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1241篇
测绘学   611篇
大气科学   501篇
地球物理   602篇
地质学   2164篇
海洋学   816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88篇
自然地理   56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2 毫秒
991.
微束分析技术在研究伴生金元素赋存状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婕  徐金沙  潘晓东  任静  张茜 《岩矿测试》2011,30(6):655-663
运用微束分析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套的背散射电子像功能,特征X射线线扫描、面扫描功能,能谱仪(EDAX)鉴定功能,观察里伍铜矿矿石中纳米级至微米级的伴生金(超微细金)矿物,获取其形貌照片、能谱图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得到了清晰的金元素及与其共生的元素线、面分布图像,查明了里伍铜矿中的金元素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含银的铋矿物和金银矿中,含银的铋矿物和金银矿分布在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的裂隙中及含锰的铁闪锌矿中,排除了基体成分的干扰,载金矿物颗粒至少大于20 nm。该方法操作简便,过程简单,分析结果直观、可靠,提高了研究伴生金元素赋存状态的效率。测试的样品为里伍铜矿热液型矿石,经分析形成于燕山中晚期(104~142.2 Ma),为局部构造运动和岩浆期后热液使成矿元素再富集成矿的地质产物,晚于主成矿期——燕山中期。里伍铜矿中Ag和Au的质量比值为1.38~4.59,推测伴生金的成矿温度应小于或等于227℃。里伍铜矿在成矿过程中至少经历了早期的中高温热液阶段和晚期的中低温热液阶段,早期大量硫化物的析出和晚期中低温绿泥石、绢云母矿物的大量出现也证实了这一过程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2.
沉积物粒度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冉敬  杜谷  潘忠习 《岩矿测试》2011,30(6):669-676
近年来激光粒度分析法在沉积物粒度分析方面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扩展。本文利用美国麦克奇公司生产的S35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开展沉积物粒度分析方法实验,研究表明:S3500型仪器较优的样品用量约为0.2 g;稀释过程会影响样品的粒度分布;样品分取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随机误差。与薄片图像法和筛析法两种传统粒度分析方法获得的粒度分布参数比较表明:激光法测得的平均粒径较薄片图像法和筛析法偏细;激光法和筛析法的峰度相关性较好。采用Malvern 2000和Micro S3500两种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Malvern 2000测得的平均粒径较Micro S3500测得的平均粒径偏细,但二者的相关性很好(r=0.9574),研究认为这两种粒度仪的测试结果会给岩石粒度定名带来差异。由于各种粒度分析方法存在差异和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粒度分析应尽可能建立在同一测量体系上,以便资料对比。  相似文献   
993.
潘家伟  李海兵  吴富峣  李宁  郭瑞强  张伟 《岩石学报》2011,27(11):3449-3459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Ms7.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我们对地震地表破裂带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同震位移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根据野外考察和测量的结果,对玉树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同震位移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地震的破裂机制和破裂过程进行了探讨,取得如下认识:(1)玉树地震形成了沿鲜水河断裂带西北段(甘孜-玉树断裂)分布的东、西两条地表破裂带,西段破裂带分布在微观震中附近的隆宝湖拉分盆地中,长约19km;东段破裂带沿扎曲河南岸及巴塘河西岸山坡展布,长度约31km;上述两条破裂带之间存在约15km的地表破裂空区;(2)野外测量获得玉树地震的最大同震位移量为2.3m,位于东段地表破裂带中部郭央烟宋多附近;(3)地表破裂和野外构造地貌特征均反映了发震断层处于走滑伸展环境,断层左旋走滑过程中伴随正断作用;(4)地震波反演结果和地表破裂分布特征表明,玉树地震的破裂过程包括两次子事件,分别在地表形成了隆宝湖破裂带和扎曲河、巴塘河破裂带,隆宝湖及玉树县城西侧的山间谷地是在甘孜-玉树断裂长期活动的破裂带阶区转换拉张过程中形成的两个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994.
云南大坪金矿床是哀牢山金矿带中最重要的金矿之一,主要赋存在受到强烈剪切和水-岩反应的闪长岩中,是典型的喜马拉雅期造山型金矿。本文对大坪金矿床赋矿闪长岩中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定年,得出闪长岩围岩的年龄为773±12Ma,为晚元古代,显示该岩体为华南地区晋宁-澄江期大规模基性到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是Rodinia 超大陆形成、裂解后冈瓦纳大陆形成过程的响应,而不是前人普遍认为的加里东期岩体。该岩体侵入年龄与大坪金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40Ar-39Ar 年龄测定给出的高温坪年龄(765.5±7.0Ma)基本一致,显示大坪金矿床具有多期成矿的特征,其主体形成于喜马拉雅期碰撞造山运动,但早在晋宁造山运动中就有金的初步富集。在闪长岩中还发现了年龄为33.7±1.1Ma的锆石,其时代与大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热液绢云母的40Ar-39Ar定年结果(33.76Ma)基本一致,显示它们很可能为该区强烈的韧性剪切和局部岩浆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更好地进行场地液化评价,将可靠度理论引入水平场地液化概率评价中。以标准贯入试验(SPT)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用一次二阶矩法(FOSM)建立水平场地液化概率评价模型,分析了测试数据变异系数对抗液化安全系数与液化概率的影响,并建议了水平场地液化概率评价标准。实例分析表明,新建水平场地液化概率评价模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与统计指标明确,相比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不仅能判定液化的发生与否,还能给出液化发生的概率,这为进行基于风险分析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96.
The Triassic?Jurassic (Tr?J) boundary marks a major extinction event, which (~200 Ma) resulted in global extinctions of fauna and flora both in the marine and terrestrial realms. There prevail great challenges in determining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terrestrial Tr?J boundary, because of endemism of taxa and the scarcity of fossils in terrestrial settings 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linking marine and terrestrial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Investigation based on palynology and bivalves has been carried out over a 1113 m thick section, which is subdivided into 132 beds, along the Haojiagou valley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of the northern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The terrestrial Lower Jurassic is conformably resting on the Upper Triassic strata. The Upper Triassic covers the Huangshanjie Formation overlaid by the Haojiagou Formation, while the Lower Jurassic comprises the Badaowan Formation followed by the Sangonghe Formation. Fifty six pollen and spore taxa and one algal taxon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ediments. Based on the key-species and abundance of spores and pollen, three zones were erected: the Late Triassic (Rhaetian) 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 Assemblage, the Early Jurassic (Hettangian) Perino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 Assemblage, and the Sinemurian Perinopollenites?Cycadopites Assemblage. The Tr?J boundary is placed between bed 44 and 45 coincident with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Haojiagou and Badaowan formations. Beds with Ferganoconcha (?), Unio?Ferganoconcha and Waagenoperna?Yananoconcha bivalve assemblages are recognized. The Ferganoconcha (?) bed is limited to the upper Haojiagou Formation, Unio?Ferganoconcha and Waagenoperna?Yananoconcha assemblages are present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members of the Badaowan Formation.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is interpreted as terrestrial with two mainly lake deposit intervals within Haojiagou and Badaowan formations, yielding fresh water algae and bivalves.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brackish water algae Tasmanites and the marine?littoral facies bivalve Waagenoperna from the Badaowan Formation indicate that the Junggar Basin was influenced by sea water caused by transgressions from the northern Tethys, during the Sinemurian.  相似文献   
997.
潘广灿  张金来  郜松杰 《探矿工程》2011,38(11):68-70,82
利用不同地层情况的计算实例,分别采用抗剪强度指标厚度加权平均法和附加应力面积法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计算方法的理论原理进行了剖析,提出利用附加应力系数法计算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的结论。同时提出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剪指标,当持力层为粉土时应对其抗剪强度指标进行75%的折减的方法和建议。为合理利用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8.
1 Geology Daolundab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occurs in West Ujimqin Banner,the Xilin Gol League of Inner Mongolia,along the west side of South part of Daxinganling ore belt,whose tectonic position just lies at the junction of Siberian Block in the south part,North China Block in the north and Songliao block in the east.The Daolundab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hosted by the Lower Proterozoic Baoyintu group of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Pt1by),upper Permian Linxi formation of sandy slate(P2l),and the Hercynian Qianjinchang pluton of biotite granite.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强震能否预测以及如何预测的科学难题,建立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发现强震孕育过程的指数规律:sf(k)=1.48ksc,其中sf(k)和sc分别为第k个锁固体断裂点与第一个锁固段膨胀起点对应的累加Be-nioff应变,可以利用锁固段在其变形膨胀点处开始发生的震群事件(加速性地震活动前兆)预测未来大震,并给出了强震四要素相关预测方法。通过对诸多历史强震(如邢台地震、海城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的回溯性检验分析表明:强震可以预测,且其孕震过程都遵循着上述简单的共性力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4种典型强震的孕震模式,即大震震级呈"大—小—大"型,大震震级呈连续上升型,锁固段快速连续破裂型与标准型。此外,根据相关强震预测理论方法,对有关抗震救灾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如下建议:建议加强活动断裂位置精确定位、性质判定的地震地质研究,并开展孕震区锁固段(闭锁区域)判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00.
沿海(特别是河口港湾)富营养化已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的一个突出问题.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典型海湾--三门湾为研究对象,对三门湾湾内(SM-3)及湾口(SM-17)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研究,采用210Pb对SM-17沉积柱进行年代测定,建立年代标尺.通过对两个沉积柱多化学指标变化特征(有机碳、总氮、总磷和生物硅分布特征、生源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