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湖凹陷于胡组地层沉积于海陆过渡相背景。本文侧重分析平湖组地层中出现的半咸水有孔虫群的若干特征,讨论了半咸水有孔虫群的生态环境。根据古生物组台的变化,提出了平湖组沉积环境演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东海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沉积层序特征及控相机制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湖凹陷平湖组(E_2~(2-3)系海陆过渡相沉积。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空间展布。在钻井剖面上,可识别多种沉积层序。作者从岩心、测井、古生物诸方面分析了各种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海平面升降对沉积过程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维地气耦合模式及其在内蒙古草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以内蒙草原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一个一维土壤—植被—大气模式对大气和地表进行耦合模拟。其中,地面过程采用NP89模式进行模拟,大气湍流参数化采用二阶闭合。运用观测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对比表明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地表与大气的耦合,成功地对地表平坦的草原下垫面大气边界层进行模拟。分析表明,在半干旱内蒙草原草的生长季后期雨季8月,潜热通量占主导地位,最大可超过感热250 W/m2;在内蒙高原云的作用比较明显,影响不可忽略,模式对云的作用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沉积物可溶铁Fe~(3+)/Fe~(2+)比值,已被海洋地质工作者作为海洋油气化探的一项间接指标应用于东海油气化探中。这种铁的含量受提取酸的种类、浓度、样品微沸时间、放置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必须采用统一的可溶铁测定方法,只有在同一标准条件下测定的海洋沉积物可溶铁结果才有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巩琳琳 《地下水》2006,28(5):10-13,20
神经网络模型是近年来在需水预测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在陕西省的需水预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预测的结果和其他预测方法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预测的结果较为合理,能够在类似的预测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借助HS6288系列噪声分析仪,对河南省长垣县城区噪声进行了实地监测。依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并结合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长垣县城区总体噪声水平为4级(中污染),声环境已出现恶化。在分析长垣县城区噪声污染及其分布的同时,结合实地调查,提出了一些针对小城镇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滇西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成矿域,是一个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入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前人研究表明,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但由于缺乏系统矿物学研究,目前对矽卡岩矿化过程和成矿效应仍不清楚,限制了对该矿床成矿过程的全面认识。因此,本文以马厂箐矿床矽卡岩型矿化中的石榴子石为研究对象,利用H-O同位素、电子探针(EPMA)以及LA-ICP-MS原位微区技术开展了同位素及成分分析,限定成矿流体来源以及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石榴子石可分为早期自形石榴子石(Grt I)和晚期他形石榴子石(Grt II)。Grt I与辉石共生,并伴有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组合,属于钙铝-钙铁榴石固溶体(And49.37~99.58Gro0~49.79);Grt II更富Fe,属钙铁榴石系列(And67.50~99.85Gro0~31.84)。两期石榴子石均富含Th、U、Nd,亏损Ba、Sr、Hf、Nb,富轻稀土。基于石榴子石矿物化学特征认为,Grt I可能是在弱酸性、氧化、低水岩比(W/R)条...  相似文献   
18.
Measured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ΦDP is known to be a noisy unstable polarimetric radar variable, such that the quality of ΦDP data has direct impact on specific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DP estimation, and subsequently, the KDP-based rainfall estim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s, many ΦDP de-noising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however, the de-noising effects in these methods and their impact on KDP-based rainfall estimation lack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is study, simulated noisy ΦDP data were generated and de-noised by using several methods such as finite-impulse response(FIR), Kalman, wavelet,traditional mean, and median filters. The bia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KDP from simulated and observedΦDP radial profiles after de-noising by these method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plicated FIR, Kalman,and wavelet methods have a better de-noising effect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fter ΦDP was de-noised,the accuracy of the KDP-based rainfall estim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actual rainfall events. The improvement in estimation was more obvious when KDP was estimated with ΦDP de-noised by Kalman, FIR, and wavelet methods when the average rainfall was heavier than 5 mm h-1.However, the improved estim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when 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further increased to a rainfall rate beyond 10 mm h-1. The performance of wavelet analysis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table of these filters.  相似文献   
19.
基于MICAPS 3核心的人影业务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林林  刘黎平  徐海军  李爱华 《气象》2013,39(3):383-388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MICAPS 3.2系统框架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首先介绍了MICAPS 3.2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特点以及主要的系统接口情况.其次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以及主要产品并指出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该系统中的交互方法.最后,针对人影工作特点设计菜单和界面布局,完成系统开发设计,并展示了开发完成后人影业务主要产品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有规范与文献研究提出的减小桩靴踩脚印附加响应的相关措施,首先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定量分析了传统纺锤形桩靴与新型桩靴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插桩时桩靴地基土体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最不利桩靴踩脚印工况时的插桩偏心距与桩坑深度。基于该最不利工况条件,对比分析了新型六孔莲蓬形桩靴、试踩法与地基钻孔法3种桩靴踩脚印应对措施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纺锤形桩靴,采用六孔莲蓬形桩靴使桩靴倾斜角与桩腿偏移距分别降低了33.13%和48.26%,说明结构在位稳定性更高。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采用最佳设置方式进行试踩与钻孔处理后再进行桩靴贯入时,桩靴受到的水平滑动力峰值与桩腿RP1处弯矩峰值相较于未处理时分别降低了29.47%、29.17%、34.7%、37.7%。可见,3种应对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桩靴踩脚印后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桩靴结构的在位稳定性。以最终减小不利附加响应程度作为评定标准:地基钻孔法>新型六孔莲蓬形桩靴>试踩法,由于地基钻孔法与试踩法均需增设额外机械设备及施工工序,大幅提高了工程造价,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应对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应对桩靴踩脚印工况响应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