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 地幔和地核的流体动力学3 .1 确定地球动力学模型的普遍原理和我们的热地球演化模型一致 ,处于“气”态的内核物质变松弛 ,并同时转到液体凝固 (熔化 )状态 ,这个过程在外核界面上伴随有结晶熔化 ,因此形成地幔。在我们的模型中 ,相变过渡峰面 (凝固和结晶 )首先是向地球的中心移动 ,其次是向地表推进 ,其移动和推进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两个峰面与质量 m1 和m2 的转移有关。我们认为地球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应该满足 (很明显 ,的确满足 )脉冲 (移动的数量 )守恒定律 ,即 m1 v1 =m2 v2 (以前在估算Δρ时我们利用过这个定律 )。注意到…  相似文献   
32.
0 前言尽管多年来对地球内部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 ,但问题仍没有解决。我们对地球的质量、大小、平均密度、热流的大小、磁场的强度已经悉知 ,对火山和地震活动以及地球的旋转速度也进行过详细的研究 ,且已探明地震波速度沿地球半径的分布情况。但是 ,至今还遇到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 ,例如 S波在地球内核如何传播的问题。众所周知 ,除了朱利安等人所做的工作外 ,再没有 S波在内核中传播的任何实验证据。地震学家找到的 PKJKP波被特罗姆普称之为地震学的格拉尔。又如 ,在讨论 P波在 F层中是怎样传播的问题时也遇到一些困难。至今 …  相似文献   
33.
34.
研究了在以前得到的应变前兆出现时间与地震震级和震中距的关系式中确定固定系数的方法。同时还确定了应变前兆锋沿地表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1975-1987年期间,即主要是在第21次太阳活动循环期内的太阳爆发与全球地震活动性以及中子监测器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对整个循环期,而且对个别年份,都计算了地震释放玫中子监测器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在第21次太阳活动周期内的这一相关系数相当高,但与太阳爆发有关的磁暴时期1984-1985年相比,却又偏低一些。基于这些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中子监测器记录到的子流不仅有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