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476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疆博州地区近4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根据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下同)四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46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博州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且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显著的均值突变,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在80年代末出现突变;除春、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它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均以冬季增幅最大,秋季次之;80年代冬夜升温最强劲,90年代则明显减弱;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均在70年代中期出现突变,比其它任何突变时间都早;暖温年多发生在80年代后,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年降水量略呈上升趋势,少雨年多在60年代、70年代,多雨年多在近20年,除春季外,其余各季降水略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碰撞造山系统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柴达木盆地北缘在早古生代形成了一条碰撞造山带,该造山带结构保存较完整,可分辨出深俯冲板片、火山岛弧带、蛇绿杂岩带、岛弧深成岩带等组成单元。其中,俯冲板块主要由中元古代鱼卡河岩群和中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构成,在寒武纪末-奥陶纪可能全部或部分俯冲到岩石圈深部,发生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火山岛弧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细碎屑岩等组成,成岩时代为晚寒武世-奥陶纪。蛇绿杂岩带由超镁铁质岩、辉长岩、玄武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形成于弧后扩张脊构造背景,成岩时代为寒武纪-奥陶纪。岛弧深成岩成分变化较大,由闪长岩变化到花岗岩,成岩时代为奥陶纪。而造山带北侧的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则具有双层结构,由德令哈杂岩和达肯大坂岩群构成基底,盖层为全吉群。  相似文献   
13.
博州近45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博州4个气象站1960~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博州3个气候区域近45a来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5a来博州地区气候逐渐变暖,特剐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温尤为明显,中部博河河谷区及东部平原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博州山区.博州山区的夏季气温略有下降.上世纪60年代异常冷冬、凉夏事件最多,80年代异常冷暖事件最少.  相似文献   
14.
柴北缘绿梁山地区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柴达木盆地北缘绿梁山地区的辉长岩侵入到古生代滩间山群及超基性岩中 ,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显示出源幔特征。选自其中的锆石明显具岩浆型锆石特点 ,4个单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均为谐和年龄 ,2 0 6 Pb 2 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 (496 .3± 6 .2 )Ma ,代表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 ,从而间接地否定了本区滩间山群的时代为晚奥陶世 -志留纪的认识。辉长岩与滩间山群是柴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岛弧的组成部分。此类岩体同位素地质年龄的确定对柴北缘榴辉岩、滩间山群时代及大地构造性质的重新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作为火险天气因子,根据森林火险原因,建立了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6.
山西阳高堡子湾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堡子湾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天镇断拱东部阳高凸起区,是与印支未--海西期火山一次火岩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重熔型岩源--石英二长(斑)岩,隐爆角砾岩为容矿岩石,与隐爆带总体走向平行的张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隐爆角砾岩的内部裂隙及角砾间隙,是良好的储矿构造。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重力勘探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重力勘探半个世纪的发展概况,尤其是自80年代以来在技术方法上的进步对重力勘探发展的影响;概述重力勘探在区域重力调查、区域构造研究、油气勘探和固体矿产勘探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后对重力勘探的发展方向,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辽西义县组奔龙类化石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辽宁西部义县头台的义县组中新发现的1件奔龙类化石标本,显示出许多中国鸟龙属(Sinornithosaurus)所具有的特征,如上颌骨眶前窝侧面具有装饰性凹坑、前颌骨齿无边缘小锯齿、齿骨后缘二分叉、指节Ⅲ-1略长于指节Ⅲ-2的2倍、踱骨Ⅲ部分窄踱型形态等。但其头骨的部分骨骼与千禧中国鸟龙(S.millenii)有明显的区别:前颌骨主体部分相对较高,其长仅稍大于其高,前颌骨角大,前颌骨上颌突与鼻突均很长,上颌骨不参与外鼻孔的构成,上颌骨窗相对较小且为圆形,方颧骨上升突明显长于颧骨突,齿骨长高之比小等。此外,新标本肠骨的耻骨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髋臼宽度。这些不同之处表明,义县头台的标本应为中国鸟龙属另一新种,将其命名为郝氏中国鸟龙(新种)(S.haoiana sp.nov.)。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北缘"沙柳河岩群"的重新启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北缘变质基底岩系中的表壳岩包含了岩石组合、沉积建造、变质程度和地质时代不同的两套岩石组合。其中,分布在柴达木地块的沙柳河、鱼卡河等地的以大理岩、石英岩和含石榴石英片岩为主含榴辉岩透镜体的表壳岩系,时代限定在1.0~1.3Ga,与分布在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全吉山、德令哈等地形成时代大约2.3~2.4Ga的达肯大坂岩群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以斜长角闪岩、石榴石英片岩和黑云变粒岩为主,并具有较强的钾质混合岩化。由于前者岩石组合清楚,沉积建造特征明显,构造意义独特,且有一定的区域分布性和可比性,所以具备建立新的岩群的条件。根据定名优先的原则,决定重新启用沙柳河岩群。  相似文献   
20.
广西环江县北山地区喷流沉积铅锌矿资源潜力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环江县北山地区铅锌矿均富集在同一地层层位——中上泥盆统,五圩—川山—驯乐NNE向深断裂控制着成矿带,矿床存在大量沉积成岩成矿组构,喷流沉积特征明显。其成矿地质背景、沉积相、礁硅岩套建造、同生断裂活动、赋矿层位等与邻区丹池锡一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类似,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