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352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  相似文献   
802.
研究海洋污损生物藤壶(Barnacle)不同生长阶段附着强度,可为科学制定藤壶清除规范及设计相关机械设备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浸泡法在湛江调顺岛(21°31''N,110°41''E)实海中挂板,结合形貌观察藤壶生长过程,利用自行设计的剪切强度测试装置,选取网纹藤壶测试不同生长阶段剪切强度。结果表明:试板浸泡10 d,幼体藤壶开始附着;30 d试板表面藤壶覆盖面积约占30%,基底直径1~6 mm,部分藤壶死亡形成空壳;60 d试板约50%面积被藤壶覆盖,试板表面有覆膜,空壳现象加剧,藤壶基底直径最大达10 mm;90 d试板约95%面积被藤壶覆盖,出现藤壶相叠现象,基底直径1~13 mm。藤壶附着生长过程中,剪切强度变化符合“快-慢”的特点,以藤壶基底直径为变量,构建藤壶剪切强度Logistic增长模型,决定系数R2=0.99,说明模型拟合良好。利用构建的Logistic增长模型将藤壶剪切强度划分为速增期(基底直径4.0~6.4 mm),缓增期(基底直径6.4~8.7 mm)及渐停期(基底直径>8.7 mm)3个阶段。结合藤壶附着生长过程,藤壶在附着后采用机械方式清除的最佳清除时期在速增期。  相似文献   
803.
分析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流场形态变化、地下水排泄途径及水化学多年变化特征,并结合区内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引起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动力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与天然补给源的减少。研究表明,局部水位下降甚至产生超采漏斗主要是由于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引起的,并对区域地下水流场形态影响较大,区内已形成地下水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