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上海地震台阵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台阵标定可以校正视慢度和后方位角,从而进一步校正震源位置,有助于提高地震定位精度及地震类型鉴别研究等。此外,台阵标定也可校正由于台阵接收系统而导致视慢度和后方位角的偏差。  相似文献   
22.
针对西北地区4次6级强震前一定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在强震发生前中小地震的活动有两个不同的时段:(1)中小地震频次高、分布有序性低的A时段和中小地震频次低、分布有序性高的B时段;(2)中小地震的活动在某些方位上呈现优势分布。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23.
石泉ML4.9地震为典型的主震余震型。宏观震中位于石泉县中池乡清泥涧一带,处在栗子坝—迎丰—铁佛寺断裂之上,地震等烈度线长轴方向为NW300°,和该断裂的展布方向一致。但本次地震的最大震动速度沿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衰减要慢,与烈度等震线所反映的衰减不一致。  相似文献   
24.
渭河盆地西部宝鸡凸起位于鄂尔多斯西南缘、祁连褶皱系东南缘与秦岭褶皱系北缘之间,在其附近发生过多次7级以上强震,是我国大陆东西和南北巨型构造单元的交接地带,有多条断裂构造带在此通过.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白鹿塬高家沟内两套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断层错距的观察、测量和分析,获得了中更新世以来白鹿塬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地层划分和断层的部分活动性参数。结果表明:高家沟内S2和S3地层均由两层古土壤夹一层黄土复合而成,L7地层由两层黄土中间夹一层弱发育古土壤组成;中更新世以来,白鹿塬段一直存在断层活动,且断层活动具有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26.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穿越区域南段为秦岭褶皱带山区,中段为渭河断陷盆地,北段为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剖面所获得的资料对该区地壳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呈明显的分层、分区结构;上下地壳的分界是由壳内反射波较为连续可靠的P2以及P3所确定的.鄂尔多斯地台是本区M界面最深的地区,地壳厚度大,达42 km左右,结构相对简单,结晶基底浅. 秦岭褶皱带的地壳厚度约37~38 km,结晶基底浅,甚至出露.渭河断陷盆地莫霍界面相对两侧明显且不对称的上隆,地壳结构复杂;而莫霍界面相对鄂尔多斯地块突变隆起和上地幔高速物质侵入于下地壳,是该区发生中强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7.
临潼-长安断裂错距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潼-长安断裂是渭河盆地内部骊山凸起与周至-户县凹陷之间一条重要的边界性断裂。通过大范围自然冲沟、人工取土场、道路开挖边坡和路堑的野外观察,新发现临潼-长安断裂露头40余处。基于各露头不同年代古土壤标志层错距的量测,获得了晚始新世以来该断裂的位移分布。第四纪以来的断层位移分布显示出该断裂中段断距较大,活动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28.
临潼-长安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大量断层露头以及人工地震结果表明,临潼——长安断裂带主要由两条断层组成,即麻街——碾湾断层和胡家沟——首帕张断层. 麻街——碾湾断层, 在灞河右岸的高桥分出一条分支断层,即王家碥——侯家湾断层; 胡家沟——首帕张断层在铜人塬和少陵塬分出一条分支断层,即冢底村——唐家寨断层. 断裂表现为张性倾滑正断层性质,平面上局部范围大致呈平行等间距展布,剖面上向西北呈阶梯状降落,成ldquo;Yrdquo;字型组合。深地震反射结果显示,该断裂深约5——8 km,为基底断裂,深部为铲形正断层. 临潼——长安断裂带是在近南北向引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典型的伸展断裂系,同时受余下——铁炉子断裂左旋走滑运动的影响,使断裂带从东北向西南呈帚状展布形态.   相似文献   
29.
渭河断裂西安段的展布及其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深反射、高分辨率折射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表明,渭河北岸断裂由两条断层组成:一条为窑店——张家湾断层,另一条为船张——咀头断层。窑店——张家湾断层从陈家沟, 经窑店镇、前排村、庇李村、吴家村、张家湾到贾家滩,长约22 km,基本呈东西走向;船张——咀头断层从船张,经马北到咀头,长约15 km,近东西走向。渭河断裂为基底和上地壳断裂,错断了TQ、TN、TE和Tg反射层,深约15 km。在深部渭河断裂与次级断层形成ldquo;Yrdquo;字型构造或同向低角度相交。渭河断裂为铲形正断层。该断裂深度在1000 m以浅,具有明显的逆牵引正断层和正牵引正断层的结构特性,并具有同生沉积的特点。渭河断裂是控制盆地沉积的断裂之一,是西安凹陷与咸阳凸起的分界断裂。该断裂从西向东深度逐渐减小,深部在渭河、泾河和灞河三河交汇区与临潼——长安断裂相交,浅部与渭南——泾阳断裂相连。地震探测结果同时表明,渭河南岸断裂不存在。   相似文献   
30.
黄土塬区晚更新世风成黄土分布广、特征明显,与断裂关系直接.通过小鲍陂、桥沟、冢底村3个典型晚更新世断层剖面的仔细观察、测量和年代学工作,获得了白鹿塬、少陵塬、横岭塬3个黄土台塬上临潼-长安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参数和区域地层的年代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临潼-长安断裂在白鹿塬段活动性最强,明显错断了黄土L1-2地层,而其两侧的少陵塬和横岭塬上,同时期断裂的活动性相对弱些.剖面中黄土L1-2及其以上地层被裂缝穿切的现象有可能说明,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临潼-长安断裂仍在活动,仅是强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