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确定了贝加尔地区1991~1996年期间81次能级K≥10.0(M≥3.0)的地震的震源机制。在裂谷带中部的大量震源中发现应力状态有很高的稳定性特征:压应力轴近垂直,张应力轴和中等应力轴近水平。在裂谷西南和东北应力轴有各种各样的走向,但都与震源中的位移类型相对应。新的资料与地壳处于水平张条件下的贝加尔地区内进行的释放过程总趋势是一致的。为了高效地获得信息,把大型计算机求得的震源参数与用手工分析原始  相似文献   
22.
23.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国际地震资料中心(VX DAT)提供的地震目录和地球自转不均匀性(IERS,1992)数据的分析,计算了地球自转角加速度模量|dΩ|dt|曲线和全球不同地区每年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的相关关系数,同时对扩张区和俯冲带作了专门研究,证实了作者(Гоъкавый,идр,1994)以前根据全球地震活动做出的N(t)和|dΩ/dt|相关的基本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地震震源前兆系统的几个特点。震源和前兆是在应力应变场不同分量作用下发育成的。不均匀性和非线性因素对震源和前兆有强烈的影响。讨论了介质和应力应变场不均匀性对地震震源形成和地震前兆影响的差别。在不同的应力场中,前兆的非线性关系首先在应变灵敏性上显示出来。应变灵敏性的不完备导致了“错误预测”和“漏报”这类预测错误。由地震前兆形成的条件可以得出复杂的前兆分布以及前兆相对震中转移规律的结论。研究了前兆信号曲线组成的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使地震短期前兆的区分更有根据。  相似文献   
25.
根据1988年12月7日斯皮塔克地震和1991年4月21日拉恰地震及其余震加速度图的分析,详细研究了这些地区在不同强度地震时,不同距离上地基振加速度频率的一些形成特点。建立了不同震级地震近场区的概率谱体系,确定了谱和对时间函数的估计,同加索不同震源区(达吉斯坦、普恰和斯皮塔克震中区)地基振动的概率步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预测加蕞大幅度反应谱的基础上以随机振频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预测加速度最大速度反应  相似文献   
26.
本文的目的是揭示地表形变测量用于研究强震震源过程的可能性。在主震之后3个月开始了观测,在观测期间没有发生过能级大于11.5的余震。没有发现余震之前可靠的预报信号。根据几种主要气象干扰(季节性的干扰,与降雨有关的低频干扰以及昼夜温度变化引起的干扰)的特征,在3个频率范围内分析了地表的形变变化。利用处理时间序列的一些方法局部地消除了气象变化。消除干扰以后,在缓慢变化的背景上,提取出高加索区域地震活动期  相似文献   
27.
论述了研究地震科学信息需求的目的和必要性,紧密结合地震科学的实际分析了地震平常信息需求的特点,并据此就加强和改善地震科技信息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地震科学的信息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在地震预报中,很多地方都在使用电磁学方法,该方法以研究地球的天然电磁场作为基础,这一天然电磁场不仅可能与地球外源有联系,也可能与地球内源有联系,在高空电离层和磁层发生的电化过程就属于外源。由于感应在地球上产生了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大地电磁场(MT),在地表观测它,就可以监测出介质电导率随时间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