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5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774篇
测绘学   238篇
大气科学   275篇
地球物理   1510篇
地质学   1573篇
海洋学   466篇
天文学   134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34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6篇
  1973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全球性喀斯特发育来说,第四纪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在第四纪时期,由于极地和山岳冰川的扩张,全球各个地区都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使热带、亚热带地区变得更为干旱甚至沙漠化。由于形成喀斯特的石灰岩对溶蚀风化作用特别敏感,喀斯特景观受到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受到降水、冰量和植被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这个专题讨论会是作为INQUA亚太地区地层分委员会的第四次国际专题讨论会举办的。1985年,国际地层委员会(ISC)批准了意大利南部Vrica地区的上新世-更新世界线。此后,1987年在渥太华召开的Ⅻ届INQUA大会通过了更新世地层划分分委员会(主席G.M.Richmond)的建议,即把下更新统-中更新统界线暂定在松山-布容极  相似文献   
993.
994.
阿尔唐加金矿田是石炭纪的后生脉型金矿床,它位于一个具有底冲断层的大型韧性剪切带上。本文主要对不同岩性单元和断裂系统与含金石英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矿化石英脉的侵位模式。  相似文献   
995.
996.
1.引言控制对流云和地形云增雨的主要因子包括目标云和播撒(或催化)物质的特有性能.对于冷云播撤,成核剂的关键的可变因素包括核化机制、核化时间速率和产量(或成核率).在被催化的云中,有效的核化时间可能十分短促.对流云中上升气流使气溶胶粒子  相似文献   
997.
1.高层锋和急流二十世纪初期风筝等携带气象计的温度探测,首次使气象研究工作者观测到锋的垂直结构.Bjerknes和Palmén(1937)运用这些新观测论述了锋的"过渡带"结构,修正了早期的零阶不连续锋的概念.随着高空天气观测网空间分辨率的提高,研究人员优化了他们的关于锋、急流和对流层顶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998.
I. INTRODUCTIONMore than a decade ago, under tile auspices of DELFT HYDRAULICS an overview on the use ofmodels for river problems was given (de Vries & van der Zwaard. 1975). Since the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rphological processes in rivers has been obtained, their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hasbeen improved and computer facilities have been expended. Scale model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arein use. but their field of application is gradually changing. It seems that the better ma…  相似文献   
999.
1000.
现在联系到研究洞穴位置的工程问题来回顾确定洞穴和矿井位置的地球物理方法。其成功与否受到某地施用某方法的穿透力和分辨率所限。如今可看出只用单一物探方法绝对不可能得到与洞穴位置有关一切问题的答案,但对一特定问题施用多种方法会有一定的进展。我们建议对大部分标准物探方法来说,要探的洞穴埋深应小于其有效直径的两倍。有效直径的概念在本文可看出是很重要的。因为洞穴和矿井的存在就影响围岩的物理性质;结果其异常区要比洞穴本身所产生的异常区大得多。所以要探索洞穴和矿井的研究顺序不外乎:室内关于文献资料、图件和航片的研究、野外物化探普查、钻探或山地工程检查、再评查再钻探这么一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