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8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1431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1120篇
地球物理   944篇
地质学   2130篇
海洋学   657篇
天文学   228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49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982.
王文丽  王兰民  王谦 《冰川冻土》2014,36(4):895-901
在周期温度边界条件下,冻土呈现出与常温边界不同的融化固结特性. 基于融化固结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周期温度边界条件下融化固结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对比分析试验及数值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值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周期温度边界条件下冻土的融化固结特性. 同时,融化深度和变形均随时间呈现出阶梯型的变化趋势. 这是周期温度边界下土体融化固结行为最显著的特点. 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融化深度和变形均趋近于常温边界条件下的结果,这表明若干个冻融循环后周期温度边界对融化固结行为的影响将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983.
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土壤CO2通量有助于准确估算该区域的土壤CO2排放, 对认识高原土壤碳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LI-8100土壤CO2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疏勒河上游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土壤CO2通量进行了定期观测, 结合气象和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整个观测期高寒草甸土壤表现为CO2的源, 土壤CO2通量的日变化范围为2.52~532.81 mg·m-2·h-1. 土壤CO2年排放总量为1 429.88 g·m-2, 年均通量为163.23 mg·m-2·h-1; 其中, CO2通量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活动层表层2 cm、10 cm、20 cm、30 cm 土壤温度、含水量和盐分均显著相关. 2 cm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和总辐射、空气温度、2 cm土壤盐分分别是影响活动层表层2 cm土壤完全融化期、冻结过程期、完全冻结期、融化过程期土壤CO2通量的最重要因子. 在完全融化期、冻结过程期和整个观测期, 拟合最佳的温度因子变化分别能够解释土壤CO2通量变化的72.0%、82.0%和38.0%, 对应的Q10值分别为1.93、6.62和2.09. 冻融期(含融化过程期和冻结过程期)和完全冻结期的土壤CO2排放量分别占年排放总量的15.35%和11.04%, 在年排放总量估算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84.
工矿区作为中国重要的资源能源供给基地,长期以来为全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锐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竞争中,工矿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根据从全国各省市汇总的一手数据,甄选出128个典型工矿区,经分析发现经济发展问题重点表现为可采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失调和财政收支失衡;社会发展问题重点表现为居民生活保障缺失、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和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生态环境问题重点表现为工业污染严重和地质灾害频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民生保障服务以及生态环境整治四个方面明确了未来促进工况区改造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5.
基于无偏灰色马尔可夫链的吉林省降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准确地对吉林省降水量进行预测,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应用无偏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对8个具有代表性的雨量站进行降水量预测,并根据预报结果讨论历史数据波动性与预报精度的关系。其中:83%以上预测结果合格,白城、乾安、长春、蛟河、四平、通化6个地区降水量多年呈递减趋势,减幅分别为0.23%、0.09%、0.24%、1.01%、0.51%、0.54%;延吉、靖宇2个地区降水量多年呈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2.60%、0.54%。结果表明:无偏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吉林省的降水量预测;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降水量呈递减趋势,东部地区呈递增趋势,但变幅不大;在波动性与预报精度的关系方面,时间序列的波动性越大预测所产生的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986.
卫星遥感资料具有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的能力.由于山区降水一般随高度增加,而海拔高的地区大气柱的厚度比海拔低的地区薄,整层水汽含量少,使得大气总水汽含量与降水的分布在复杂地形情况下不吻合.为此,引入用卫星反演的单位大气柱水汽含量,较好地反映了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云水条件上,西北地区东部具备了较好的实施人工增雨(雪)的条件,尤其在春、夏季,实施人工增雨(雪)的云水条件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987.
基于能量方程的建筑结构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能量响应方程,本文提出根据结构吸收能量、相对动能和变形能的变化(对时间的一次导数)进行结构的“开-关”半主动减震的控制律;在物理坐标系中对这3种控制律的动力特征和控制效果,以及作动器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律可以有效地减小了结构的位移响应,对随机不确定的地震波均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适应性强,而且控制器参数合理。其中根据结构变形能推导的控制律的半主动控制效果优于其它2种控制律。  相似文献   
988.
爆破、矿震与地震的波谱差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爆破、矿震与地震的数字资料,采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选取4个台站对其所在区域182个爆破、矿震与地震事件的记录,对比研究波谱特征,发现爆破、矿震与地震的纵横波拐角频率fc(P,S)及最大谱值等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9.
预应力锚索在岩土工程边坡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在露天煤矿边坡的应用还不多见。本文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在露天煤矿非工作帮的应用实例,就不同条件及不同加固参数的边坡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通过预应力加固的边坡,其稳定性得到迅速提高。实施的加固参数能够满足矿山边坡的稳定要求。加固技术已在该矿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90.
ENVISAT测高数据波形重跟踪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卫星测高技术中的波形重跟踪技术及其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同时分析了波形重跟踪中最小二乘解初值及权的确定,根据ENVISAT的SGDR波形数据,利用波形重跟踪技术研究了开阔海域上的距离改正情况(一般距离改正为20~30cm)。结果表明,重跟踪改正后的精度,18Hz距离优于1Hz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