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54篇
  免费   14565篇
  国内免费   20927篇
测绘学   10392篇
大气科学   8103篇
地球物理   10764篇
地质学   38217篇
海洋学   10993篇
天文学   907篇
综合类   4963篇
自然地理   8507篇
  2024年   406篇
  2023年   1307篇
  2022年   3468篇
  2021年   4157篇
  2020年   3403篇
  2019年   4148篇
  2018年   3663篇
  2017年   3485篇
  2016年   3392篇
  2015年   4097篇
  2014年   3980篇
  2013年   4859篇
  2012年   5344篇
  2011年   5378篇
  2010年   5339篇
  2009年   4891篇
  2008年   5035篇
  2007年   4727篇
  2006年   4482篇
  2005年   3866篇
  2004年   2952篇
  2003年   2047篇
  2002年   2074篇
  2001年   1886篇
  2000年   1583篇
  1999年   806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9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33篇
  193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模糊控制中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并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来改进实际生产中PID控制的一些控制难点。将改进方法应用在一大型水压机控制系统中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2.
The influence of magnetic fields on the energy level populations of atoms is firstly studied by analysing the Stokes profiles of Fe  i 6302.5 forming in the solar magnetized atmosphere, with the aid of a departure factor defined to evaluate the deviation from the normal Boltzmann distribution without a magnetic field. This factor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atio of line-source function to the continuum o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arture and the magnetic field reveals an effect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induces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in the level population of the lower level of Fe  i 6302.5 (Landé factor   g = 2.5  ) with the field strength.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can cause the re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s of those levels whose Landé factors are non-zero. Therefore, this effect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equilibrium. Secondly, an experiment utilizing the Hg5461 line in the laboratory on the Earth i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at the exponential relation is independent of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the excitation is completely magneto-induced. Finally, the exponential relation is explained by taking account of the magnetic energy in the Boltzmann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43.
44.
CygX—1硬态高能光子的时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进禄  李惕碚 《天文学报》2001,42(2):140-147
硬X射线和软射线光子的时延时研究主能辐射的一个重要方面,傅里叶交叉谱常常被用于教育处硬软光子之间的时延,但是交叉说示能在高于30Hz的傅里叶频率上从CygX-1测量到有统计意义的快速光变,由李惕培在时域上发展的交叉相关函方法能有效测量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时延,利用此交叉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不同观测时期CygX-1硬态高能光子时延 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ygX-1硬态在短的尺度(<0.1秒)上存存在有意义的时间延迟,并将短时间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和各种CygX-1硬态模型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45.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6.
再论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相似文献   
47.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Unno-Beckers's equations for the magneto-sensitive line Fei 5250.216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and role of Faraday rotation in sunspot magnetic fields a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is effect on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azimuth of the transverse field. We propose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trinsic direction of the transverse field with the observed azimuthal angle of the plane of linear polarization.  相似文献   
48.
密度和压缩系数的散射层析成像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速度成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时对密度和压缩系数成像的散射波层析成像法.对不同散射角度的计算可以得到一系列反演图像,拟合这些图像,从而可以有效地达到对密度和压缩系数(或速度)成像的目的.与单纯的速度成像相比,增加了反演的难度.首先是对资料的方位性要求增加;其次是对资料的利用率下降.即便如此,从对较少量的炮点和检波点资料的数值计算来看,仍取得了满意的成像结果.我们对组成字母“A”的散射体结构进行了成像计算,结果能够同时再现密度和压缩系数,成像清晰,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并能应用于复杂结构的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49.
发育于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其剖面下部的地幔橄榄岩部分是造山带地区富集型上地幔的直接标本。其地球化学特点是:主要元素Al_2O_3、TiO_2、CaO、Na_2O、K_2O强烈亏损,而REE,痕量元素和87Sr/86Sr则强烈富集;同时,143Nd/144Nd<0.511836,亦表明它们属于一个富集型的源区。 形成富集型上地幔的主要机制是地幔交代作用,富含不相容元素的低熔岩浆和富Ca-LREE流体与已亏损的地幔橄榄岩发生脉状交代和渗透交代反应,从而造成上地幔中不相容元素的富集。造山带富集型上地幔形成的构造环境是:洋壳从扩张脊向两侧运移并最终拼入造山带这段时间内。富集型上地幔不但存在于大陆区,而且亦存在于造山带地区,它可能是一种全球性的地球内部的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50.
Taking into account magneto-optical effects, we have obtained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transfer equations for the Stokes parameters, calculated the linearly polarized intensity (U) and constructed its monochromatic images of unipolar sunspots. By comparison with the observational material of the vector magnetograph of the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Huntsville (Alabama), we have found that the model of radial magnetic fields may give rise to U monochromatic images close to those observed. The same conclusion has been obtained previously by Landi Degl'Innocenti (1979), although hi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Milne-Eddington approximation instead of a detailed sunspot model. Moreover, we have shown that the model of spiral magnetic fields leads to results in contrast with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