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云南镇沅地区位于哀牢山构造带中段,是古特提斯哀牢山洋关闭及碰撞造山的关键部位。本文对该地区出露的花岗斑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代学给出加权平均年龄为253.3±2.0Ma,表明花岗斑岩形成于晚二叠世。3个花岗斑岩脉共5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其SiO_2含量65.30%~70.79%,全碱含量(K_2O+Na_2O)3.53%~4.39%,Al_2O_3含量13.42%~16.40%,为高钾钙碱性亚碱性系列岩石,成分上与花岗闪长岩类似,为S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高,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无明显Ce异常,具弱负Eu异常,微量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与典型地壳相一致。锆石Hf同位素ε_(Hf)(t)为-1.0~4.1,显示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和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岩石大地构造环境分析表明,该花岗斑岩形成于晚二叠世同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2.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位于吐哈盆地和中天山地块之间,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分布区,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角闪石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限定了区内8个岩体结晶的温压条件、岩浆氧逸度和含水量等要素,为解析觉罗塔格构造带内钙碱性侵入岩的构造环境、演化过程和成矿作用提供矿物学方面的制约.测试分析表明,岩体中的角闪石富镁(MgO:5.82%~18.04%)、富钙(CaO:9.91%~12.56%)、富钠(Na2O/K2O>1.0)、贫钾(K2O:0.06%~1.16%),属于钙角闪石族.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揭示其大部分为中酸性侵入岩中的角闪石,寄主岩浆为钙碱性,岩浆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是板块俯冲背景下由地幔楔与大陆地壳物质混熔形成.由角闪石温压计得出矿物的结晶温度为751.88~887.46℃,压力为62~248 MPa,相应侵位深度为2.35~9.4 km.通过角闪石成分计算出岩浆的氧逸度为ΔNNO+0.30至ΔNNO+2.48,并且在角闪石结晶时岩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H2Omelt>5%).通过分析可知觉罗塔格构造带中的钙碱性侵入岩具有高温、低压、高氧逸度、富水和侵位浅的特点,有利于Cu等元素在成矿流体中富集,符合区域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条件.因此推测觉罗塔格构造带内仍具有一定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3.
尾亚—天湖地区位于新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的中天山地块内,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产出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尾亚钒铁磁铁矿。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尾亚、天湖和沙泉子南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限定了3个岩体结晶的温压条件、氧逸度、含水量和含铁指数等要素,为解析中天山地块的岩浆-成矿物化条件及其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测试结果表明,该区花岗岩类中的角闪石富镁、钙、钠,贫钾,属于钙角闪石族;黑云母有高镁、钛、铝、钾和低硅、钠的特征为镁质黑云母。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揭示其寄主岩浆为钙碱性造山带岩系,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推测可能是板块俯冲背景下由地幔楔与大陆地壳物质混熔形成。根据角闪石-黑云母矿物温压计,估算出沙泉子南石英闪长岩的结晶温度为651~753 ℃,压力为31~79 MPa,尾亚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的结晶温度为762~833 ℃,压力为85~215 MPa,天湖花岗闪长岩的结晶温度为668~812 ℃,压力为31~117 MPa。3个岩体岩浆结晶时的氧逸度lgf(O2)范围为-15.7~-9.4,而且在角闪石结晶时岩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花岗岩类具有高温、低压、高氧逸度、富水和高含铁指数的特点,有利于Fe等成矿元素在流体中富集,具有良好的铁矿成矿条件。进一步利用角闪石-黑云母压力计,计算了花岗岩类岩体的侵位深度,从而估算出岩体的剥蚀程度处于2.2~5.5 km,且区域的隆升剥蚀量差异明显;结合现有的矿产地表展布特征,推测天湖岩体一带深部仍具有较好的铁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4.
基于2015年6月淮河流域卫星遥感监测火点信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ANUSPLIN和ArcGISKriging方法对气象要素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空间栅格化,分析了秸秆焚烧关键期内AQI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秸秆焚烧关键期内,淮河流域城市AQI、PM10与PM2.5浓度均明显升高,且与卫星监测火点具有一定时空响应关系。在时间变化上,AQI、PM10与PM2.5浓度6月上中旬呈波动上升,6月下旬趋于回落;在空间分布方面,AQI、PM10与PM2.5浓度三者分布形态相似,总体上呈现"南低北高、两高一低"分布特征;期间AQI、PM10与PM2.5浓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从初始误差、模式误差以及两者综合影响的角度,综述了天气、气候集合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传统方法的优势,同时也评论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对未来先进集合预报方法的一些思考,以及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和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37.
利用地面遥感O3垂直分布的逆转方法〈C〉测量出的北京上空O3剖面资料,对雨云7号卫星的SBUV系统测量的同地区的O3垂直分布数据进行了订正.对订正后的长达8年(1979-1986年)的完整的SBUV资料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得出了这一时期内的O3垂直分布长期演变呈下降趋势.并在上层O3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周期振荡等方面,有新的发现,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评估的特点,借助模糊数学的理论,将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作为构件这一论域U上的模糊子集A,利用所构造的多元隶属函数,对构件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了一种耐久性分极评定方法,这一方法克服了以往在结构构件评价中存在的主观、经验等因素,该法的特点是使耐久性的每一级别都有确切的剩余寿命的内涵,而多元隶属函数法的引入减小了主观因素对评定结果的影响。经实例验算,该法准确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39.
神经网络半主动TLCD对偏心结构的减震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在结构水平双向设置TLCD半主动控制装置的方法,对偏心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对偏心结构在双向地震输入下的两个平动方向的反应进行预测,然后在建立起半主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根据控制准则调整TLCD的开孔率,实现以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数值结构表明,这种方法能对结构的平动反应和扭转反应都能起到的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40.
油气包裹体的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一油气包裹体的成分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它能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证据。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测定单个油气包裹体的成分、分子结构和其中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本文应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包裹体的鉴定和均一温度测定技术,分析了大庆探区海拉尔盆地乌27井、巴16井、希3井等样品的包裹体。研究表明,乌27井有过两期成藏,并以第二期为主;巴16井也有过两期主要成藏,且第二期具混源的特点;希3井只有一次主要成藏期。同时利用红外光谱的CH2/CH3值、Xinc、Xstd划分了三口井的油气成藏期次,结果与镜下鉴定结论相一致,并确定了其中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本文还探讨了显微-红外光谱测试单一油气包裹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