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642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1995年7月12日在滇西南中缅边境发生了7.3级地震,由于这次地震震级较大,致使云南思茅、临沧、西双版纳3个地、州所辖的5个县,共39个乡,约12400平方公里上的50多万人口受灾。造成11人死亡、136人受伤(其中重伤26人)。伤亡较少,虽然与该区人口稀少,居民住房多为竹楼有一定耐震性等客观因素有关外,震前作了较好的中、短、临预报,对减少伤亡起到了一定作用。这次地震的特点是:震级大、受灾范围广、危房多、内伤严重。在短短13天内,在同一地区,连续发生5.5级、6.2级中强地震和7.3级强烈地震,实属罕见。因震害叠加,城镇、农场等大批建筑物地基开裂,墙体疏松,多数成了危房,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  相似文献   
72.
我们对中国的十个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坝高与诱发地震最大震级间的关系。此关系表明,不同坝高都存在着一个诱发地震的上限震级。辽宁参窝水库地震却是唯一的例外,它离1975年海城地震不远,并且仅发生在海城地震前43天。因此可以肯定参窝地震发生在海城地震的前兆期内,并认为该地震是在大震之前的一个特定构造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73.
中国大陆特别是华北及邻近区域内,曾多次发生7级以上强震,地震活动频繁.自 1966年以来,又连续发生了系列成串性强震.对于大面积的华北块体,对弱震能量、频度、小震群,以及b值等地震活动性,在统一应力场中成串性强震成因上的联系,巳有论述,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对我国境内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亦有专门讨论.本文基于地震活动性,综合考虑地质构造条件,划出“蒙古发震块体”,用以解释华北北部地震发生的条件和活动方式,分析了蒙古发震块体内地震活动的特征及其地震趋势.二、蒙古发震块体的边界划分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的刚性岩石圈,因内力作用而断裂,形成若干块体,也有人提出地球的自转运动和重力、热力作用的原因,岩石因遭到破坏,形成许多断块.  相似文献   
74.
南沙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沙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岛礁和水深遥感调查成果为基础,汇集近年来航磁调查解释成果,综合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及网上发布等技术建设而成的,是一个可为海洋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划界谈判、区域合作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准确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的专业化信息系统。文中重点介绍了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及系统功能的开发,阐述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方式,列举了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5.
澜沧江上游德钦县亚高山、高山草地群落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获得94个草地群落样方,对澜沧江上游德钦县亚高山、高山草地群落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县亚高山、高山草地群落类型存在20个类型。在放牧干扰下,大多数群落类型处于退化状态,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群落替代关系;调查发现群落中每平方米内平均含8种草本植物,平均盖度62.4%,地上平均生物量是4859kg/hm^2,平均可食率为61.5%;鸢尾群落、牛旁群落和小狼毒群落是草地严重退化后形成的典型有毒害群落类型;长期的高强度放牧虽然增加了群落类型多样性,但减少了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总体而言,长期的放牧干扰降低了德钦草地的生物多样性的质量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非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地球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生在其中的各种现象、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变化及其因果关系等,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并利用获取的知识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人类对地球奥秘的探索精神,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始终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77.
土壤侵蚀治理范式与生态学理论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土壤侵蚀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治理范式是近年水土保持研 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探讨了“范式”在科学研究中的变迁过程以及对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意义, 并且讨论了土壤侵蚀防治范式与生态学范式之间的耦合关系, 指出生态学思想对土壤侵蚀科学 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强调在进行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因子。土壤侵蚀过程和 生态过程是相互渗透在一起, 它们之间所表现的是相辅相成的耦合关系, 生态学中的自然均衡思 想、系统非平衡态理论、等级缀块动态理论都深刻的影响着土壤侵蚀科学的发展并且都得到不同 程度的应用。在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78.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Pb—Pb年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北京十三陵地区中一新元古界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和207pb/204pb-206Pb/204Pb年龄测定.共测定了63个样品(大部分样品采取两种溶解方式),得到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第三段的207Pb/204pb-206Pb/204pb等时线年龄为1373±92Ma(95%置信度误差,下同,MSWD=4.7),杨庄组为1488±55Ma(MSWD=14),高于庄组第三段为1608±74Ma(MSWD=8.1).这些年龄数据与目前已有地质记录相吻合.串岭沟组的碳酸盐相的206Pb/204Pb-207Pb/204Pb未构成等时线,但全岩的206Pb/204pb-207Pb/204Pb比碳酸盐相具有更明显的线性趋势,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根据同一个样品用稀盐酸溶解和用氢氟酸加硝酸混合酸溶解的铅同位素比值的接近的现象,显示碳酸盐岩中的硅质没有陆源的特征,是沉积盆地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79.
区调提速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地质调查(区调)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调整区调工作布局,加快区调工作步伐已迫在眉睫。本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十五”计划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全国区调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区调部署、加快区调进度的紧迫性、可行性及目标任务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尽快将区调工作纳入全面服务社会的轨道、2005年优先安排并完成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调工作、2010年前全面完成全国中比例尺区调任务并出版中国第一套相关基础地质系列图件的基本思路。章特别指出,区调提速一定要确保野外填图的质量,工作部署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依靠计算机、遥感等高新技术实现区调提速,要在提速过程中实现区调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80.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发育着西藏最晚期的海相沉积,对这套海相沉积的研究,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的良好信息,本文对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遮普惹组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参考Wilson(1975)的标准微相,初步识别出10种微相和5种生物相类型。同时对遮普惹组中的砾状灰岩的成因机制作了有益的探讨,它完全是由沉积作用而成;胶结物不是源于物质的重新分配,而是台地边缘斜坡的等深流沉积。以此为基础,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岗巴-定日盆地在始新世Ypresian-Lutetian早期接受海侵;自Lutetian晚期开始,区内总体处于一种海退环境,但由于受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岗巴地区在Lutetian晚期-Bartonian晚期成为-深水坳陷盆地;至Priabonian早期,海水完全退出本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