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9篇
  免费   1042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测绘学   403篇
大气科学   981篇
地球物理   1024篇
地质学   2620篇
海洋学   775篇
天文学   161篇
综合类   499篇
自然地理   7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夏季平流层盛行强东风,Rossby波能量难以从对流层向上传播至平流层,而冬季平流层盛行西风,Rossby波能量容易上传,因此以往对Rossby波能量向平流层传播的研究多考虑冬季的情况.而事实上,因为夏季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并非只有强东风存在,所以Rossby波能量也可能在南亚高压区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平流层的温度、风场及大气成分等.因此,本文利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Rossby波能量可以从南亚高压西北部的窗口区上传至平流层,最高可到达平流层顶,而在南亚高压的其他部分,Rossby波能量均不能穿越对流层顶上传或穿越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南亚高压西北区Rossby波能量可以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原因是盛行西风,且西风急流出现的频率很小,同时涡动热量通量异常引起的垂直分量的第一项对其上传有很大贡献.南亚高压东北区也盛行西风,然而Rossby波能量不能向上穿越对流层顶的原因是强西风出现频率较高,且温度脊与高度脊位相相近,不利于上传.南亚高压南部均盛行东风,在平流层中下层均为稳定层结,因此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南亚高压西南区在对流层位于青藏高原环流的伊朗高原下沉区附近,层结稳定,并且温度脊超前于高度脊,所以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而南亚高压东南区在对流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幅合带,层结不稳定,存在Rossby波能量较弱的上传,达到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该区域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的温压场配置也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3.
基于ROMS三维模型, 模拟了珠江口洪季最大浑浊带的轴、侧向分布和大、小潮变化。模拟结果表明, 珠江口伶仃洋最大浑浊带的轴向位置在22.3°—22.45°N之间, 并随着潮流变化而周期性上下游迁移。控制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余流作用下的底层泥沙辐聚, 决定最大浑浊带位置的主要因素是水平对流输沙, 泥沙来源主要是上游浅滩沉积物的再悬浮。小潮期间堆积在浅滩的细颗粒沉积物在大潮期间被悬浮, 搬运到下游的滞流点位置, 在中滩南部和西滩外缘落淤。“潮泵”作用在大潮期间将泥沙向下游输运, 在小潮期间向上游输运; 垂向剪切作用则有利于悬浮泥沙的陆向输运; 二者共同作用产生泥沙辐聚, 形成最大浑浊带。大、小潮期间余流结构差异不大, 主要由密度差和潮汐混合不对称共同导致, 其中前者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994.
发生在孕震区周边地块上的临震预滑和震颤现象,对破坏性地震预测有一定前兆意义,是值得地震学界关注的问题。选取2008年5月12日汶川M_W 7.9地震发生前,临夏和湟源地震台分量应变仪记录与临夏、恩施和西安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以及临夏和周至地震台深井水位仪记录,分析发现,在临震前数天至数小时,上述各地震台不同学科观测仪器均记录到一些"跃变"和"震颤"震相。文中试图以颗粒物理原理,来认识不同距离、不同台站、不同学科的观测仪器在临震前相近时间段内记录的低频和高频震相,可能是不同地块在临震前发生预滑错动后激发的预滑震相Xp和地下气体在裂隙内流动激发的震颤震相Tp。观测结果表明:2008年5月8日03时至主震发生,各地震台所处地块在相近时段内逐次发生次数不等的预滑错动,其中1—2次较大错动可在噪声背景中被识别;各地震台预滑错动方向指向或背向主震震中。据此认为:汶川M_W7.9地震前,上述各地震台所处地块在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力链驱动下,发生指向或背向主震震中的临震预滑现象。  相似文献   
995.
云南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8年1月云南省测震台网示范工程20个新增测震台建设完成,选取原有48个台以及新增20个台连续48小时数据记录,基于近震震级公式,计算并网前后云南省测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对比测震台增加前后的地震监测能力,发现:云南省地震监测能力由ML 2.2提升到ML 1.6,局部地区由ML1.4提升到ML0.8。  相似文献   
996.
梁栋  张硕  刘菁  邹轩 《世界地震工程》2019,35(3):144-152
通过Universal Mechanism和ANSYS软件相结合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模型,考虑车型、行车速度、车重和桥梁频率等因素,对工程常用的4种标准跨径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进行了车桥耦合振动模拟。研究表明:冲击系数随车速增加而上升;随车重增加而增大;随桥梁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多种因素中,车速对冲击系数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7.
Ma  Xiouzhou  Zheng  Zhenjun  Zhang  Xiang  Dong  Guohai 《Ocean Dynamics》2020,70(1):1-19
Ocean Dynamics - In the studies of harbor oscillations, some modes with extremely narrow amplification diagram are significantly common. An extended mild-slope equation and a fully nonlinear...  相似文献   
998.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和石化微生物细菌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2002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海域拖网采集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证实在南海水合物远景区发育有冷泉碳酸盐岩。冷泉碳酸盐岩形态类似于烟囱,主要由方解石、伊利石、石英、黄铁矿和一种未知的矿物组成。保存了很可能是石化的甲烷氧化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碳酸盐岩矿物的δ^13CPDB为-51.24‰~-51.757‰。碳酸盐岩矿物的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无Ce和Eu异常、微弱的轻稀土亏损和中稀土富集特征,表明形成于还原的缺氧环境,显示了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指示在南海北部水合物远景分布区内冷泉活动的近海底可能发育有水合物。  相似文献   
999.
五里湖作为太湖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区域,内源污染和生态退化成为困扰五里湖最主要的两个问题.生态清淤工程的特点是对所要疏浚污染底泥污泥厚度通过采样分析后精确测定,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精度也高于一般的工程疏浚.所以生态清淤既可以清除五里湖的内源污染,又能为其生态恢复创造条件.本文通过对五里湖生态疏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疏浚区底泥、水质质量的改善的效果以及对原位培养生物的抗氧化系统组分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五里湖生态疏浚区底泥中磷含量下降了30%,左右,重金属含量升高的地质积累指数小于1级.疏浚后半年内水体中总磷和溶解磷含量比疏浚前下降10%-25%左右,叶绿素a含量下降40%,左右,其它水质理化参数保持正常.作为生物标志物原位培养生物的抗氧化系统组分在疏浚前后变化较小所以认为,五里湖疏浚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并且控制了对生态的压力,为下一步生态修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洱海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水质富营养化评价表明,洱海现属中营养水平,根据全年平均状态下的某些单项指标评分或近年来某些时段的全湖营养类型综合评分,将洱海评价为从中营养状态向营养营养状态过渡型的湖泊可能更为适宜。与历史资料相比,80年代至今富营养化进程料快,主要营养盐守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