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7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1435篇
测绘学   644篇
大气科学   774篇
地球物理   948篇
地质学   3097篇
海洋学   728篇
天文学   162篇
综合类   401篇
自然地理   78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present-day observabl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UHP) and high-pressure (HP) metamorphic belts in the Dabie-Sulu region was dominantly formed by an extensional process, mostly between 200 and 170 Ma, following the Triass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cratons. The framework that controls the pres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HP and HP metamorphic rocks in particular display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 Cordilleran-typ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n which at least four regional-scale, shallow-dipping detachment zones are recognized. Each of these detachment zones corresponds to a pressure gap of 0.5 to 2.0 GPa. The detachment zones separate the rocks exposed in the region into several petrotectonic units with different P-T conditions. The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both the detachment zones and the petrotectonic units show that the exhumation of UHP and HP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region was achieved, at least in part, by non-coaxial ductile flow in the mul  相似文献   
62.
现今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柴达木地块在中生代以前的演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前人的研究,系统论述了柴达木在中生代以前的发展演化。柴达木盆地存在一个统一的前震旦系克拉通基底,基底存在双重结构,包括元古宙结晶基底和古生代褶皱基底。柴盆周边古老山体出露有下元古界区域热变质作用形成的达肯大坂群和金水口群,以及中上元古界的小庙群、冰沟群和丘吉东沟群。柴盆基底多登—小柴旦一线可能存在一个东西向的"中央断裂带",断裂带西北部的基底塑型强、埋深大,新生界地层发育;而东南部基底具刚性,埋深较浅,第三系不发育,地表主要为第四系盖层。自显生宙以来柴达木的演化,是与新元古代联合古陆的裂解,再到二叠纪中期北半球劳亚古陆形成的大地构造演化背景一致的;寒武纪时,柴达木地块还处于南半球低纬度,后逐渐向北漂移,至二叠纪时已位于北纬12.7°。关于柴达木盆地的形成,特别是中生代后逐渐演化为现今盆—山模式,主要是受到周边断裂带的控制,即柴北缘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和阿尔金断裂带。因此,柴达木地块的演化,是在与周边地块不断适应、调整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63.
正Objective The Mesozoic strata in eastern Liaoning and southern Jilin are relatively well developed. Liu et al.(1963) studied Lycoptera in North China, and they mentioned the fossils of south Jilin, but they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study due to the lack of specimens and poor preservation. Ma and Sun(1988) studied fish fossils from the Sankeyushu section in Tonghua, Jilin,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fish fossil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64.
基于POST观测计划中获得的海洋性层积云顶边界层内高频气象资料和云微物理资料,在选取解耦个例基础上研究解耦边界层湍流和云微物理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过渡层的大气静力稳定度较强,抑制向上浮力做功,使得湍流动能迅速消耗殆尽,实现边界层解耦。湍流动能最大值出现在云内,主要与云顶降温、大云滴下落沉降拖曳带来的下沉气流增强及云底之上附近凝结增长潜热释放产生向上浮力作用有关。近地面层的浮力项和切变项对湍流动能都起到增强作用,并以切变项的贡献更为显著,云内的湍流动能是以浮力项贡献为主。过渡层附近存在向下的热通量,抑制了热量向上输送和向上浮力项的增强,促进解耦发生。云内存在向上感热通量,其最大值及其出现高度主要与云顶冷却和云中下部的凝结潜热加热有关。云顶之上湿层促进了潜热通量的向下输送,增强了云内水汽含量,为解耦边界层云的发展起到正反馈作用。云顶浮力倒转引起的云中湍流混合呈现非均匀性,并进一步导致绝热或超绝热液滴出现,促进凝结和碰并增长的增强,同时云顶之上湿层进一步对云中的微物理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云底因夹卷混合表现为均匀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65.
In this study, an inventory analysis approach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ANSP) and its spatial convergence at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17. On this basis, spatial factors affecting ANSP were explored by constructing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intensity of China’s ANSP emission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and an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 with the values being high in the eas...  相似文献   
66.
青海共和盆地地热资源热源机制与聚热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共和盆地东侧贵德扎仓热田是探讨共和盆地地热资源成因的关键地区。本文综合区域地质、岩石热物性、同位素年代学、水文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测量等方法,重点分析了共和盆地的构造背景和热源机制,深入研究了共和盆地地热能系统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①识别出盆地地壳15 km以下深度发育高导体,并可与新生代青藏高原东部中-下地壳发育的层状低速高导层对比;②近NW-NS向的瓦里贡左旋走滑逆冲断裂是扎仓热田重要的控热和导热断裂;③晚中生代花岗岩与上覆围岩具有显著的热导率;④温泉氢氧同位素指示水源以地表水补给为主;⑤存在浅层新生界碎屑岩中-低温热储和深层花岗岩中-高温热储,发育四层两类地热资源。综合分析提出了共和盆地干热岩三元聚热模式:即新生代中-下地壳发育的高温低速高导层是主要热源,中晚三叠世花岗岩是良好的导热和储热体,既是干热岩母岩,也是热储,新生代低热导率沉积岩是良好的盖层。研究对于青藏高原地热成因、资源预测、开发规划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7.
麦饭石能在水中溶出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日益崇尚天然、环保和健康的今天,开发利用麦饭石资源仍有重要意义。伊通县爱民乡疙瘩屯麦饭石资源丰富且品质优异,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8.

温泉的水化学组分、循环路径和构造地热特征是分析活动断裂中流体耦合机制及讨论流体对地震发生影响的有效约束之一.本文通过对滇西北地区多条活动断裂附近的温泉资料进行收集, 应用硅-焓模型估算了该区域温泉的热储温度, 对温泉的出露温度、离子组分、热储温度、循环深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δD和δ18O)等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区域内的地震进行了重定位分析, 讨论了小震震源深度与热储温度的关系, 而后分析了该区域的b值特征, 论述了以热储温度表示的区域浅层地热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浅层地温场高值区与低值区转换的地热温度梯度异常区内.

  相似文献   
69.

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观测数据多源异构(遥感影像、社交媒体文本、地理信息数据等),难以利用互补优势融合应用于风险评估和提供决策知识。研究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洪涝灾害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融合抽取遥感影像与社交媒体文本知识,形成多模态洪涝灾害知识图谱。基于自顶向下的方法细分领域概念,构建洪涝灾害领域本体层。通过深度残差全卷积神经网络对遥感影像进行智能解译,利用地理逆编码将影像解译信息转化为文本,实现影像信息到文本知识的转化。基于命名实体识别技术与关系抽取技术对社交媒体文本数据进行知识抽取。通过训练词向量,利用语义相似度计算关联文本知识与影像知识,实现多模态数据知识统一表达。以中国湖北省洪涝灾害为例,该方法将多源异构的数据高效转化为知识并进行关联,形成领域知识图谱,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到多模态知识的转化。在灾害不同时期提供相应应急措施,并且通过关联农业受灾面积、农作物类型、农作物价值实现湖北省洪涝灾害评估。该方法结合深度遥感解译、文本知识抽取技术以及语义相似度计算,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到多模态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70.
对南海西北部海域4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类型复杂,从粗粒级的砾石到细粒级的黏土皆有发育,共分为14种类型。其核心粒级为4 φ~9 φ,占71%,平均粒径范围为0.99 φ~7.44 φ;分选系数为0.54~3.72;偏态范围为-0.32~0.78;峰态范围为0.62~3.92。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基本上分为粗、细2大类:粗颗粒沉积物由-2 φ~5 φ粒级组成,细颗粒沉积物由6 φ~11 φ组成。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5种因子累计特征值比例达到89.38%。因子1、因子2和因子3是主导因子:因子1主要由9 φ~11φ的正载荷和3 φ~4 φ的负载荷组成;因子2主要由6 φ~8 φ的正载荷组成;因子3主要由-2 φ~0 φ的正载荷组成。研究区粗粒沉积物一般在水动力较强的陆架区沉积,其分选较好,物质来源多样;细粒沉积物主要位于水动力弱的海湾、离岸较远的陆架以及陆坡和海盆区,其分选差,物质来源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