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测绘学   562篇
大气科学   414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1387篇
海洋学   53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55篇
自然地理   27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光学影像覆盖范围广,质量越来越高,可以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研究.文中以基于ENVI的COSI-Corr作为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光学影像获取地表形变.文中选取2019年加州Ridgecrest地震序列覆盖区域.首先,探究哨兵2号影像误差处理过程中横向条带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改进;然后,使用哨兵2号光学影像获取Ridgecrest地震序列同震形变,分析地震的地表形变情况,结果显示该次地震产生多个地表破裂,东西向呈拉伸趋势,南北向呈挤压趋势,东西向形变略小于南北向形变,两个方向形变特征表明Ridgecrest地震序列主震是一个右旋走滑地震;最后对Landsat 7和Landsat 8影像分别进行相关,将3种影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光学影像地表形变监测中,影像分辨率越高,效果和精度越好;同种分辨率的光学影像进行相关处理,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以为地震反演提供形变数据和约束条件,以及为光学影像的地表形变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行星数据系统是归档和发布深空探测任务获得数据的在线平台,也是开展行星学科研究的基础。不同的深空探测任务,包括中国的"嫦娥计划"和"天问系列",都存在数据格式转换复杂、数据处理不便、专业性强等缺点,使其难以面向公众。为了有效管理、存档和分析这些数据并发挥其应用潜力,本文基于WebGIS三层分布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设计并开发了山东大学威海行星数据系统(SDU-PDS)。该系统分为网页版和移动版两个版本。网页版是一个能有效存储、管理、分析和发布中国深空探测数据的在线系统;移动版则是一个集行星数据浏览、叠加和探测任务三维可视化于一体的行星可视化系统。SDU-PDS不仅能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数据服务和分析功能,还具有为大众普及行星科学知识和提高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科普功能。通过对SDU-PDS基本功能进行组合和优化,该系统实现了行星数据融合和挖掘等关键技术,开展了月球地质图绘制和"嫦娥四号"安全着陆区预选等科学任务和研究,从而服务于中国后续的深空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993.
对2012年7月3—5日和2013年6月30日至7月1日四川盆地东南部四川省和重庆市交界处的琼江流域两次洪水过程的水文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了琼江流域的河网分布和河道距离出口的分布,结合标准化时间距离方法客观地反映了降水(尤其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情况。SWAN输出的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表明两次琼江流域的强降水均由多段强降水雨带导致,对流系统多在右岸支流源头新生,移向与河流流向一致,在干流产生洪水的叠加效应。由于“6.30”过程中强回波几乎覆盖整个琼江流域长达约16 h,导致严重的洪水叠加效应,洪水漫过原有河道形成大面积滞洪区,洪水行至下游河段回归河槽时,加之河道收窄,造成下游水文站洪峰时间滞后。  相似文献   
994.
鄱阳湖地区湖陆风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6-2010年鄱阳湖地区德安、鄱阳、湖口、进贤和星子站风向、风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地区湖陆风的特点及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有湖陆风现象存在。平均而言,东西方向湖陆风强度为0.5~0.7 m·s-1,湖西侧湖陆风转换时间较湖东侧早2 h左右,而南北方向的湖陆风强度相对较弱,为0.3 m·s-1左右,湖北侧的湖陆风转换时间较湖南侧提前近5 h。湖陆风存在季节变化,夏季湖陆风表现得相对更强一些,而秋季表现异于其他季节。利用2010年8月中尺度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资料得到,湖区的湖陆风现象与湖陆热力差异有关。采用浅水波模型对鄱阳湖地区湖陆风形成原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现象基本一致,能反映湖陆风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995.
地理国情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以监测地表覆盖变化为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对地理国情监测支撑能力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好地发挥地理国情监测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以融入地面沉降监测为题,对地理国情监测向三维发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任务受限于卫星的低轨极地轨道性质和编队模式,确定的重力场模型C20项存在不足。与之相比,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卫星为倾斜轨道,卫星数量多,将GPS卫星的精密轨道数据作为伪观测值,使用动力学方法进行C20项确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C20项时间序列的平均值比GRACE更接近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的结果,且不存在明显的约160 d的周期信号,表明利用GPS卫星解算C20项具有可行性。同时估计了光压模型P1参数,与GAMIT软件解算结果接近,进一步验证C20项解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大尺寸工业摄影测量中编码标志点编码容量和解码准确率,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用于数字工业摄影测量的编码标志,该标志结合了环形编码标志和圆点编码标志的特点,编码容量可以达到131072.在简单和复杂的场景中,从不同的拍摄角度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编码标记易于提取和识别,编码容量大,定位精度高,可以用于大尺寸工业摄影测量中进行点匹配和图像定向,甚至可以用作测量点,从而实现大量测量点的自动管理.  相似文献   
998.
针对目前各种机载点云滤波算法缺乏详细对比的问题,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常用的3种滤波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滤波误差最小的滤波方法,以及各滤波算法对不同地形数据的适应情况.利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SPRS)提供的标准滤波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6组实验数据中,布料模拟滤波算法的总误差都是最小的;对于平坦地形数据,布料模拟滤波算法最合适,对于地形起伏的复杂地形数据,布料模拟滤波算法和渐进三角网滤波算法总误差值接近,但后者的滤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政府部门工作中使用的纸质地图不方便携带、更新周期长、数据难共享的缺点,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广泛普及的趋势,探讨实现政务地图无纸化的思路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盆地潜凸起岩溶热储地热田是我国主要供暖用热储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水温高、水量大等特点,是北方清洁供暖的重要可再生热源。本文以菏泽潜凸起岩溶热储地热田为例,通过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同位素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温场空间分布规律、地热水动力场的系统分析,揭示地热田岩溶地热水补给源、运移途径和富集机理:地热水来源于东北部梁山、东部嘉祥一带基岩山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主要循环富集于层间岩溶与断裂破碎带复合处。根据地温场空间分布特征揭示的热源及其传递和聚集特征,提出了四元聚热机制,一元是大地热流毯状传导聚热、二元是凸起区高热导率分流聚热、三元是导热断裂或岩体接触带带状对流聚热、四元是地下水运移传导-对流聚热。在热储富集和聚热成因机理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水源、热源及深部岩溶发育特征的地热田成因机理模型,揭示了地热能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