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6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47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北极日益加剧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系列影响。从第三产业视角认识北极变化的影响,能为北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提供参考。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了北极变化对第三产业典型行业的影响途径与效果。结果发现,以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冰层消融、冻土退化为代表的各北极变化均以多种途径广泛影响着第三产业,并对大部分行业要素产生了利害并存的影响。这些影响为相关研究和中国提供了多项启示。未来研究需要:(1)填补影响途径的认知冷点,综合北极变化的致利与致害效应;(2)探究北极变化的间接和级联影响;(3)融合多源数据。中国可以通过提高对北极规则制定的参与度,改善“冰上丝绸之路”的运输设施和运输保障,丰富北极旅游产品并创造贸易增长条件,进而把握北极第三产业变化的机遇。  相似文献   
712.
北极海冰消融初期,上覆积雪急剧消融,融池开始形成,海冰表面物理特征异常复杂。由于观测资料缺乏,对这一时期海冰变化的研究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用2015年5月份在巴罗Elson Lagoon海域观测的海冰表面物理特征和光谱反射率数据,分析了巴罗地区海冰消融初期表面积雪、裸冰和融池反射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融初期,海冰表面异质性强,积雪、裸冰和融池相间分布。在积雪覆盖的区域,积雪对海冰光谱反射率起决定性作用,观测到不同雪深(3~23 cm)的反射率变化在0.53~0.85之间,平均反射率为0.76且反射率与雪深呈正相关。在表面积雪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积雪底层含水量越大,表层反射率越小。观测还显示,在融池形成的区域,海冰的反射率急剧降低,融池初形成时反射率为0.206,略低于裸冰(0.216)。随着融池的发展,当其深度达到10 cm时,反射率仅为0.04,与开阔海域海水接近。  相似文献   
713.
为准确地测量岩石试样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拉伸强度与变形特性,对用于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的MTS815材料试验机为主体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一方面设计加工了一套试验机活塞与三轴室的随动连锁装置,使原本只能提供压缩载荷的MTS815试验机也能精确提供轴向拉伸荷载;另一方面设计开发一种多自由度岩石试样三轴拉伸夹具,解决岩石等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难以始终保持对中的技术难题。提出一套完整的测试技术方法,能实现0~140 MPa围压范围内各种岩石试件的复杂三轴直接拉伸测试研究,利用研发的配套装置与测试方法对页岩试样进行了三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完全能够进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岩石三轴拉伸试验,得到相应的三轴拉伸试验曲线;页岩在低围压和高围压下呈现不同的破坏特征和破坏形式,低围压下依然呈现脆性特征,高围压下则是由脆性向塑性转换。  相似文献   
714.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得到希望的化合物的 新 方法。简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溶胶-凝胶技术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溶胶 -凝胶技术在制备块状、纤维、涂层和薄膜、超细粉末及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15.
本文提出邻菲口罗啉—亚硝酸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测定铬的新体系。在0.24mol·L-1NaNO2-1.2×10-5mol·L-1O-Phen-4.8×10-5mol·L-1CTMAB(pH9.3)底液中,Cr(Ⅵ)于-1.40V(Vs:SCE)产生一灵敏、尖锐、稳定的极谱波。Cr(Ⅵ)浓度在0~60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本法测定了水样及钢样中痕量铬,结果良好。本文还对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16.
在裂隙,岩溶裂隙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炸药在水中原理,介绍了控制炸药爆炸能量和孔内爆炸方法,达到对岩体的爆炸致裂以及对原储导水裂隙的冲刷作用,提高了地下工程中钻孔或水源井的疏排效率,同时又保护站孔孔壁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717.
高频振动筛     
高频振动筛是一种除砂效果好的轻便泥浆净化装置。整个装置由振源、支架、筛架三部分组成(如图)。振源选用捣实混凝土的振动子,它的振动频率为2800次/分,功率为1.1千瓦。在机场使用,可以供照明的发电机作电源。筛网可以按照需要随时更换。   相似文献   
718.
针对海洋平台损伤检测方法中需要未损伤模型参数的不便,提出了一种相对频率变化量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构件的损伤及同一类型构件在不同位置损伤的情况,进行结构模态分析,研究平台结构的固有频率对损伤、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敏感性,以及平台质量变化对频率的影响。利用两次测量的相对频率变化量,可以发现损伤的存在,并进行损伤的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719.
山西吕梁群早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山西吕梁山区中部的吕梁群形成于早元古代(~2.1Ga),其上部由变质玄武岩和变质流纹岩组成。流纹岩富集LIL和HFS元素且具高的Rb/Sr和Ga/Al比值,显示出与A型花岗质岩石的相似性。玄武岩具有低TiO2和P2O5含量且富集LIL和LREE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吕梁群玄武岩和流纹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的裂谷环境。玄武岩的母岩浆起源于亏损程度较低的地幔,并经历了结晶分异和地壳混染作用。流纹岩是由下地壳麻粒岩相正变质岩受到裂谷区高温热流和基性岩浆的影响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720.
东南极Princess Elizabeth冰盖近地层大气参数的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2年东南极Princess Elizabeth冰盖自动气象梯度观测点获得的近地层气象资料,分析了冰盖上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大气稳定度、整体输送系数及有关气象要素特征,并与中山站同期的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两站的海拔高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异,LGB69站的年平均气温为-25.6℃,比中山站低16.4℃,进入内陆每10km,海拔高度上升约110m,温度下降约1℃.南极内陆冰盖的湍流热通量具有明显的年变化,感热通量年平均值为-17.9W/m2,潜热通量为-0.9W/m2,年平均冷源强度(Qh+Qe)为-18.8W/m2,表明地表从大气吸收热量.LGB69站近地层大气以近中性层结为主,中性层结下的整体输送系数为2.6×10-3,当风速大于8m/s后,整体输送系数趋于常数.LGB69站是南极地区典型下降风区,年平均风速比中山站大2.0m/s,其下降风出现的风向频和风速均大于中山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