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0篇
  免费   987篇
  国内免费   1632篇
测绘学   631篇
大气科学   746篇
地球物理   743篇
地质学   2505篇
海洋学   72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18篇
自然地理   59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安徽铜陵隆起北缘的成矿作用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铜陵隆起北缘是指铜陵矿集区与繁昌火山岩盆地之间的过渡地段,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总结该地区的成矿作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铜陵隆起自然向北东延伸,在繁昌火山岩盆地下部存在寻找铜陵式铜金(铁)矿床的可能性,分析了地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62.
那哥铜、铅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制明显,矿体产于近东西向的F2断层中;地层中成矿元素含量Cu等低,而构造破碎带内及那哥辉绿岩体Cu、Pb等含量高;地层、构造及岩体的As、Zn等含量基本相同;地层、构造、岩体微量元素对比及硫铅同位素显示,成矿元素可能来自深部幔源.综合研究认为其成因类型可能归为岩浆热液矿床,构造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3.
香春沟钼矿床是河南省新发现的唯一中型石英脉型钼矿床.主要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钼矿石,具有超酸高钾的特点,矿石构造结构简单,矿区有用矿物主要是辉钼矿,其粒度细小,不易与脉石分离.文章通过分析区内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寻找该类型钼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波浪扰动对太湖底泥磷释放影响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波浪扰动对湖泊底泥磷释放的影响,在波浪水槽中模拟了不同波高情况下扰动对水体、水土界面、底泥间隙水的磷、溶解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波扰动下,沉积物大量悬浮,水体总磷随之增加,溶解性磷增加却不显著;波浪扰动显著增加了水体和沉积物界面的溶解氧浓度,并增加了溶解氧在沉积物的侵蚀深度;波浪扰动降低了沉积物表层10 cm内间隙水中的磷浓度,而10 cm以下沉积物中间隙水中磷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表明,波浪扰动可迅速增加水体中颗粒态的营养盐,但是对于溶解态营养盐,尤其是水体中活性磷浓度的影响,则受沉积物性质、水-沉积物间隙水磷浓度差,以及水-沉积物中氧含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贵州乌江渡水电站至楠木渡磷迁移转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年3月~4月对排入乌江的废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废水总磷浓度高、强度大且相当稳定,严重污染了乌江的水质.乌江总磷的主要来源是流域内磷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且废水中大颗粒总磷含量高.本文通过乌江总磷的分布特征,总磷的存在形态,分析总磷在乌江的迁移转化机制.乌江总磷在迁移转化过程中主要是在水动力条件下...  相似文献   
966.
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地质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进行1∶50 000地质填图基础上,通过对地质构造现象野外的详细观测,运用持平投影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等方法对主要断层面擦痕和断层两侧不对称褶皱枢纽以及褶皱两翼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构造解析,结合区域沉积资料和地质年代学资料,对该区构造进行构造序列分析,并探讨南大巴山构造带的变形时限、动力学机制及其演化。研究表明: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断裂构造特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推覆兼有右行走滑性质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褶皱多为轴面东倾西倒的同斜褶皱和斜歪褶皱,而且由东向西褶皱紧闭程度逐渐减弱,表明逆冲推覆方向由东向西,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该区是在印支期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作用基础上,在燕山期中—晚期整个大巴山构造系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大规模的陆内造山,形成了现今的构造几何形态,其中右行走滑构造是燕山期中—晚期(J3-K2)逆冲推覆构造持续向西南推移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特征分析的手段,结合与前龙门山构造带、碧口地块、米仓山构造带和汉南地块的沉积特征对比,探讨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查明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在南华纪—早古生代后龙门山构造带沉积环境可分为南华纪—震旦纪裂解-稳定沉积和早古生代伸展裂陷沉积两个阶段,其中在早古生代伸展裂陷阶段后龙门山构造带经历了裂解→抬升→局部裂解→抬升→裂解的反复过程,最终形成了志留系茂县群裂陷槽沉积,主要沉积了一套代表伸展裂陷环境的沉积岩系,并有少量的陆内火山岩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龙门山构造带在南华纪—早古生代总体是一个陆内裂谷带,不发育与古缝合线相关的构造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带,是在陆内裂谷的基础上于印支期—燕山期形成的陆内造山带。  相似文献   
968.
利用GIS技术,计算医疗机构的质量指数、距离指数以及频率指数,同时构建福州市市区医疗机构的优势度模型,并实现了GIS空间分析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1)福州市主要的综合性医疗中心大部分分布在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数量较少.2)随着福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机构的发展跟不上人口分布的变化,在金山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建议有关部门给予重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医疗站点.  相似文献   
969.
从数学上探讨了晴空大气红外窗区通道遥感陆面特性水汽吸收和陆面发射率的综合影响。首先,基于辐射传输方程推导出大气水汽含量和陆面发射率(ε)引起红外窗区通道遥感陆面亮温(Tg)变化的数学表达式,指出红外辐射在传输过程中水汽吸收衰减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大气透过率的变化;分析了在高温高湿和低温干燥等不同地区,红外窗区通道的大气透过率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衰减,以及水汽吸收衰减和陆面发射率对不同的红外窗区通道的影响。此外,还建立了一个红外窗区通道遥感陆面温度与地面亮温差ΔT=(Ts-Tg,imax)与水汽含量变化Δq和陆面发射率ε的二元多项式拟合方程,进一步分析大气水汽含量和陆面发射率对不同的红外窗区通道遥感的影响;指出红外短波窗区通道不但受太阳辐射污染严重,而且受陆面发射率变化的影响激烈,特别是在寒冷干燥的亚北极冬季。最后强调,为了精确地反演陆面温度,最好采用热红外窗区通道;必须考虑大气订正,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区;同时应该考虑陆面发射率等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0.
夏家坪金矿位于西秦岭反"S"弧形构造东段Au-Ag-Cu-Fe-Pb-Zn成矿带中,矿体产出受下古生界李子园群沉积-火山岩系控制。矿体多呈带状、透镜状产出,具收缩膨大、尖灭再现及分支复合特征。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砂(泥)岩、破碎石英脉、硅化角砾岩等。矿石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局部为石英脉型。围岩蚀变具分带性,矿化可分为早期的金和晚期的银铅锌两个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