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8篇
  免费   1846篇
  国内免费   2519篇
测绘学   978篇
大气科学   1901篇
地球物理   1825篇
地质学   4320篇
海洋学   1460篇
天文学   327篇
综合类   889篇
自然地理   140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571篇
  2021年   642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564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海岛和海岸带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综合管理水平对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韩建交30周年和“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为契机,通过对中韩无居民海岛及海岸带发展管理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韩两国在发展管理方面的异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居民海岛方面,中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为基本制度框架建立管理体系,韩国通过综合立法建立管理体系,海岛不合理利用是两国存在的共性问题;韩国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宣传,中国更加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分类。在海岸带方面,两国均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但在实施程序上采用不同的方式,韩国由中央政府主导并交由地方政府实施综合管理,中国在综合管理体制下交由地方政府自行主导。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建议,促进两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A combined numerical tidal model for the Hangzhou Bay and Qiantang Riv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order to avoid prescribing open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Hangzhou Ba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ides and residual currents of the Bay, a 1-D model for the Qiantang River is connected to the 2-D model for the Hangzhou Bay. The harmonic constants of diurnal constituent [ (K1 O1)/2],semidiurnal constituent (M2) and shallow water constituent (M4)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produced by the combined model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ones than those produced solely by the original 2-D model. The combined model gives much more reliable results for tide-induced residual water level and current.  相似文献   
43.
海洋石油管道单点提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管道微单元体平衡建立了海管单点提升的非线性力学模型的控制微分方程组 ,使用变弧长的无量纲代换将动边界问题化为固定边界的两点边值问题 ,利用Maple环境下编制的两点边值问题的打靶法程序得到了该问题在各个提升阶段的数值解答和在单点提升过程中管道的极限弯矩约为 0 .71q1 3(EI) 2 3。  相似文献   
44.
针对海洋综合测量多种声学测量系统间的窄带相干声学干扰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克服窄带干扰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血细胞类型及抗菌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种方法将栉孔扇贝血细胞分为2大类透明细胞、颗粒细胞.吉姆萨染色观察,透明细胞的细胞质中颗粒很少,细胞核圆形,居中,细胞质较少,核质比大;颗粒细胞比透明细胞大且多,染色深,但核质比小,在细胞质中有颗粒,有些颗粒细胞具双核.密度梯度离心结果,透明细胞主要位于上层,颗粒细胞则大部分位于下层.吞噬力、抗菌活力、溶菌活力及活性氧检测结果表明,颗粒细胞均强于透明细胞.  相似文献   
46.
青岛地区太阳紫外线辐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青岛地区2004年全年紫外线观测数据的分析,在预设局地纬度、海拔高度、大气中臭氧量及其分布、空气质量状况、地表反照率等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总结了青岛地区紫外辐射随与太阳天顶角相关的不同季节和时段、天气状况(云况)的统计性变化规律,以服务于该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紫外线的防护,尤其是为调光生态膜的研制及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遥感技术在我国海冰研究方面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遥感技术在我国海冰研究中的发展情况作了详细地论述,并介绍了几种常用于海冰研究的遥感数据;其次,从海冰厚度识别、海冰运动速度矢量计算、海冰资源量测算以及海冰灾害监测等四个方面,简单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海冰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以渤海海冰为例,阐述了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8.
上海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的动力学累积特征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5  
1993年7-8月,在上海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岸淤泥质潮滩不同地貌部位,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样品,采用筛析法,离心法、火焰原子吸收法,^210Pb法等分别对沉积物粒度、重金属总量,不同粒级重金属含量以及沉积速率等进行了和测定。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不受沿岸排污的直接影响,而与沉积动力作用密切相关。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淤涨岸段和高潮滩部位,伴随着细颗粒起泥沙的大量堆积,Cu,  相似文献   
49.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在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  相似文献   
50.
本文第一作者早在1985年就提出,潮混合效应控制着夏季黄海冷水团的边界及海面冷水分布(赵保仁,1985)。1987年又进一步通过水文调査资料和卫星图片给出了黄海周围的浅水陆架锋(或称潮汐锋)的分布及强锋区的跨锋断面中的温度、盐度和坏流结构特征,并指出夏季的黄海沿岸流在性质上属沿锋面运动的强流(赵保仁,1987a,b),而后又对黄海西部的陆架锋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査(赵保仁等,1991)。此外,他还指出黄海的强温跃层的形成和转移现象也与潮混合现象密切相关(赵保仁,1989)。因此,研究潮混合现象对阐明发生在黄海的多水文物理现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深入了解黄海的潮混合特征,作者把渤海、黄海和东海作为一个整体完成了一次精度较高的潮汐、溯流数值计算,在潮汐、潮流的分布方面,揭示了前人尚未阐明的一些特征。本文根据这些数值结果,计算了近最大潮流流速和层化参数,阐明了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潮混合特征及其对降温期黄海冷水团分布变化的影响。此外,还用 Sim pson等人(1981)的能量模式计算了南黄海西部的风、潮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