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803篇
测绘学   299篇
大气科学   481篇
地球物理   373篇
地质学   1359篇
海洋学   28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32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是城市GIS的核心,而数据质量的高低又是数据库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城市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数据的特点以及空间数据库中存在的误差来源基础上,结合广州市1∶10 000城市地图数据建库,详细论述了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建库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982.
孟加拉湾风暴Mala登陆期间地形敏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  段旭  李华宏  刘建宇  符睿 《气象学报》2011,69(3):486-495
孟加拉湾是全球8个热带气旋易发生的地区之一。孟加拉湾风暴向偏北和偏东方向移动,会对中国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形成重大影响,而孟加拉湾风暴的移动方向受到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大地形的影响很大。为了分析大地形对孟加拉湾风暴路径、结构变化和降水分布的作用和影响,文中利用WRF模式对2006年4月29—30日孟加拉湾风暴Mala的登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模拟风暴中心的路径和强度与实况虽有一定误差,但移动趋势均为东北方向,强度误差较小,表明WRF模式对本个例的模拟可以参考。通过不同地形高度敏感试验,分析风暴在登陆前后分别在全地形、半地形和零地形高度情况下的移动路径和速度、环流结构、动力结构以及在云南省产生的降水分布和强度。结果表明:风暴登陆前,大地形对风暴结构有间接影响,使高层出现倾斜。在风暴登陆过程中,地形的阻挡和摩擦作用能较明显影响风暴的移动路径和速度。风暴登陆后,地形抬升使风暴强度减弱,移动速度加快;结构由基本对称变为非对称,且斜压结构明显。地形对降水存在双重作用,一方面地形抬升使风暴产生的降水增加,另一方面地形摩擦使风暴强度减弱从而减少降水。  相似文献   
983.
采用压片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古陶瓷胎釉样品的Na2O、MgO、Al2O3、SiO2、P2O5、K2O、CaO、Sc、TiO2、V2O5、Cr2O3、MnO、Fe2O3、CoO、NiO、CuO、ZnO、Ga、As、Br、Rb、Sr、Y、Zr、Nb、Sn、Sb、Cs、BaO、La、Ce、Nd、Sm、Hf、PbO、Bi和Th等37个主、次、痕量组分进行测定。使用经验系数法和康普顿散射、背景作内标校正基体效应。方法经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除个别组分,大多数元素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古陶瓷样品的分析要求,应用于7个古陶瓷样品的分析检测,分析结果与其他分析方法对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84.
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南部所在的羌北-昌都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构造归属仍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二叠系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羌北-昌都地块的构造背景.(虫莛)类以及珊瑚、腕足类生物组合的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整个二叠纪都为暖水的特提斯型动物群,未见冷温型生物,以及二者交替或混生的现象,与特提斯相始终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具亲扬子性的特...  相似文献   
985.
TRMM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郝振纯  童凯  张磊磊  段小兰 《水文》2011,31(5):18-23
利用32个观测台站降水资料,在江河源区以均方根误差(Nrmse)、相对误差(BIAS)和相关系数等指标对TRMM降水数据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有较好的适用性,与观测数据相比误差在偏负10%以内,在月时间尺度上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把TRMM数据应用到整个青藏高原,给出了整个高原1998~2009年降水的年均、季均、月均空间分布。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东南部年降水量达到1000mm/a,而西北部仅为200mm/a左右,特别是北缘低于100mm/a;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冬季降水很少。  相似文献   
986.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对这种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并且与青海湖水生植物及其周围陆生植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它们的成因.结果显示了青海湖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都是类似的,其特征反映了它们起源于湖泊周围陆生草本植物.青海湖表层沉积物中正构...  相似文献   
987.
在水井工程中,国外现在应用较多的是UPVC全塑料井管,而在我国却不然。分析了UPVC全塑料井管在水井应用中的优缺点,并通过其在云贵高原的应用实例,介绍了UPVC全塑井管在下井管、止水、洗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实际应用表明,UPVC井管可以保证成井质量,提高施工技术,UPVC全塑井管在农村及干旱地区的应用前景巨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88.
In the light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Tomographic Microscopy (SRXTM),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Markuelia hunanensis is revealed. In one example, vitrification and peeling show the annuli hidden under the chorion. Sectioning and 3-D reconstruction display an intact digestive tract from the inverted introvert to the terminal anus. The inverted introvert forms a rugby cavum. The following digestive tract is rope-like coiling, parallel to the body axis, about 650 μm in length, and uniform in diameter (~80 μm). An exquisitely preserved pipe-like structure is hidden in the middle of the rope-like structure, diameter 20–40 μm, with a length of ~120 μm. We interpret this pipe-like structure as the possible epidermis of the gut and its surroundings as the possible residue of musculature, similar to that in Priapulans. The two symmetrical rod-shap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he body wall and digestive tract are interpreted as the possible retractor muscles. After comparing the well preserved Left-form and Right-form Body of Markuelia, we suggest that they may represent a dimorphism. Counted directly, one sample of Markuelia hunanensis possesses 62 annulations and the other 68.  相似文献   
989.
柴西地区上干柴沟组上段(N12)烃源岩的沉积水体环境为咸水湖相。其烃源岩的有机质总体丰度不高;有机质类型主要有腐殖腐泥型和腐殖型,具体分布受烃源岩所处位置及沉积环境控制;有机质成熟度多为未成熟-低成熟;有机质的烃转化率较高,反映其大部分有机质已经进入生烃门限,少量已经进入生烃高峰期。其烃源岩具有咸化湖泊相未熟-低熟有机质生烃的特点,而其生烃机理很可能是藻类生物类脂物和细菌的早期成烃。柴西地区上干柴沟组上段(N12)烃源岩作为该区未熟-低熟石油主要源岩之一,具有非常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90.
基于模糊数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跨越秦岭构造剥蚀山地和断陷盆地,地质环境条件差,发育地质灾害点72处。选取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地质灾害预测为评价指标,分别赋予隶属度值;将工程剖分为284个评价单元,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计算每个单元的隶属度值,确定危险性小的单元255个,危险性中等的单元29个;说明工程主要位于危险性小的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