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0篇
  免费   1402篇
  国内免费   2039篇
测绘学   1141篇
大气科学   1224篇
地球物理   1311篇
地质学   3552篇
海洋学   1132篇
天文学   190篇
综合类   620篇
自然地理   92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青藏高原北部半岛湖地区英安岩岩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半岛湖地区英安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半岛湖地区所属巴颜喀拉地体的大地构造位置在后中二叠世一段时期内曾经为可能受多岛弧背景影响的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992.
A reasonable and quantitative result on the variation of polar wobble excited by the oceans is not available at present. Numerous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atmospheric motion is the greatest excitation source for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polar wobble and that oceanic motion is one of the main remaining excitation sources. The excitation of variation in the annual polar wobble caused by oceans from 1992 to 2004 both globally and in latitude dependence, have been studied in depth by mean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SODA oceanic data assimilation (SODA-1.4.2 and SODA-1.4.3) and the ECCO oceanic data assimil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variation in the seasonal polar wobble excited by the SODA oceans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the residual after the action of the atmosphere and land water is deducted from the geodesic excitation function for a large part of the investigated time interval, and that there is overall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as regards the annual amplitude and phase. In addi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 of early SODA-Bata 7, the new generation of SODA oceanic excitation has achieved obvious improvements. The latitude distributions of the excitations of the annual polar wobble by the SODA and ECCO oceans are consistent in the Greenwich direction, while having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direction of 90° E.  相似文献   
993.
简要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给出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FPGA硬件实现.实验表明,基于FPGA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不仅可以产生任意波形,而且波形的频率、相位、幅度任意可调.  相似文献   
994.
太阳活动周期及其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和分析了太阳活动周期的研究进展,太阳活动呈现非常复杂的周期性,其周期性范围从几天至上百年,11年周期意义比较大,也比较明显;几天至几个月的周期性可能发生在太阳活动高峰期,155天或更短的周期存在,对中期预报有帮助;几年左右的周期对气象学的研究有作用;"蒙德极小期"是否存在至今还没有定论.对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数学描述虽然很多,从效果上看,一般情况下,参数较多的函数计算量很大,误差相对较小;参数少的函数相比参数多的函数误差大,但计算量小;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理想的函数.能够对每个活动周都能很好的描述且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995.
酸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之一.它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研究乐山酸雨污染形成机理、特征、变化规律以及防治对策,对于乐山这个优秀旅游城市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英雄岭 (YL)地区地质、2D/ 3D地震、遥感、重磁电和钻探等资料 ,提出了喜马拉雅运动几个阶段在该区的构造动力学响应特征。研究认为喜马拉雅运动晚期 ,英雄岭地区西南侧的阿卡腾能山因近SN向的区域挤压作用 ,产生了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及隆升作用 ,从而在干柴沟一带形成了强烈的SE向局部挤压应力场 ,基底大幅隆升 ,而在英雄岭隆起的南侧则产生了局部的拉张构造环境。喜马拉雅山中期运动在该区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使古近纪的张扭构造环境转变为新近纪的坳陷构造环境 ,英雄岭西南的阿尔金地区发生隆升作用 ,沉积中心发生向东和向北的迁移。通过分析主干断裂、构造块体和沉积凹陷的分布特征等 ,得出喜马拉雅早期英雄岭及邻区发育局部拉张环境 ,为较为稳定的断陷湖盆发育期 ,沉积了一套优质烃源岩。英雄岭地区潜在勘探领域主要有构造裂缝型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及渐新世断凸构造圈闭等。  相似文献   
997.
雅鲁藏布江丰水期河水离子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雅鲁藏布江丰水期河水离子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用2015年采集的8个河水水样,运用数理统计、聚类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丰水期河水水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河水中阳离子以Ca2+、Mg2+为主,阴离子则以HCO3-和SO42-为主,阴、阳离子分别约占其总量的96%和85%。河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SO4-Ca·Mg型。TDS含量介于202.46~371.27 mg·L-1,均值为299.30 mg·L-1,较世界河流平均值高。自上至下,河水水化学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河水中主要离子以及TDS、TH、EC的含量沿程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有支流河水汇入和降水增加的稀释作用。河水水样均落在Gibbs模型图中部偏左,表明河水中主要离子化学组分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离子比值法分析表明研究区碳酸盐岩以及蒸发岩的风化溶解是河水水化学的主要控制因素,且存在硅酸盐类矿物的风化。  相似文献   
998.
杨晨雪  文敏 《地质论评》2019,65(Z1):311-312
正1数据仓库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现代科技与商业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正以指数的形式快速增长,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随着传统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同一机构中,通常存在着多个运行在不同软硬件平台上的系统,数据的存储彼此独立,相互隔绝,呈现出多元异构的特征,难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陈跃国等,2004)。为了将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保存、使用和  相似文献   
999.
王敏  孟蕾  傅爱兵  余光华 《地质论评》2019,65(Z1):179-180
正页岩油气正逐渐成为中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类型(王永诗等,2012;武晓玲等,2013)。截止2018年底,济阳坳陷共有300余口井泥页岩发育段见到油气显示,测试68口,其中40口井初产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对东营、沾化及车镇等三个凹陷油流井的统计发现,井间产量差异巨大,说明了页岩油产能主控因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00.
积雪是地球上反射率较高的自然表面,对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水文和能量收支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表层积雪中的黑碳和雪粒径变化可以显著影响积雪反照率,造成积雪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变化,进而对区域气候变化和水文循环产生反馈作用。利用遥感技术对季节性积雪表层黑碳和雪粒径进行定量评估,可以获取时空上连续系统的雪表黑碳浓度和雪粒径变化情况,这也是许多气候和水文模型的输入因子。以中国主要季节性积雪区北疆为研究区,基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的3(0.47 μm)、2(0.86 μm)和5(1.24 μm)波段,采用SGSP(Snow Grain Size and Pollution Amount)算法反演2000-2018年积雪期的雪表黑碳浓度和雪粒径,并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对于反演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综合分析北疆雪表黑碳浓度和雪粒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显示,SGSP算法能够同时反演雪表黑碳浓度和雪粒径,并且验证结果表明纯雪像元上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2000-2018年北疆雪表年均黑碳浓度和年均雪粒径都随时间变化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受地理位置和局部污染源的影响,北疆积雪黑碳浓度空间分布复杂,天山北坡经济带平均黑碳浓度最高,伊犁地区平均黑碳浓度最低,雪粒径的空间分布显示塔城地区平均雪粒径最大,伊犁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