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481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从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时空分布、经济特征、成矿地质背景与沉积环境入手,对中国云南东川-易门铜矿带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带)等进行典型矿床分析与地质特征对比,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流体的性质、作用和动力学,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和就位机制)等方面对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系统分析各种"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模式、成矿作用与过程,对阿富汗安纳克、云南东川落雪式铜矿床等沉积岩容矿的层状铜矿床成因模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成矿与超级古大陆事件的耦合性及衍生成矿作用。通过分析,对中国东川-易门铜矿带,以及与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毗邻的新疆西昆仑成矿省的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找矿前景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982.
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可以很好的反映母岩浆成分、岩浆分异结晶及硫化物熔离作用等信息.坡北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橄榄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橄榄石均为贵橄榄石,其化学成分与寄主岩石类型密切相关,其中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的Fo值在74~81之间,橄长岩或橄榄单斜辉石岩中橄榄石Fo=75~82.7,异剥橄榄岩或橄榄岩中橄榄石Fo值为83.6~86.3,暗示橄榄岩结晶早于橄榄辉长岩.橄榄石Ni含量变化范围为(174~2281)×10-6.利用最高Fo含量的橄榄石成分计算得到坡北岩体母岩浆MgO=14.38%,为高镁玄武岩浆.橄榄石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熔离模拟显示:坡北岩体主要发生了~25%的橄榄石分离结晶,在橄榄石结晶程度为2%~4%的过程中,发生过硫化物熔离作用,但熔离程度较低(~0.2%).总体来看,该区成矿远景不佳.  相似文献   
983.
粤北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床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中黄铁矿及石英矿物用Rb-Sr等时线法进行了精细测定,分别获得层纹状矿石中黄铁矿的年龄为168±5Ma(95%可信度),辉钼矿石英脉中石英矿物年龄为164±3Ma(95%可信度)和黄铁矿石英脉中石英矿物年龄为162±4Ma(95%可信度),测定结果表明,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床铜铅锌和钼钨成矿阶段形成的时间在168~162 Ma之间。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与前人所获得的层状铜铅锌矿石和脉状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65±1Ma一致。鉴于铜铅锌和钼钨矿床在形成时间和空间上与次英安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据此表明,其成矿作用主要与区内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84.
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北缘、粤桂交界的广东省封开县境内。铜钼矿化普遍发育于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中,岩体内部见星点状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但铜钼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中,并围绕着岩体具椭圆形环状矿化分带特征,由内向外依次为钼矿化带→铜钼矿化带→铜矿化带,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离子探针和Re-Os分析技术,作者分别对矿区二长花岗斑岩和矿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154±2Ma(95%可信度,MSWD=0.75,N=11),铜钼矿体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5Ma(95%可信度,MSWD=0.31,N=8),表明圆珠顶斑岩型铜钼区的成岩成矿作用都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南拉张大地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985.
新疆东天山发育有十多个与铜镍硫化物成矿有关的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对选取于黄山东和图拉尔根岩体岩体内不同岩性中的新鲜橄榄石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测试。黄山东岩体角闪辉长岩相的橄榄角闪辉长岩中橄榄石Fo为67~73,超镁铁岩相的角闪(斜长)橄榄岩、角闪二辉橄榄岩和斜长单辉橄榄岩中橄榄石Fo为81~84,Ni含量为308~1762μg/g;图拉尔根岩体中橄榄石Fo为82~85,Ni含量变化范围为857~1818μg/g。利用最高Fo含量的橄榄石成分计算得到黄山东岩体母岩浆MgO为10.3%,图拉尔根岩体母岩浆MgO为11.47%。橄榄石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熔离模拟结果显示,黄山东岩体发生了19%的橄榄石分离结晶,由橄榄石分离结晶导致硫化物熔离的程度约为0.3%,晶间硫化物熔浆的物质交换作用对黄山东橄榄石的成分有重要影响;图拉尔根岩体发生了9%左右的橄榄石结晶,由橄榄石结晶导致出熔的硫化物熔体大约为0.5%。  相似文献   
986.
杨璐  梅亚东  叶琰  林玉茹 《水文》2016,36(1):37-45
对金沙江下游及三峡段3个水文站1954~2008年径流序列和2个气象站1951~2008年降雨、气温序列运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法进行趋势性检验,利用有序聚类法、均值检验法分析突变性及小波分析法进行周期性诊断,并应用Pearson法对径流、降雨和气温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和年际变化不显著。(2)金沙江下游段屏山站的径流量呈上升趋势,并在1997年发生突变,但该区域宜宾站的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并在1991年发生突变;三峡段寸滩站和宜昌站的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分别在1968年和2005年发生突变,同时该区域沙坪坝站的降雨量呈上升趋势并在1961年和1995年发生突变。(3)径流和降雨时间序列都存在小于10a的主周期以及20a以上的次周期。(4)各水文站夏季径流量受同期降雨量和同期气温的共同影响,而秋季径流量受前期气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87.
中国西部铜矿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和潜力及接替区选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成矿区(带)内探明了一批大、中型铜矿床,致其铜矿资源储量和产能大幅度增长,已形成了东西并驾齐驱的铜矿勘查开发格局。文章简要介绍了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探明的主要大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综合评价,优选出14个西部铜矿资源接替区,即在未来的5至10年间可实现规模开发的中观尺度的资源接替基地。预期到“十三五”末,通过加大勘查开发力度,西部铜矿接替区的铜产能和资源储量都将显著增加。西部铜矿接替区大多地处高山深谷区或荒漠戈壁区,开发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应加快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应做好铜矿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  相似文献   
988.
国家地质公园的过快发展出现了公园边界划分随意、范围过大、地质遗迹保护区级别不明确等问题,表明了地质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本文探讨了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的相关问题,包括地质遗迹保护区边界的确定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级别的界定。本文分别引入地质遗迹集中度和地质遗迹敏感度的概念,量化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的依据,在不改变原地质公园的主题与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集中度明确地质遗迹分布范围,并依托地质遗迹敏感度评价结果划分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级别,最终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89.
分析了天宝、徕卡、南方三种数字水准仪的数据记录格式的特点。基于C#编程语言,开发具备数据格式转换及数据平差处理等功能的软件系统。选择实际工程数据,通过与商用软件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0.
在燕山期、喜山期构造活动作用下,王窑区块发育北东向和南北向共轭剪切裂缝。针对该裂缝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对裂缝进行了随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轭裂缝北东向较为显著,且以高角度裂缝为主。裂缝对渗透率影响较为明显,将研究区的渗透率提高到20×10-3μm2,孔隙度增加约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