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5篇
  免费   1069篇
  国内免费   1340篇
测绘学   632篇
大气科学   629篇
地球物理   852篇
地质学   2493篇
海洋学   605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304篇
自然地理   53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伸展构造概念与研究现状,沙麦地区中—新生代伸展构造基本特征与形成机制。认为区内中—新生代盆地是地壳呈北西西—南东东向伸展的结果,地壳的伸展演化并不连续,呈现幕式伸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自然电场形成的原理及在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根据氧化带与还原带的自然电位变化特征,利用自然电场法可以确定盆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由此推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大体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83.
研究发现三马坊水温对应某些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有相似性和重复性特征.对应北西向张渤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形态为突降型,对应东西向阴山-燕山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形态为上升型,表明水温前兆异常的相似性和重复性特征受活动性构造体系所控制.深入研究三马坊水温前兆异常特征与活动构造带间的关系,可能是突破该地区地震短临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4.
慕士塔格冰芯钻孔温度测量结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2年8月对慕士塔格冰川累积区海拔6300m左右的两根冰芯钻孔(其中—根达到冰川底部基岩)进行了温度测量,揭示了该处冰川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慕士塔格冰芯的冰温是目前中低纬地区山地冰川中最低的,达-21.79℃,该最低温度出现的位置在35m以下;冰床底部的温度为-20.76℃,也远低于其它山地冰川的冰床温度,极低的温度对成冰过程有重要影响,并有利于获得可靠的冰芯记录。  相似文献   
85.
慕士塔格峰洋布拉克冰川消融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2001年7月4日至8月8日,在慕士塔格峰西侧的洋布拉克冰川海拔4600~4460m区间的冰舌段,进行了短期的冰面消融观测.慕士塔格峰冰川区暖期短,冰面强消融时期比较集中.观测期间,冰面纯消融厚度为640~1260mm水层,日平均消融厚度达26~39.6mm,推算冰舌区年消融量不低于1700~2000mm,比青藏高原内部的冰川消融强烈的多.7月21-22日出现最大消融值,在海拔4460m和4600m,日消融量分别为144.5mm和59.5mm.冰面消融随海拔上升而减小,日平均消融梯度:在裸露冰区为0.40~0.55mm·10m-1;在表碛覆盖区为0.21~3.53mm·10m-1,变幅较裸露冰区大.按裸露冰区的消融梯度计算出海拔4800m处的日平均消融量,和过去的研究资料比较,2001年冰面日平均消融量较1987年和1960年的消融量大,反映出慕士塔格峰区影响冰川消融的气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特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6.
重磁遗传算法三维反演中高速计算及有效存储方法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地下场源区域规则划分成很多小长方体单元,并且通过反演确定这些单元的物性变 化,勾画出场源的分布图像,这种方式逐步成为重磁反演,特别是三维反演的重要方向;遗 传算法等非线性技术进行该类反演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本文指出,在应用遗传算法进行该 类反演过程中,隐含着数据量较大时超常规的计算量,它已成为制约该类反演充分发挥作用 的瓶颈问题;同时,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分离并存储几何格架的计算策略、以及独特的几何 格架等效压缩存储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非线性反演计算速度,为该类反演的有效应用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7.
隐伏煤田的TM信息提取及地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遥感图像上,被巨厚第四系冲积层覆盖的煤田区隐伏地质构造和火成岩分布信息是一种非直接的、微弱的隐伏信息,本文以淮北煤田为实例,探讨了从TM图像上提取这种信息的可行性与方法,并分析了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8.
采用Konecny等提出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构像几何模型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了SAR图像的几何校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定向元素的解算中引入了岭估计,较好地克服了由外方位元素间的强相关引起的方程病态  相似文献   
89.
本文依据对新疆洛浦县阿其克和巴楚县小海子剖面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克孜里奇曼组、南闸组和康克林组上部地层的归属问题;指出从牙形石的发展和演化看,上述地层应属于下二叠统。  相似文献   
90.
塔中石炭系碎屑岩深埋藏优质储层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为一套次生-原生孔隙型深埋藏优质储层。储集岩为中细粒-细粒石英砂岩,储层形成于古地温梯度低、沉积物浅埋时间长、深埋时间短、孔隙水矿化度高及较早被油气占居的条件下,致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好。同时,塔中地区石炭系目前刚进入80℃-120℃的强溶成岩阶段,次生孔隙正在发育,距离碳酸盐岩沉淀带和后期石英次生加大带尚有较大深度,因而储层的孔渗性维持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