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6篇
  免费   2679篇
  国内免费   4044篇
测绘学   2076篇
大气科学   1566篇
地球物理   2068篇
地质学   7226篇
海洋学   1964篇
天文学   232篇
综合类   960篇
自然地理   150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793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818篇
  2018年   724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689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907篇
  2012年   978篇
  2011年   994篇
  2010年   994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峡重庆库区深部地球物理特征与断裂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研究三峡重庆库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断裂构造活动的控制和影响.并为之提供基础资料,为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在已有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从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实测地震测线资料的再解释.采用新的处理技术方法,对本区的东西向主剖面和南北向支测线的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二维射线追踪处理、Pg波成像;选用场分离技术、位移数字成像技术重新处理了重力和航磁资料,通过联合反演来建立深部二维构造剖面,对剖面所揭示的基底构造特征和地壳结构特征、主要断裂构造特征以及莫霍面的起伏特征进行了精细分析和细致研究.从地球物理平面场特征出发建立了岩石圈构造三维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研究思路准确、方法得当.结论可靠;沿该剖面,把可解译的断裂分为Ⅲ级:Ⅰ级为超岩石圈断裂;Ⅱ级为壳断裂;Ⅲ级为盖层断裂。依据地球物理特征,准确揭示了库区的断裂构造特征,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嵌入式时间间隔计数器,它可作为一种功能模块用于用户的设备或时统中,实现高精度时间测量。从基本原理、硬、软件和功能等不同角度对计数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在该计数器的研制过程中还开发了用来调试计数器和供计数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对此也作了简要介绍。最后,给出了计数器的设计指标和一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及地震事件层研究,对胶辽鲁西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可作如下多重划分对比:鲁西黑山官组、二青山组分别与辽东的钓鱼台组,南芬组相当,胶东豹山口组可与南芬组对比,它们同属青白口系。辽东南关岭组下部、鲁西石旺庄组下部、苏皖北部贾园组、淮南九里桥组皆为一套砂灰岩组合,都发育第一期地震事件层,并开始含有后生动物化石,为等时地层单位,与其以上各前寒武岩石地层单位同属灯影峡阶,鲁西的佟家庄组、浮来山组可分别与辽东桥头组、长岭子组、胶东辅子夼组、南庄组、苏皖北部兰陵组一城山组、淮南伍山组一四十里长山组对比,归属《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新划分的陡山陀阶。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surface erosion and acquire basic data of conditions on hillslope without vege tation, a sprinkling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on a bare slope in Mt. Tanakami in the central part of Japan. Based on the mea surements of runoff, mean soil erosion depth, and sediment yield, etc. ,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surface erosion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 (1) The occurrence of sediment discharge is interrupted; (2) Surface runoff is a saturated overland flow; (3) The mean soil erosion depth is thick compared with other areas in Mt. Tanakami;(4) Sediment discharge process is detachment- limited.  相似文献   
15.
成都及附近地区旅游气候资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成都及附近等7个地区多年气候资源及人体舒适指数进行分级比较,得出了7个地区的人体舒适指数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对当地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method,and that vanous disasters would be analyzed assynthetically studied natural dlsaste‘theoretically and an Integral.SHI Peilun(1991)putforwad a scientificmethodologlcally,as well as its cases analys。s(CND,term—regional disaster system,which Indicates that1987; MA et al,1990; MARBLE,1990; NE et al,the situation of a disaster(calamity loss)results from1999; PATAK et al,1982; SHI,1991;VAN et al,h…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利用LAMOST作银河系研究的科学意义及可能性;并提出具体实施LAMOST/GAIAXY计划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在1981-2000年世界上所发表的和中国学者所发表的有关恒星与恒星系统的论文作统计发现:此期间世界上这一领域的发展较平稳,而我国的发展快速.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学科研究大有进展.从各分支所占的比重和发展来看,我国在恒星与恒星系统的研究与世界同期有几乎相同的分布,因此总体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基本正常.当然有些分支发展较快,如有关超新星及其遗迹、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区、化学丰度的研究等,这和一些较强的研究团组形成有关;在双星研究方面,我国则与世界发展一致,双星研究始终是恒星研究领域的重点;而在世界范围内较突出的关于银河系的研究,在我国却相对较弱.恒星和恒星系统这一研究领域20年的论文数统计显示,我国学者所发表的论文只占世界总论文数的1.3%,虽然在最后5年有大幅上升,但也只占2.0%,这与我国IAU会员数所占比例相比是偏少的.就世界整体而言,恒星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整个天文学领域相比是较慢的,显然这与一批能做深空探测和高能波段观测的设备投入有关.因此,除了对恒星及恒星系统领域作统计分析外,对整个天文学领域各大分支作分析可能对制定今后我国天文学发展计划更有利。  相似文献   
19.
彭州市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二)热量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彭州市境内市气象站,新兴,白果坪的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热量资源分析。结果表明,彭州市7-8月为最热月,多年平均温度低于24.9℃,12-2月为最冷月,多年平均温度高于1.7℃。大多数年全年稳定通过0℃,可一年四季进行农业耕作,有利于作物越冬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生长期长,积温丰富。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变化较大,积温际变化显著,热量资源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各界限温度的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和积温减少,温度强度也降低,形成显著的立体农业气候。  相似文献   
20.
IRAS14122-5947是一颗新发现的变星,其Ic星等的变幅超过5.5,光变周期可能是1935天或3930天,近红外光谱与OH/IR星相似,并具有一个冷的尘埃包层。对SED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它在AGB最终阶段的质量流失率为3.6(-6)M⊙/yr.我们认为它可能是处在AGB的最后阶段,质量流失时而进行时而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