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21.
居维伟 《江苏地质》2015,39(1):37-45
通过对印尼某矿区磁铁矿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形成于印支期,其形成与强烈的区域性花岗质岩浆侵位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质岩浆晚期—期后热液.研究表明,花岗岩浆经过了充分的分异演化,在结晶成岩的过程中,大量铁质从岩浆中分离出来,形成富铁熔浆贯入充填成矿,随着温度的降低,形成的含铁质成矿流体与Pzmm中的碳酸盐层或钙质粉砂岩发生接触交代而形成矽卡岩型铁矿.矽卡岩型是矿区的主要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22.
介绍和分析了飞雁滩油田保滩促淤先导试验工程中采用的倒“T”形潜堤结构、初期破坏原因及相应加固措施,初步探讨了潜堤的保滩促淤效果和淤积速率,并对潜堤顶高程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23.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超前滞后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6°N断面、大连—成山头断面和渤海中部断面盐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讨论了环黄、渤海海洋站之间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36°N断面、大连—成山头断面和渤海中部断面盐度的整体趋势都是升高,黄河流量的减小是造成渤海盐度升高的重要原因。黄海千里岩站1960~2000年间的盐度整体趋势也是升高,年变化率为0.01/a,造成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减少,并且其短期震荡可能和ElNio有关,长期变化则与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有关。此外,千里岩站和其他海洋站之间的盐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只是在时间上存在着1~3个月的超前。对黄、渤海盐度长期变化的系统分析表明,近海盐度可能受到外洋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海环境演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724.
725.
海洋环境中全氟有机污染物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晓东 《海洋科学》2010,34(7):93-99
<正>环境中的全氟辛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等全氟化合物(PFCs)是一类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肝脏、胚胎发育、生殖和神经等多种毒性。PFOS和PFOA是此类污染物的典型代表,也是其前驱体和衍生物类产品在环境中最稳定的转化产物。  相似文献   
726.
2007年8月渤海及北黄海断面调台中使用ALEC CTD和颠倒温度表、盐度计获取同站同步断面水温、盐度和深度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差值和相关性分析,发现使用CTD与传统方式获取的调查数据绝对差值小,相关性强,可以认为经过了相关计量单位的标定后,CTD数据与颠倒温度表、盐度计数据可以一并使用.  相似文献   
727.
利用2011—2021年安徽省地闪资料,对全省闪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负地闪为安徽省地闪主要类型,占地闪总数的94.02%,每年5—9月是闪电活动高发期,8月闪电频次最大,但地闪回击电流峰值最小,正地闪比例随总地闪发生次数的减少而增多。日变化特征中,闪电多发时段为14—19时,与强对流天气活跃时段对应,平均地闪回击电流峰值波动相对较小,最大值出现在06时。全省地闪平均密度为1.72次/(km2·a),空间分布呈南高北低特征,与地闪回击电流峰值分布大致相反。对安徽省总地闪频次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贡献达到90.05%,能够全面反映安徽省闪电整体异常结构,全省闪电活动及频次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南北存在明显差异,空间分布型可划分为全省一致型、大别山区型、江淮东部型、江南江北型和沿淮型,安徽省南部地区的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和触发机制均优于北部地区,更易发生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728.
729.
730.
利用1979—2013年夏季全球2.5°×2.5°逐日环流资料和中国气象站点降水观测资料,采用动力学因子(西南风)与热力学因子(Radiation Longwave covting, OLR)相结合定义了标准化的亚洲热带夏季风指数(Tropical Summer Monsoon Index, TSMI)。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很好地描述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和准4 a变化特征,并能够指示中国南方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和东亚大气环流特征。强(弱)亚洲热带夏季风年,印度夏季风槽和南海夏季风槽加强加深(减弱),孟加拉湾海域一致西南风(东风)异常,越赤道急流向北输送偏强(偏弱),南海季风槽位置偏西(东),南海区域一致西南风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纬向位置分离(重叠),低层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辐合),华南地区辐合(辐散),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异常下沉(上升)运动,造成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偏多),华南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