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峨眉山地幔柱沉积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晚二叠世上扬子区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峨眉山地幔柱事件,该事件的火山产物为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地幔柱事件的沉积与构造演化、火山活动过程中的沉积特征及沉积响应等研究表明,峨眉山地幔柱经历了岩浆深部活动、火山穹窿形成、火山喷发及地壳下沉等多个阶段。地幔柱除造成火山喷发外,还引发了很多与之相关的重要事件,如火山穹窿形成、地震、海啸及热液活动等,造成的沉积响应有沉积物同生滑动、热液沉积及风暴沉积等。其中,茅口组疙瘩状团块灰岩及其相关特征是沉积物同生滑动的结果,茅口组-长兴组中的燧石是岩浆分异的热液沉积,茅口组地层中的泥质及其中粗碎屑为风暴沉积。茅口组及吴家坪组杂乱沉积与地震活动有关,或许可以称之为“震积岩”。  相似文献   
812.
813.
814.
815.
基于GIS的北祁连铜钨金资源评价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祁连铜钨金成矿区,已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矿产资料,利用GIS不仅可以管理以文字、数字为主的属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以图形图像为主的空间信息,且能方便快速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更新、查询检索、分析建模、显示输出等功能.建立北祁连铜钨金资源评价系统,对北祁连地学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建立北祁连铜钨金矿的空间分析模型并进行成矿预测,圈定铜钨金矿矿集区,将有助于进一步查明该区铜钨金等矿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16.
四川攀枝花云鹿铜铂金矿区是一个新发现的比较罕见的新类型含铂族元素矿床,其特殊性至少表现为:矿化体赋存在炭质岩系中、炭质岩系中富含镁电气石(MgO含量7.68%~8.64%,平均8.15%)、表生过程中低温条件下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转移(含铜钟乳石中含PGE0.14×10-6)。铂族元素的最初富集可能与元古宙的海底喷气活动有关。此类铂族元素的矿化在国内外罕见,有可能是第一次发现,但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在中国西南地区普遍存在,应该在今后的地质研究与找矿过程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17.
系统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研究证实:海南岛南好地区早石炭世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所报道的早石炭世腕足类:Eochoristites,Fusella,Spirifer等并未发现。本文进一步研究该组创名地及选层型剖面,并在上述剖面多个化石点发现了指示其地质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腕足类、珊瑚、三叶虫及其伴生的软骨鱼类化石等。主张废弃南好组,并重新厘定志留纪足赛岭组岩石地层序列,依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等共划分为四个岩性段,代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818.
稀散元素及其化合物,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原材料。根据对以往地质矿产资料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研究,结合重点调研,对当前国内外稀散元素的用途、资源储量和产量,以及四川省境内稀散元素的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叙述,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及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819.
稀散元素是现代工业、国防和尖端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支撑材料。文章对国内外及四川省稀散元素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资源潜力、找矿前景与方向进行了分折,并提出了加强此类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20.
四川呷村V HMS矿床:从野外观察到成矿模型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11  
呷村矿床是一个与晚三叠世海相钙碱性酸性火山岩系有关的典型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热水流体系统和贱金属成矿作用发育于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上的弧间裂谷盆地内,并受其内部的一系列局限盆地及SN向基底断裂-裂缝系统控制。含矿岩系为双峰岩石组合,具火山碎屑岩-矿体-喷气岩“三位一体”特征。硫化物矿床具有“块状矿席+层控网脉状矿带”式三维结构特征。块状矿席发育多旋回的硫化物-硫酸盐韵律型式,揭示热水流体在海底的幕式排泄以及硫化物-硫酸盐在卤水池内的韵律式化学淀积和滑塌堆积过程。层控网脉状矿带产出于流纹质火山岩系,与上覆的块状矿席平行展布,揭示高渗透性碎屑岩层和多条同级别断层或断裂共同约束海底下部热水流体,并诱导其“弥散式”排泄和侧向流动交代。热水流体的传导冷凝过程导致硫化物沉积、热水流体与冷海水的简单混合导致硅质岩或/重晶石淀积,传导冷凝与海水混合的联合作用导致含硫化物重晶石、硅质岩和红碧玉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