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根据在青岛附近海域开展的现场观测数据介绍了一种可能的新的第二模内孤立波的产生机制。温度链观测数据显示在2 h内孤立波特征由显著的第一模内孤立波变为了显著的第二模内孤立波。所观测到的第二模内孤立波的波面起伏和它的垂直结构同KdV(Korteweg-de Vries)方程的理论结果吻合良好,对应涨潮引起的内波非线性系数、频散系数以及Ursell数的变化和第二模内孤立波的产生相匹配。这些结果表明,所观测到的第二模内孤立波可能是由于涨潮导致的局地层结快速变化引起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局地层结快速变化可能由潮汐推动黄海冷水团边缘锋面移动引起。  相似文献   
12.
为获取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第一模态内孤立波的动力结构及时间变化特征,本文利用该海区1套内孤立波浮标观测数据,对陆坡海区的内孤立波现场观测数据分析,识别判定了2021年5月5日至6月3日共30 d的179次第1模态内孤立波过程,并进行了内孤立波的特征分析。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第1模态内孤立波剖面流场为双层结构,上层主要为西偏北向流动,下层流向与之相背,流速转向发生在100~150 m深度处。内孤立波期间,最大流速多发生于上层,流速为60~120 cm/s,底层流增强,上层流与下层流流向相反。受内潮影响,研究区域内孤立波存在半日和全日2个周期,主要以20~30 min间隔的波列形式向西偏北方向传播。本文关于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第一模态内孤立波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提升对该海区内孤立波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为工程水下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复合土工薄膜在电站防波堤作防渗和隔热体进行了研究,其防渗作用采用渗流与应力相结合的三维计算方法,给出了渗流场、应力应变等值线分布及热水渗流量,该渗流量在隔热计算中作为内部热源处理。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薄膜的防渗隔热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为进行海洋表层风场的物理结构重建与基础理论溯源,需选用可靠准确且通过检验的高时空分辨率风场资料。本文利用NDBC、TAO和嵊泗站现场观测资料,在全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应用较广泛的CFSR/CFSv2、ERA-Interim、FNL和CCMP四种风场产品在北半球海域(北太平洋、北大西洋)进行了检验评估,得出结论:1)4种资料的风速都不同程度地低估了实际观测风速;在低风速区的风向偏差较大,风速越低,偏差越多;产品资料在远岸地区比近岸地区更接近实测资料,在高纬地区的效果优于低纬地区。2)通过比较4种产品资料与浮标实测资料的风向和风速的偏差、均方根误差、误差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发现CCMP资料是4种资料中整体效果最好的一种,而CFSR/CFSv2资料是较差的一种。3)嵊泗站观测平台资料与浮标观测资料验证的结论略有差异,结果显示:FNL资料是4种资料产品中效果最好的产品,ERA-Interim资料的效果仅次于FNL,而用浮标验证效果较好的CCMP资料在嵊泗站点效果却较差,CFSR/CFSv2资料是4种资料中效果最差的。4)通过分析4种风场资料的偏差分布发现,CCMP与ERA-Interim风场资料的偏差较小,而CFSR/CFSv2与FNL风场资料的偏差较小。CCMP资料与其他3种资料的纬向风偏差在海洋上以负偏差为主,陆地以及沿岸地区的偏差较大,且分布不均匀;经向风偏差分布中,南半球的正偏差区较为明显,而北半球的负偏差区则较为明显,但偏差程度要小于纬向风偏差。  相似文献   
16.
于龙 《地下水》2006,28(1):82-83
价格谈判对一宗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谈判的核心.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价格谈判中的五种策略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呼吉尔岩体位于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北侧,由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具高Si、高碱、低Al特征,为亚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分异程度较高,属于I型花岗岩。岩石的稀土元素含量整体略低,配分曲线为低缓右倾型,重稀土元素分布较为平缓,具Eu负异常。岩石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的U-Pb加权平均年龄值分别为(291.7±1.3)Ma、(281.6±1.6)Ma、(289.1±1.3)Ma,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8.
锚板在正常固结黏土中的承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龙  刘君  孔宪京 《岩土力学》2007,28(7):1427-1434
在岩土工程中,锚板通常被用来提供竖直或水平抗拔力,比如发射塔的基础、板桩墙结构和悬浮式海洋平台的基础。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正常固结不排水黏土中的条形锚板进行数值分析,以图表形式给出了不同埋深率、不同上拔倾角、不同锚-土黏结形式下条形锚板的承载力系数和周围土体的流动机构,分析了土体自重对锚板承载力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锚板的极限承载力系数。采用基于重新划分网格并插值状态变量的大变形分析方法(RITSS),分析了正常固结黏土中锚板在连续拔出过程中的承载力变化以及土重对锚-土分离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于龙 《地下水》2005,27(5):409-410
根据国家农发办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工程项目建设要执行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它是完成好项目建设的必要途径.本文就项目的招投标程序和需抓好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Spudcan may experience punch-through failure on strong over weak layered soils, such as sand overlying clay. A large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LDF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enetration process of spudcan into sand overlying clay. The sand is simulated by smoothed hyperbolic Mohr-Coulomb model, and the clay is simulated by a simple elasto-plastic model which obeys Tresca yield criterion. According to the LDFE results of a large amount of cases, the effects of the strength, unit weight and thickness of the top sand layer,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e strength of the underlying clay on the spudcan punch-through behavior, are investigated. The critical depth occurring punch-through and the critical bearing capacity are presented in charts. Fitting equations to calculate the critical punch-through depth and the critical bearing capacity are propose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