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程翔  丁勇  李登华 《测绘通报》2024,(1):115-119+125
结构性裂缝变化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病害种类。针对微距拍摄下现有裂缝二维检测技术不足的问题,本文根据裂缝变化等效物理模型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应微距拍摄的标靶,并提出了裂缝二维变化检测算法。本文算法由标靶靶别定位、畸变参数修正、裂缝参数计算等部分构成,由树莓派及摄像头组合形成微距图像采集装置,并基于室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微距拍摄下裂缝宽度变化测量精度在0.1 mm以内。  相似文献   
32.
由于滑模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近年来在一些高层建筑施工中被推广应用,但目前监测预控滑施工建筑物的垂直度方法仍在探讨中。本文介绍江苏省人民银行公寓大楼在滑模施工中采用布设逐段升高的“之”形控制点来监测事先在滑模提升架上特制的观察点(台),用全站仪坐标法测定竖向偏差,结果使全高滑模施工误差小于规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3.
利用正交试验分析进行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的主要设计参数 (桩径、桩长及桩间距 )的正交试验计算 ,分析了其主要设计参数对地基处理效果的显著性影响水平 ,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4.
真鲷幼鱼摄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体重为15~31g的真鲷日摄食量为1.5g,摄食率为5.43%。白天(6:00~18:00)日摄食量大于夜间(18:00~6:00),占日摄食量76.3%。特别是早晨(6:00~8:00)为摄食高峰期,占全日摄食量22.4%。真鲷摄食最适水温为26~28℃,盐度25~30,溶解氧5~6mg/L,光照强度50~500lX。真鲷幼鱼每天投饵6次比2次和4次生长效果好。  相似文献   
35.
一种新型多功能海洋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多功能海洋考察与观测用浮标的结构、性能。浮标带有短波无线电遥控和数据传输功能、可外挂多种传感器;该浮标采用小水线结构,在较高海况下,具有较好的安定性。浮标配置了差分型全球定位(DGPS)接收机和短波电台,可对浮标的位置和工作状况实施实时监测,对浮标的工作程式实时遥控并进行必要的数据传输。浮标电子舱内具有大容量多通道数据采集记录系统,DGPS的lpps(1 pulse per second)信号被用于多浮标数据采集的精确同步。浮标可用于海洋监测、考察;也可用于水下目标高精度大地坐标测量等海洋工程。  相似文献   
36.
丁勇春  王建华  陈锦剑 《岩土力学》2006,27(Z1):211-213
针对接触面单元的构造特性,提出了一种接触面单元计算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Goodman接触面单元有可能存在的两侧单元相互嵌入的缺陷,解决了单元应力误差难以控制的问题。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数值实现过程,使其在数值计算中易于使用,并通过数值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俞缙  许琼鹤  邢崴崴  丁勇  程万钊 《岩土力学》2007,28(Z1):653-657
结合南京龙蟠路隧道(南侧)西段上跨既建成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的基坑工程,针对未经加固以及运用高压旋喷法加固基坑坑内地基两种工况,采用ANSYS对已建地铁盾构隧道隆起位移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坑内未经加固基坑开挖后下部隧道隆起位移过大;坑内加固后基坑开挖不会造成下部隧道过大的隆起位移是安全可行的,该结论与工程实际监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8.
皖南歙县新溪口岩体为中细粒少斑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21.31±0.67 Ma; 岩石具有高硅、富钾特征。SiO2含量为75.97%~76.49%,K2O含量为4.84%~5.28%,K2O/Na2O为1.61~2.05,A/CNK为1.05~1.06、A/NK为1.16~1.19,属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261.90~329.83)×10-6,具有海鸥型右倾配分模式,(La/Yb)N为3.26~5.15,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8~0.063)。大离子亲石元素Rb富集,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Th、U富集,Nb、Ti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早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拉张伸展构造环境,是岩石圈减薄引发软流圈地幔上涌,上覆地壳受热部分熔融并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形成的A2型花岗岩。岩体出露点较多,剥蚀较浅,富含W、Sn、Bi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通过云英岩化等高温气液蚀变扩散至围岩中,指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9.
简要介绍了美国地面沉降研究的现状,包括沉降的类型、机理、治理措施和监测手段,以期对我国的地面沉降研究和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0.
塔河油田奥陶系海西早期、加里东中期岩溶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河油田为我国第一个、第一大古生界海相大油田,奥陶系是最主要的层位,产量占塔河油田总产量的75%以上,海西早期、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岩溶的平面分布、缝洞充填物类型、古生物、锶同位素、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包裹体、荧光等可以区分海西早期岩溶和加里东中期岩溶;海西早期岩溶古地貌起伏较大,对储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加里东中期岩溶古地貌总体起伏较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海西早期岩溶主要受构造、不整合面、古地貌和岩性的控制,其中构造是最重要的因素;加里东中期岩溶主要受构造、加里东中期Ⅰ、Ⅱ幕不整合面、岩性的控制,具有明显的断控和层控特征,最后对海西早期、加里东中期岩溶有利储层分布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