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5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711篇
地球物理   681篇
地质学   1359篇
海洋学   357篇
天文学   91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3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61.
应用1979年5-8月季风试验期间印度8个陆地辐射探空站资料,通过多种方案试验,得出适用于各种云量条件下各等压面大气有效辐射的气候计算式,并计算和讨论了全国104站500hPa大气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62.
1993年8─11月,在马起乏与新测点上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地磁场对比观测,获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地磁资料。应用通化处理法、同步差值法、日变特征量比较法、快速谱分析法(FFT)、幅比与位相差值法,分析研究了地磁对比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段内,各测点地磁变化形态相当一致,两个测点之间的同步差值平稳。由各测点地磁场总强度日变化的定量分析比较得出,其日变化是相当一致的。快速谱分析显示,在相同时间段内,各测点的幅度随周期的变化形态十分相似,总体上看,FFT幅度随周期的减小呈下降趋势;从FFT幅度A,位相以及快谱幅比A_i/A与位相差的定量比较结果上看,各测点的FFT有着良好的一致性。此外,还得到了新老测点之间的地磁数据的接点差。  相似文献   
963.
永平铜矿岩质边坡中的滑坡整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在露天矿山边坡中产生滑坡而影响采矿的情况下,采用监测手段探明滑体边界和滑坡影响区,对滑体及其周边不稳定边坡区进行应急加固和治理,在保证正常采矿的条件下,深入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及计算分析工作,然后再进行设计和施工补充加固工程和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并建立加固效果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964.
简述了WR-II型海洋静力触探仪中岩土力学分层模型的建立原则,在计算机上采用曲线Ps-h或qc-h,fs-h,Rf-h与分层模型同步运行并显示的技术,实现了岩土力学分层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过渡,从而可大大推进勘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5.
根据震源深度的分布,在台湾台东县东南部海域,即东经120°—120°30′、北纬22°—23°范围,存在一个“V”字形地震震源带底面.这种特异构造,引发了一系列强震,造成花莲以外另一个强震集中区,同时形成了台湾地区为数不多的中源地震(深度70—170km)区.“V”字震源在平面上的特征是:中源地震的震源等深度线呈南北走向的三个同心椭圆圈闭;而剖面特征显示震源带的底界面为“V”字形形态.震源倾斜的方向关系到对未来震害的预测,作者根据台东地区的震源主要向外倾斜,即向东倾斜,震中大多位于远离陆地的海上,再结合台东人口较少,基本没有大型建设项目,认为可不列为防震减灾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66.
在东南极普里兹湾拉斯曼丘陵地区变泥质岩和长英质片麻岩中,定向分布着透镜状、扁豆状和香肠状镁铁质、超镁铁质麻粒岩。这些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原岩化学成分具镁铁质堆晶岩特征,并可能代表岩墙的构造作用残留体。在米洛半岛发现石榴子石周围有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的反应边,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由下述反应形成:石榴子石+石英→斜方辉石+斜长石。这个反应为减压反应,应用地质温压计确定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747±48°C和6.3±0.5kbar,本文首次应用石榴子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石英组合确立本区早期中压麻粒岩相事件的存在。本文还对镁铁质麻粒岩的原岩成因及矿物中的减压结构所代表的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7.
常规强夯法处理淤泥质粘土地基效果不太理想。本文论述了强夯碎石柱法的原理及应用的可行性,对夯后形成复合地基的沉降、固结,稳定性等问题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计算,讨论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国内外成功的实例表明该法在处理饱和软粘土地基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8.
The Lujiang-Zongyang volcano-structural depression resulted from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ectonism and volcanism. Its evolution progressed through five stages from 190 to 105 Ma B.P., during which nine types of metal and pyrite deposits were formed. These deposits show obvious regularities in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ave certain genetic relation, forming a minerogenetic series related to shoshonite within or around the volcano-structural depression on the basement that sank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is paper suggests a four-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typical volcano-structural depression and its related mineralizalion in a transition belt from the active margins to the inner part of a plate under alternating shear-compressive and shear-extensional stress conditions, but predominantly shear-extensional stres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69.
安徽庐枞火山—构造洼地的形成,演化及成矿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启江  王德滋 《地质学报》1993,67(2):131-145
庐枞火山-构造洼地是在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从190Ma至105Ma其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共出现了9种金属和硫铁矿矿床类型,这些矿床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在长期沉降基底士的火山-构造洼地内、外与橄榄安粗岩系有关的成矿系列。本文提供了一个在剪切-挤压与剪切-拉张交替作用,而以剪切-拉张为主的构造背景下,在活动大陆边缘与板内过渡地带,一个火山-构造洼地及其成矿作用演化的四维模型。  相似文献   
970.
徐仁  高联达 《地球学报》1993,14(3):119-132
笔者在研究云南东部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早期孢子的过程中,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并进行了研究.本文图示的大孢子为8个属、30个种和变种.其中新种8个即;Verrucisporites reticuloides,V.lunanensis,Biharisporites microspinosus,Trichodosporites mirabilis,Nikitinsporites yunnanensis,N.sinensis,N.maximus和Lagenicula verrucosa等。云南东部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早期大孢子组合基本上可与加拿大北极地区同期地层中的大孢子组合进行比较,亦可与西欧、原苏联和中国有关地层中的大孢子进行对比.该组合的研究对泥盆纪植物演化,地层划分与对比,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