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430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7 毫秒
81.
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回收的连续时间序列沉降颗粒物样品,研究了南海西北部海南岸外陆坡外缘海域颗石藻的通量和属种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引起的海南岸外上升流以及冬季风导致的混合层深度增加都会刺激该区域颗石藻的生长,其中夏季上升流的影响尤为显著。从颗石粒属种组成来看,Florisphaera profunda是南海西北部中深层(1 000m)水体中主要的颗石粒优势种,此外Emiliania huxleyi,Gephyrocapsa oceanica和Gephyrocaps ericsonii等属种含量也颇高。然而在将颗石粒折算成颗石球数量后,Emiliania huxleyi则成为主要优势种。沉积物捕获器中F.profunda的相对百分含量与颗石粒总通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F.profunda的相对含量与总的颗石藻生产力有着密切联系。本结果对于利用沉积物中的颗石藻记录,尤其是F.profunda相对含量变化,恢复和重建古海洋环境尤其是古海洋生产力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82.
点蚀损伤下桩基式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圆柱体点蚀损伤模型,建立含细观尺度点蚀损伤的桩基式平台腿柱多尺度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壁厚损伤度、点蚀损伤强度以及点蚀体积损伤强度影响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壁厚损伤度及点蚀损伤强度明显削弱平台腿柱的极限强度,且随点蚀损伤强度增大壁厚损伤度的影响加剧;点蚀体积损伤强度由于综合考虑了壁厚损伤度和点蚀损伤强度的耦合因素,相比于独立考虑后两者,其更能合理地描述点蚀损伤对平台腿柱极限强度的影响,故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体现了点蚀损伤的关键特征。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研究点蚀损伤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其所提出的点蚀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可拓展于研究受点蚀损伤的整体平台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且确定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为描述点蚀损伤特征的关键参数后,有望将其用于修正点蚀损伤平台腿柱的承载力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83.
A great deal of ocean sensor observation data exists, for a wide range of marine disciplines, derived from in situ and remote observing platforms, in real-time, near-real-time and delayed mode. Ocean monitoring is routinely completed using sensors and instruments. Standardization is the key requirement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bout ocean sensors and sensor data and for comparing and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ensor networks. One or more sensors are often physically integrated into a single ocean ‘instrument' device, which often brings in many challenges related to diverse sensor data formats, parameters units,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application domains, data quality and sensors protocols. To face these challenges requires the standardization efforts aiming at facilitating the so-called Sensor Web, which making it easy to provide public access to sensor data and metadata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a Marine Sensor Web, based on SOA and EDA and integrating the MBARI's PUCK protocol, IEEE 1451 and OGC SWE 2.0, is illustrated with a five-layer architecture. The Web Service layer and Event Process layer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 with an actual example. The demo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a standard-based system can be built to access sensors and marine instruments distributed globally using common Web browsers for monitoring the environment and oceanic conditions besides marine sensor data on the Web, this framework of Marine Sensor Web can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other domain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84.
羊拉铜矿是金沙江缝合带中部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印支期铜矿床,矿体以层状—似层状产出于花岗闪长岩外围、变质砂岩与碳酸盐岩地层的层间破碎带中。该矿床在成因类型上存在喷流-沉积成因、复合成因、矽卡岩成因等多种观点。本文以矽卡岩矿石中石榴子石、磁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开展了石榴子石U-Pb年代学和石榴子石、磁铁矿成分测试分析,以进一步限定该矿床成矿时代和成因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石榴子石中U、Th、Pb的含量分别为1.18×10-6~6.69×10-6、0.04×10-6~1.43×10-6、0.11×10-6~1.16×10-6,获得Tera-Wasserburg下交点年龄为231.0±5.3 Ma(2σ,n=32,MSWD=2.1),与矿区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高度一致。结合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与全球矽卡岩型矿床可类比等特征,明确羊拉铜矿床属于典型矽卡岩型铜矿床。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组分为主,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配分模式,这可能受晶体...  相似文献   
85.
针对传统地籍测量方法受天气影响大、效率低下等问题,探讨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无人机获取倾斜影像,然后运用建模软件构建实景三维模型,最后利用三维测图软件在三维模型上进行数据采集.在提高模型精度方面,描述了三种不同的影像空三加密方法.以安徽省阜阳市某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地籍测量中的可行性,及再空三法能够提高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已成为目前热议的话题.本文以哈长城市群为例,从水土等自然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人口数量变化、交通状况、城市联系紧密度等角度,对哈长城市群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城市群的健康发展夯实数据基础,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7.
众源矢量数据能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但存在几何误差分布不均匀问题.针对众源矢量数据几何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众源矢量数据分块纠正方法.以遥感影像作为标准数据,通过模板匹配得到遥感影像与众源矢量数据的同名点,根据同名点的几何误差分布对众源矢量数据切分及分块纠正,最后拼接纠正结果实现众源矢量数据的纠正.本文以上海市OpenStreetMap矢量道路网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分块纠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分块纠正后众源矢量数据几何误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8.
针对RFM求解时存在的法矩阵病态和计算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谱修正迭代算法.首先基于法矩阵对称正定特性,采用分解法求解方程,避免了矩阵求逆过程;其次将岭参数作为初始谱修正因子,根据相邻两次迭代残差比值逐步调整谱修正因子,在迭代过程中平衡了法矩阵病态改善效果和迭代速度的关系.利用多组"天绘一号"01、"天绘一号"02星影像数据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法矩阵病态影响,生成高精度RFM参数,相比谱修正迭代法拟合时间缩短23.37%.  相似文献   
89.
中国区域逐日融合降水数据集与国际降水产品的对比评估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宇婧婧  沈艳  潘旸  熊安元 《气象学报》2015,73(2):394-410
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于2400多个国家级台站观测日降水量和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采用概率密度匹配和最优插值相结合的两步数据融合方法,研制了中国区域1998年以来的0.25°×0.25°分辨率的逐日融合降水产品(CMPA_Daily)。通过该数据集与广泛应用于中国天气气候领域的两种国际上降水融合产品TRMM 3B42(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3B42)和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 1 degree daily)的对比评估,考察CMPA_Daily产品的质量,评价其能否合理体现中国降水的天气气候特征。首先利用2008—2010年5—9月独立检验数据定量对比了CMPA_Daily、TRMM 3B42和GPCP 三种降水产品的误差,结果表明,在误差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CMPA_Daily均具有最高的相关系数和最小的平均偏差及均方根误差,TRMM 3B42其次,GPCP的误差相对较大。CMPA_Daily只低估了大暴雨,TRMM 3B42低估了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而GPCP低估了除小雨以外的所有降水。CMPA_Daily产品因融入了更多的站点观测信息,不论在中国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形复杂区,其精度均优于TRMM 3B42和GPCP产品,即使在站点稀疏的青藏高原地区,CMPA_Daily降水量也更加接近站点观测,呈现明显的高相关。CMPA_Daily与独立检验数据的高相关在地形起伏时效果也较稳定,TRMM和GPCP的相关系数则随着地形变化幅度陡变而非常明显地降低。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各降水产品1998—2012年的气候平均降水特征表明,3种资料对中国区域气候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频率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的总体描述基本一致,因有效融入了更多的中国站点观测信息,不论降水空间分布还是降水量,CMPA_Daily与地面观测均最为接近,在中国的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对降水的估计精度明显更高,而在站点分布较稀疏的青藏高原地区,CMPA_Daily的降水分布型与TRMM、GPCP卫星融合资料类似,较地面站点插值产品更能体现出合理的降水分布。对中国强降水事件监测对比表明,CMPA_Daily产品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降水的强度变化,细致刻画降水空间分布,在把握降水小尺度特征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体现出高分辨率、高精度降水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潘旸  沈艳  宇婧婧  熊安元 《气象学报》2015,73(1):177-186
为了探讨一种适用于区域性的地面、雷达、卫星等多源降水资料融合的方法,一种曾用于高分辨雷达、卫星土壤湿度产品反演的贝叶斯融合(Bayesian Merging)方法被尝试应用于江淮地区1 h-0.05°×0.05°经纬度高分辨率的雷达估测降水、卫星反演降水与地面站点观测降水3种资料的融合。在应用该方法时,通过2009年8月样本统计分别估计卫星和雷达反演降水的误差关系,通过曲线拟合建立误差方程,并以卫星资料作为背景场,但在融合时将雷达估测降水作为新的观测信息与地面观测降水同时引入。融合试验检验结果表明:贝叶斯融合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雷达、地面、卫星3种不同来源资料的融合,该方法生成的多源融合产品的精度均优于任何单一来源的降水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