点的应力连续性,研究学者提出了顾及大地测量应变张量和卫星形变观测的SAR同震三维形变场方法(Extended Simultaneous and Integrated Strain Tensor Estimation from geodetic and satellit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s,ESISTEM).本文以2016年MW7.0熊本地震为例,收集了覆盖此次地震的ALOS-2卫星升降轨影像,利用传统差分InSAR(DInSAR)方法和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Multiple Aperture InSAR,MAI)方法分别对升降轨SAR影像对进行处理,得到视线向(LOS)形变和方位向形变,最后利用ESISTEM方法获取此次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此外,利用GPS和野外考察观测对本文的三维形变场结果进行结果精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WLS方法相比,ESISTEM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奇异像素点对形变结果的干扰,同时对近断层的失相干信号能进行较好的恢复,更有助于解释地表破裂区的地震形变特征和掌握地震发生机制.本文确定的三维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主形变区发生在Futagawa断层中部和Hinagu断层最北端,最大水平位移为2m,抬升为0.55m.断层破裂以NE-SW走向的右旋走滑为主兼有部分正断成分.应变张量分析表明发震断层处受到了明显的收缩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微山稀土矿是鲁西地区已查明的一处中型稀土矿床,研究表明,目前的开采深度还处于岩体顶部的脉状矿体,成矿流体温度剖面初步揭示了高温区域随深度增加有明显收窄的趋势,经勘查工程验证,稀土矿脉深部厚度增大,数量增多,总体矿化强度增强。该文总结了微山稀土矿成矿要素和找矿标志,在成矿要素划分的基础上,增加放射性异常特征,建立了10个要素组成的预测要素表。依据地质成果,叠加放射性异常,编制了预测模型图,圈定出3个最小预测成矿靶区,编号分别为1~#,2~#,3~#。其中,1~#成矿预测区内有石英脉出露,推测为地下岩浆热液填充裂隙形成石英脉,存在伴生矿脉的可能;2~#成矿预测区包含2个放射性异常,南东侧为(12)号含稀土石英重晶石矿脉,推断该预测区浅部可能存在NW向延伸的隐伏矿脉;3~#成矿预测区包含4个放射异常区,异常区周边发育(15)(16)号含稀土矿脉,是最为有利的稀土矿找矿地段。验证已发现多个新矿脉,厚度在2.35~8.90m,稀土氧化物品位(TRE_2O_3)2.35%~6.40%,显示成矿预测区具有较好的稀土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5.
介绍刘以敏教授治疗风痰闭肺之肺炎喘嗽经验。刘教授认为小儿肺炎喘嗽常见风痰闭肺证,辨证以见面色夹青,或口鼻周青,或山根青,加之痰声漉漉为要,临证确立祛风涤痰、温肺定喘的治疗大法,擅用小白附二陈汤加味治疗,值得师法。  相似文献   
86.
风廓线雷达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探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阮征  何平  葛润生 《大气科学》2008,32(1):133-140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构建了风廓线雷达(WPR)强度信息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估算方法。经过对WPR多种探测模式探测数据的估算分析,发现雷达参数的确切选用、信噪比(SNR)测量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信号累积得益的认定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准确估算有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适合WPR多种探测模式对该估算值规范化处理方法。利用北京两部对流层风廓线雷达五种探测模式于2005年获取的部分观测数据,进行了规范化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邻近时刻的不同风廓线雷达探测估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垂直分布结构合理,呈指数形式, 统计结果与国内外的分析研究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7.
利用多时相InSAR(multi-temporal InSAR,MTI)技术,以河北廊坊市城区为试验区,利用两个Track覆盖的SAR数据获取了该地区2007~2010年间的高精度地面沉降速率场。结果表明,廊坊市中心城区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沉降漏斗,其最大地面沉降速率为76.0mm/a。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由应力下的体积应变模型进行地下水体积变化反演,显示该地区的体积变化最大达到-1.15×10-4/a,整个研究区的地下水年抽取体积达554万m3。  相似文献   
88.
利用2003~2010年升轨、降轨ASAR数据对意大利Etna火山的地表形变进行PSInSAR处理,获取了该火山区域的高精度形变速率场,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特征区域点位进行时序分析。结果显示,Etna火山的东部区域的形变量变化大,LOS方向形变速率约为7~12 mm/a,西部区域变化较小,LOS方向形变速率仅为1~3 mm/a;火山东南和南侧存在两个较大垂直形变区域,其垂直形变速率分别为-4 mm/a和12mm/a。目前,Etna火山东南侧区域地表形变起伏较大,位于东南区域下的火山源岩浆活动活跃、岩浆体积处于补充期。  相似文献   
89.
刘建清  何利  江永富  何佳伟  何平 《中国地质》2022,49(6):1908-1922
研究目的】四川省雷波县至云南省永善县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磷矿聚集区,含磷地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分析磷矿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及其变化特征,而且结合构造背景的研究,可研究磷矿形成分布规律,为磷矿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岩心编录及剖面测量为基础,研究了雷波地区麦地坪组含磷层系厚度、岩性、沉积相、沉积模式、构造背景、盆地性质、磷矿成因机制、磷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变化等。【研究成果】阐明了雷波地区麦地坪组在50km范围内,岩性、岩相的巨大差异以及磷块岩特征,指出雷波地区在麦地坪组沉积时期呈隆、凹相间的格局,缺失浅水陆棚相。白云岩相区属潮坪相,是磷矿聚集的有利地段。硅质岩属深水陆棚相,是火山活动形成的热水作用成因。磷矿的聚集是硅质岩相区火山活动,生物发育,高温洋流由下向上运动,携带生物遗体分解的高P2O5浓度海水在凹陷区两侧白云岩相区沉积和改造的结果。从大地构造背景、盆地性质、磷质来源、磷的迁移、沉淀、富集阐述了磷矿成矿作用机制,提出雷波地区磷矿是多种因素作用形成,建立了相应的磷矿成矿模式。【结论】发现揭示了新元古代末期至寒武纪早期,裂谷盆地发育的晚期阶段,一种新的磷成矿作用——隆、凹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及微弱的火山活动,在空间上有效配置,并由此提出在凹陷两侧白云岩相区寻找磷矿的预测评价新思路,指出针对麦地坪组磷矿找矿的新方向,在找矿空间可由凹陷区向四周拓展。  相似文献   
90.
利用PALSAR数据研究长白山火山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10~2011-03期间共24景ALOS卫星的PALSAR数据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近年形变进行了研究,基于PSInSAR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获取了长白山近年火山的时序形变场和形变速率结果。结果表明,长白山火山近年火山活动较弱,仅在火山口附近存在10mm/a的形变速率。同时利用Mogi模型对火山区的岩浆变化体积速率进行了反演,显示该区域的岩浆以~1×106 m3/a的速率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