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368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史文娇  张沫 《地理学报》2022,77(11):2890-2901
土壤粒径(砂粒、粉粒和黏粒)是各种陆表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模型的关键参数。作为一种土壤成分数据,土壤粒径的空间预测方法有和为1(或100%)等特殊要求,其空间分布精度受预测方法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土壤粒径相较于其他土壤属性的特殊性,提出了土壤粒径空间预测方法框架,综述了土壤粒径数据变换、空间插值和精度验证等系列方法,总结了提升土壤粒径空间预测精度的各种途径,包括通过有效的数据变换改善数据分布、结合数据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结合辅助变量提升制图精度和分布合理性、使用混合模型提升插值精度、使用多成分联合模拟模型提升预测的系统性等。最后,提出了今后土壤粒径空间预测方法研究的未来方向,包括从考虑数据变换原理和机制角度改善数据分布、发展多成分联合模拟模型和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以及引入土壤粒径函数曲线并与随机模拟结合等。  相似文献   
72.
基于2001—2018年长时间序列地表水遥感监测数据,提取中亚五国地表水面积信息,通过动态度法、变化斜率法和相关分析法揭示中亚五国地表水面积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亚五国地表水呈“北密南疏”分布特征,中北部地表水变化明显。近18 a来,季节水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了133.55%,而永久水呈波动减少趋势,减少了17.27%。哈萨克斯坦地表水面积占比最大且变化也最为明显,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其余三国无较大变化。② 2001—2018年,中亚五国全区季节水动态度为7.42%,并呈快-慢-快的增长趋势,而永久水呈增长-下降-增长的演变趋势,乌兹别克斯坦地表水变化最为活跃;北部边缘及图尔盖洼地、西部里海沿岸和咸海地区永久水面积显著减少而季节水显著增加,永久水向季节水转换现象明显。③ 中亚五国增温趋势不明显,降水呈减少趋势,人口、GDP和耕地均呈增加趋势。中亚五国地表水面积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气候因子对地表水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本文探讨昆明市国土资源数据管理部门应如何使用大数据技术来管理、利用数据,发掘数据之中的价值,为社会服务、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同时,探索如何部署大数据技术、建立技术机制和人才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4.
Many kinds of environmental data are nowadays publicly available, but spread over the web. This article discusses using the Sensor Observation Service (SOS) standard of the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 as a common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data from heterogeneous sources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to a user tailore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allow for providing user‐tailored and problem‐specific information the adjusted SOS is augmented by a semantic layer which maps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o ontology concepts.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usion from different domains and data types lead to several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SOS. Addressing these requirements we have implemented a SOS which still conforms to the OGC SOS 1.0.0 standard specification. The developed SOS has been integrated in a publicly available demonstrator of our personalize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uture consequences for the SOS, caused by the recently published SOS 2.0 specification.  相似文献   
75.
长江三峡库区地震地形变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结合空间大地测量(GPS、InSAR)和传统大地测量的优点,在1998年以来的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和2003年水库首次蓄水中获取了大量监测成果。结果显示库区地壳运动的基本图像:垂直形变较为显著,主要来自因蓄水荷载而产生的形变,水平形变不明显.库区主要断层的活动性在蓄水期间有明显加强迹象。水准测量反映从1998年首期观测至2003年10月首次蓄水后的库区垂直位移.沉降范围较大;GPS给出了2003年蓄水前后库区的垂直位移,形变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水库近岸区域。水准测量与GPS观测反应的垂直位移的量级基本一致,沉降的最大幅度在3~4cm左右。水准监测、GPS观测与重力监测结果有一定的对应性。从地壳形变监测与研究结果分析,近期负荷改变而诱发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6.
77.
78.
莫连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27-1042
烃气测量法在锡、金、铜、铅锌等金属矿床找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该技术在花岗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文对桂北376铀矿床已知矿体开展了烃气测量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金属矿,该铀矿区花岗岩和土壤中总烃含量极低,而且花岗岩总烃含量(平均19.42μL/kg)高于上覆土壤(平均6.32μL/kg)。花岗岩中U与多数烃气组分呈负相关,与重烃呈正相关,重烃在U迁移过程中作用强于轻烃;花岗岩烃气标准化配分模式以C1、iC4和C2-正异常为特征;铀矿化程度与iC4/nC4、(C1+iC4+C2-)/(C2+C3+nC4)及C2-/C3-比值呈正相关,与C2+/∑C比值呈负相关等可为寻找铀矿提供依据。3...  相似文献   
79.
在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主城区的空间格局变化最为显著,以其复杂性和扩展性为突出特征。研究其扩展变化对认识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础地理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主城区2002~2012年的空间扩展进行了分析,探索影响其演变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