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南三江中段兰坪盆地是著名的金属成矿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铜、铅、锌、银为主。2012—2016年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完成了1∶25万丽江市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平均采样密度为1.02个/km2,采样介质为代表汇水域基岩成分的岩屑,样品粒级为-10~+60目。以兰坪盆地内的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为基础,首先分析了盆地内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仅从元素富集系数的大小来判断研究区内有利矿种的方法欠妥;进而为消除元素的风化富集效应而采用变值七级异常划分方案绘制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图,并对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进行异常圈定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所圈定的异常区不仅与该区典型矿床在空间上相吻合,而且单元素异常级别或平均异常强度也与矿床的规模相一致,已知矿床均位于平均异常强度达3级以上的异常区。除典型已知矿区外,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示兰坪盆地东北部老君山地区和盆地中南部白洋厂南部地区是盆地内寻找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2.
阻塞形势破坏时期的东亚一次寒潮过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陶诗言 《气象学报》1957,28(1):63-74
作者对1956年2月下旬的一次东亚寒潮天气,进行了天气学的分析。分析得出,在寒潮爆发的时期,原先维持在大西洋和乌拉尔上空的阻塞高压发生崩溃。北半球的环流型式亦表现有极明显的改变,即从低指数的环流变向高指数的环流。此次寒潮的冷空气源地,一直可以溯源至格林兰东方的北冰洋上。此外,对此次寒潮爆发时期中,东经125度上空急流的结构亦作了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个时期中,有两个急流出现——即极锋急流及副热带急流。  相似文献   
23.
烃源岩的成熟演化特征对评价一个区域的油气产出背景意义重大。笔者选择准噶尔南部低熟油页岩作为试验样品,分别进行无水变温、等温变水及等水变温条件下的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并依据油、气、固体残渣的定性定量检测,分析烃类相态与组成变化。得到以下结果:无水变温及等水变温实验中油产率均在300 ℃时出现最高值,而且在等水变温情况下,200 ℃时的产油率比不加水情况下明显增大;在等温变水情况下,生油量在加10 mL水时最大;干气生成阶段,气态烃主要来自重烃裂解而不是高度演化的干酪根本身,400 ℃热解之后,剩余生烃率大约为5%左右;饱和烃在低温和极端高温时相对比例高,以正构烷烃为绝对优势组分;芳烃比例变化波动较大,以三环、四环芳烃为主,在400 ℃时达到最大值,在500 ℃时跌至最低值;非烃、沥青质相对比例变化与芳烃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4.
陶诗言  朱福康 《气象学报》1964,34(4):387-396
通过对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变化的研究,我们发现夏季我国西藏高原上空的反气旋是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势力最强并稳定的大气活动中心。这个高空反气旋绕着其平均位置来回振动。在振动过程中,亚洲南部的100毫巴流型发生调整,并表现成两类基本的流型,其中第一类流型表现反气旋偏离高原,这时候在高原东西两侧(50°E和110°)各有新的反气旋建立,而在高原上则是低气压区;第二类流型表现在反气旋重新返回高原上空。在这两类流型转变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在中国大陆上出现一次进退过程,而且每年我国长江流域梅雨期的结束也与上述第一类流型的建立有联系。其次,我们对中国大陆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过程与100毫巴流型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关系甚密切。当100毫巴第一类流型出现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西伸。而在第二类流型出现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东南撤退。根据这些关系并结合我国预报员有关副热带高压进退的预报经验,我们提出有关副热带高压进退预报的几个依据。  相似文献   
25.
TheapplicationofultrasonicseismicmodelexperimentinqualitytestofcementmortarinjectionofYongjiangriversubmarinetun┐neltubefound...  相似文献   
26.
地统计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郭怀成  周丰  刀谞 《地理研究》2008,27(5):1191-1202
地统计方法学已经成为空间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的关键性工具。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和方法学演变过程两个角度开展了1967~2005年的地统计方法学研究综述研究。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其发展趋势、应用情况与模式,然后总结其演化规律、适宜性和选择原则。研究表明:地统计方法学的演化规律表现为稳态向非稳态演变、单变量向多变量(含二次信息)演变、参数与非参数方法相互补充、线性向非线性方法演变和空间静态向时空动态演变;此外,未来研究发展方向集中在半变异函数估计新方法、不确定性地统计学、时空地统计学与多点地统计学、机理模型与地统计学耦合研究和基于地统计学模拟的不确定性决策等。  相似文献   
27.
依据7块岩样显微扫描电镜实验结果,报道辽河盆地早第三系东营期右行走滑构造运动的重要地质证据.认为辽河盆地早第三系东营期发生过右行走滑构造运动,裂谷后的右行走滑构造运动导致早期拉张断层系可以重新运动,并形成新的断层系.研究成果表明,右行走滑构造运动是辽河盆地复杂构造演化史中的主要地质事件之一,有效地控制了盆地中的断裂体系的格局.早第三系东营期右行走滑构造运动,影响和控制了盆地中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28.
云南省文山沉积型铝土矿和堆积型铝土矿是云南铝土矿探明资源量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区及找矿潜力最大地区之一。本文从成矿背景、矿床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远景预测, 文山地区铝土矿共划分七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9.
冬季中国上空平直西风环流条件下的西风波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陶诗言 《气象学报》1956,27(4):345-360
在亚洲中部和南部上空平直西风的环流条件下,往往有一个个高空西风带的低压槽从亚洲西部越过西藏高原移到中国东部。这类高空的低压槽在低层对流层大气中表现不很清楚,但在高层对流层中却表现很显著。在本文中对于这类高空槽的结构和性质作了叙述,并举出1956年2月10—12日的一个高空低槽的例子。  相似文献   
30.
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经向和纬向环流型的特征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根据1958年7月8—18日和1957年7月21—30日东亚低纬度的两个悬殊的环流型,分析了在这两个时期内东亚低纬度环流的各种特征。结果得出,在经向和纬向环流期间,无论北半球纬向风带的位置,长波系统的配置,副热带高压活动的情况以及赤道辐合区的分布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此外,台风活动的次数也表现有很大悬殊。其所以有如此悬殊,可以从该两时期低纬度流场的特点来说明原因。在中国大陆上,在这两个时期的天气过程也很不同,在经向环流期间,大陆上的主要雨带成东北—西南向的,而在纬向环流期间,雨带便成东西向分布,并集中在江淮流域之间。 另外,我们又研究了在这两个时期内南北半球间环流关系,从手头所掌握的资料分析结果看,两者关系相当密切。在东亚低纬度经向环流期间,南半球(特别在澳洲)也盛行经向环流,并且在澳洲附近从南半球向北半球的质量输送也最强烈;而在东亚低纬度纬向环流期间,南半球也盛行纬向环流,澳洲附近的冷空气活动不显著,越过赤道向北的质量输送也比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