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8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585篇
地质学   627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0篇
  1977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3篇
  1935年   3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1.前言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管理局(NASA)的试验性气候资料库管理系统(Pilot Climate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缩写为PCDBMS)为研究人员利用气候相关资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PCDBMS的建立是为了对收集到的大量有价值的气候资料进行集中管理。这一系统可提供某些选定的NASA和非NASA资料集  相似文献   
92.
中国唐山实验台阵的近场强震加速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南加州大学(U.S.C.)以及地质调查局(U.S.G.S.)于1981年正式开始了一项中美双边强震观测的合作研究计划。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1982年6月底在中国唐山地震(1976.7.28,M_s=7.8)的余震区,布设了一个实验性的强震仪器台阵。这个台阵由12台三分量数字磁带记录式强震仪组成。从1982年7月至1983年3月,该台阵共取得了震级M_L=1.2—6.2的133个地震的285张近场加速度记录,其中大部分保留了初至P波和相应的精确到时。 本文介绍了实验台阵的运行情况和所获取的典型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展示了1982年10月19日卢龙M_L=6.2地震时距震中仅4公里的地点所获取的十分珍贵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其水平向最大加速度为0.23g,竖向最大加速度为0.128g。 本文还根据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有关震源情况的若干基本数据和近场地震动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93.
太古宙陆壳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因为现代大陆壳的大部分(可能大于50%)看来是在太古宙(>25亿年)期间形成的,所以试图认识导致太古宙地壳发展的岩浆和构造作用是重要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什么在大约38亿年以前没有形成地壳?或是它再循环回到地幔系统,以致没有残留物吗?太古宙高级片麻岩、麻粒岩区和低级花岗岩一绿岩区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它们是否代表太古宙不同的构造环境?这种环境是太古宙独有的,或已发现了现代的相  相似文献   
94.
一、引言近年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气候变化和气候变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在多种气候变量中,臭氧是人们十分注意的一种,他的自然变化很大,同时人类活动又可能改变它。因为臭氧在大气辐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不只影响生物过程,而且也是控制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大气中的臭氧受着它与各种微量成分的化学反应的强烈影响,事实上,它的破坏率就大受这些微量成分的浓度的制约。这方面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氢、氨和具有催化性质的氯的化合物。众所周知,臭氧强烈地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主要吸收带(哈特雷带)在200到300nm(1nm=10~(-9)米)。另外,臭氧在红外波段有许多旋转振动吸收带,其中最强的在9570nm附近。由于吸收紫外辐  相似文献   
95.
Results of our aerosol study, performed during 1983-1984 in Beijing, demonstrate that ambient carbonaceous aerosols are derived mainly from coal combustion. Different SO, oxid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summer and winter. The winter sulfate appears to be produced locally and associated with products of incomplete combustion.  相似文献   
96.
本文回顾了在苏联所有地震区就地震预报而进行的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从83个台站组成的庞大的观测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涉及到大约40个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联系本地区的地震活动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常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文地球化学前兆进行了分类。指出了由前兆物理化学性质而定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几个特点、给定地区的地质条件和预期地震活动的特点。给出了数据分析的一些复杂的统计方法和根据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的几个地震实例。发现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前兆对短期预报非常有效。讨论了能引起水文地球化学前兆的可能机制。简短地叙述了苏联用于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观测的精密自记装置的进展。  相似文献   
97.
本文认真分析了地震破裂期间热迁移和流体流动对断层面热、水文学和力学响应的影响。采用数学模拟方法解释热、流体压力和应力场的耦合。结果表明,在地震期间,破裂面受热而达到孔隙流体热膨胀所需要的温度,热膨胀可抵消因流体流动产生的流体损失率和因孔隙膨胀产生的流体容积变化。这种条件一旦确立,孔隙流体增压和剪切强度迅速降低到足以将孔隙流体的热增压维持在岩石静压力值附近。如果初始流体压力是静水压力,那么破裂面上达到的最终温度将随深度而增加,这是因为达到接近岩石静压力值以前能够发生比较大的温度上升。热增压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周围多孔介质的水力学特点、断层面的摩擦系数和滑动速度。如果渗透率超过10(-15)米~2,或多孔介质的压缩率超过10(-8)/帕,那么热增压起重大作用以前断层面上可能会发生摩擦熔融。如果摩擦系数低于10(-1);并且滑动速度低于10(-2)米/秒,那么在地震期间断层面上的热增压或摩擦熔融是否能引起断层动力剪切强度的降低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98.
寒区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有时需要冻土抗拉强度指标。但是,十分遗憾,至今人们对冻土抗拉强度的研究做得不多。Haynes等(1975)用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重塑粉砂研究了在-9.4℃下应变速度对容重较大的冻结试样抗拉强度的影响,发现在应变速度ε=10~(-2)s~(-1)时发生塑性—脆性破坏过渡。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研究应变速度、温度及容重(或含水量)对饱和冻土抗拉强度的影响。为此,试验按如下三个系列进行:(1)试样容重和温度不变,改变变形速度(采用由5.9×10~(-5)—5.9×10~2cm/min 8种速度);(2)容重和变形速度不变,改变试验温度(采用-1、-2、-3、-5、-7及-10℃6种温度);(3)温度和变形速度不变,改变试样容重,即采用1.36—1.41(较高)、1.20—1.26(中等)及1.08—1.12g/cm~3(较低)三种容重范围。  相似文献   
99.
Zinyama L  Whitlow R 《GeoJournal》1986,13(4):365-384
This paper critically evaluates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Zimbabwe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and since independence in 1980. Five main aspects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are examined. Firstly, by way on background on contemporary patterns of settlement and land use, the history of tenure policies is outlined. Secondl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frican population as revealed in the 1982 census is described and major changes between the census years of 1962, 1969 and 1982 are discussed. Thirdly, changing patterns of settlement and land use within the peasant farming areas (Communal Lands) are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 pressures. Fourthly, trends in the growth of the main urban centres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sation of the African population are described. Fifthly, post-independence development policies directed at effecting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re discuss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land resettlement programme.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s seen as the product of interacting politic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knowledge of which is essential in devising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achieve a more equable balance of population an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