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7篇
  免费   2235篇
  国内免费   2885篇
测绘学   834篇
大气科学   2460篇
地球物理   2904篇
地质学   5770篇
海洋学   1204篇
天文学   414篇
综合类   1285篇
自然地理   130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687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670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6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81.
一种Delaunay三角网的快速生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Lawson提出的逐点插入法为基础,借鉴方向搜索的思想,在确定插入点的影响凸包时,采用递归的局部搜索策略,形成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的快速生成算法。实验证明,新算法构网时间与点数基本成线性增长关系,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82.
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组织救灾和震后重建,快速地获取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破坏范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遥感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宏观性、时效性、经济高效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防震减灾事业中。本文简单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地震防灾方面的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983.
南海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可能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气水合物是当前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南中国海是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有利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改变了沉积地层的声学特征,这一性质使多道地震勘探成为发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根据地震成像结果定性分析南海可能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初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并指出地震成像关键技术。在无井条件下,构建虚拟井进行波阻抗反演得到定量的地层速度参数进一步证实这一可能性,最后将反演获得的速度场与ODP184 航次在此区域获得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此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及其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984.
在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水平和垂直分量都记录有P波和SV波。本文研究了P波和SV波波场分解的方法。当上行P波和S波分别入射时,通过研究它们引起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把地震记录的水平和垂直分量进行分解,得到纵波和转换波;在已知海底介质中纵横波速度和介质密度的情况下,可以在τ-P域内实现波场分解,然后变换到时间域,得到时间域内的纵波和转换波剖面。把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应用于合成资料,能够有效地分解得到纵波波场和转换波波场。最后,海上多分量实际资料的实例应用表明,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本方法也适用于自由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985.
多次覆盖技术作为一种增强信号、压制干扰的方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工作中,可以大大提高有用信号的信噪比。本文作者把多次覆盖技术引入探地雷达测量工作中,通过与剖面法作对比试验来论证多次覆盖技术在探地雷达勘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作者根据试验资料总结探地雷达工作中雷达波传播规律、工作参数、资料处理方法,对丰富探地雷达勘探技术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86.
Expeditions during the summers of 2002 and 2003 implemented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near-surface (2 m height) atmospheric CO2 and H2O concentrations at the 4500 m elevation on Muztagata. The resultant data sets reveal a slight decrease of CO2 concentrations (of about 5 μmol·mol-1) and changes in the diurnal variations from the end of June to the middle August. The daily maximum CO2 concentrations occur between 02:30-05:30 AM (local time) and the minimum levels occur between 12:00-15:30 PM. Th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summer of 2002 were around 5 μmol·mol-1 lower than those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2003, whereas the diurnal amplitude was higher. In contrast, we found that the daily mean atmospheric H2O content in 2003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2002 and there exists a striki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2 and H2O concentrations. We therefore suggest that the near-surfac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is affected not only by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but also by the air H2O content in the glaciated region around Muztagata.  相似文献   
987.
印尼8.7级巨震后云南地震活动的频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了8.7级巨震,3月29日在距8.7级地震破裂区东南160km又发生了一次8.5级地震。8.7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向震中以北扩展达千米以上。如此剧烈的能量释放,对我国的地震活动有何影响是令人关注的,但清晰解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主要原因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影响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的机制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机制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应力在地壳和地幔内的传播、积累,以及与地质构造等的关系。因此,仅从时间尺度上判定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对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是否有影响在认识上就存在分歧。例如,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波动在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直接触发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还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应力释放和调整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显然,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8.7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在我国云南的宾川发生了4.6级地震,其发震时间也是8.7级地震的面波到达该地区的时间(李刚等,2005);  相似文献   
988.
选取郑州台2002年地磁相对观测D、Z分量资料,对同期数字化和模拟观测数据采用日变形态、趋势分析、差值分析、极值时间等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观测一致性较好,说明数字化仪器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用来代替模拟仪器是可行的,但因数字化仪器还存在观测数据突跳的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89.
介绍了气候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发展的状况和未来趋势.并就存在的问题、今后改进气候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和加强相关部门间合作、奠定合作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0.
草原蝗虫的气象遥感监测预测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科技部公益研究专项“草原蝗虫的气象遥感监测预测服务系统”项目经过2年多的科学研究,建立了草原蝗虫大爆发与大尺度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草原蝗虫大爆发的气候背景;研究了草原主要蝗虫发生、发育、世代与气象生态条件的关系;利用主要气象灾害(高温、干旱、洪涝等)的历史序列资料,结合草原蝗虫爆发的统计资料,建立气象灾害与蝗虫大发生的相关模型;建立了遥感数据反演的草原蝗虫发生期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