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3篇
  免费   1665篇
  国内免费   2366篇
测绘学   1358篇
大气科学   1279篇
地球物理   1509篇
地质学   4567篇
海洋学   1047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733篇
自然地理   110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高岭石插层复合物作为新型矿物材料现已被广泛应用。然而,插层复合物热稳定性较难控制使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本文应用热分析、X射线衍射、质谱及发射红外光谱等表征技术对煤系高岭石/醋酸钾插层复合物受热分解产物及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系高岭石/醋酸钾插层复合物热相变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插层水脱嵌(约350℃),插层剂醋酸钾脱嵌(约400℃),脱羟基(约450℃),偏高岭石形成(450~550℃),KHCO3出现(约600℃),KHCO3热分解形成K2CO3和KAl Si O4出现(约700℃),热解产品K2Al2Si O4出现(约800℃),K4Al2Si2O3出现(900~1000℃),大量K3Al O3形成阶段(1100℃及以上)。此外,还发现通过控制插层率和加热温度,可实现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的可控分解、新物相合成与转变,从而有利于新材料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2.
塔里木盆地古城低凸起三维地震工区内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且无钻井资料。重点对奥陶系鹰山组三段—四段白云岩的串珠状地震反射体进行地质诠释。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预测了储层平面分布规律,应用缝洞雕刻技术预测了裂缝和串珠体发育区,运用相干、曲率属性预测了断裂、裂缝的分布,联合应用频率衰减梯度、低频能量、平均频率和吸收系数等手段进行了油气检测。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评价优选出有利勘探目标。基于上述工作部署的A井,在鹰山组三段灰质白云岩储层中获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证实了地震综合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张辉  徐九华  成曦晖 《地质通报》2015,34(6):1011-1025
美国阿拉斯加红狗(Red Dog)铅锌矿床为典型的喷流沉积型(SEDEX)或页岩容矿矿床,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锌储量。矿床赋存于石炭纪库纳组中。该地层由黑色富有机质的硅质泥岩和页岩组成,局部有大量的碳酸盐浊积岩。根据闪锌矿结构和成分变化,矿化可分为4个阶段:早期褐色闪锌矿阶段、黄褐色闪锌矿阶段、红褐色闪锌矿阶段和晚期棕褐色闪锌矿阶段,其中第2和第3阶段为主矿化阶段。成矿年代学及古地磁研究表明,矿化作用与库纳组沉积作用同时发生,且存在中生代热液叠加。矿床形成经历了4个沉积-热液成矿过程:未固结泥中重晶石和硫化物沉积、重晶石的热液重结晶和硫化物沉淀、重晶石和硫化物脉的形成并交代早期重晶石,以及晚期角砾岩-细粒石英和晚期棕褐色闪锌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4.
应用描述词汇约简的OGC地理信息服务演绎推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立志  胥婕  周亚  程文超 《测绘学报》2015,44(9):1029-1035
针对OGC地理信息服务在地理空间知识的有效组织和表达方面的能力比较弱,缺乏对服务信息的描述,数据丰富而知识缺乏,致使已有的数据在知识的表示和检索上存在缺陷,通过引入地理本体,按照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对地理信息服务的关键描述词汇进行提取,构建了地理信息服务本体库和实例数据库,应用粗糙集理论建立关键描述词汇约简模型,基于该模型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服务实例数据库进行知识约简,形成最优实例数据库。最后应用地理信息服务本体库和实例数据库,基于演绎推理模型开发实例原型系统,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服务对象的语义检索和推理,并通过试验从查全率和查准率两个指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5.
论地图学的属性和地图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家耀  成毅 《测绘学报》2015,44(3):237-241
地图学和地图对测绘学和地理学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们对地图学的属性和地图的价值有不同的认识。本文从科学、技术、工程3个方面讨论了地图学的基本属性,总结了地图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法理价值和军事价值,对深刻理解地图学的基本属性和地图的价值,推动地图学和地图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程春泉  黄国满  杨杰 《测绘学报》2015,44(5):510-517
由于机载SAR多普勒参数受载机不稳定飞行和复杂地形影响明显,目前仍缺少有效的矢量估计法。本文对POS和DEM数据及其误差对机载多普勒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距离-共面方程构建的SAR几何关系为基础,在POS和DEM数据支持下,建立了一种多普勒参数矢量估计法,并通过仿真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理论和仿真表明,本文方法在高山地形、不稳飞行及大斜视角等复杂条件下,亦能够为机载SAR瞬时多普勒中心提供高精度估计。  相似文献   
997.
多卫星导航系统组合伪距差分定位可有效提升低成本车载单频设备精度。首先对伪距差分定位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阐述和推导,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频的窗口化相位平滑伪距定位技术。针对单卫星导航系统在遮挡等环境下观测卫星少,卫星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在统一多系统的时空基准基础上,选取一颗共同参考星,进行伪距差分定位。使用一组实测的多卫星导航系统单频卫星数据进行实验论证,结果表明:车载多卫星导航系统相位平滑伪距平面精度优于0.2m,高程优于0.7m,对亚米级北斗系统高精度应用具有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国内几个IGS跟踪站在U方向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跟踪站大地高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奇异谱分析和傅立叶变换分析,表明大地高时间序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周期特性明显,时间序列的时频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999.
传统的RTK(实时动态定位)终端检测采用静态基线数据解算的方法,该检测方法与RTK终端实际动态应用场景不符,无法满足动态检测需要。通过研制高精度的车载导航基准设备和开发车载动态检测软件,同时解决车载设备数据的同步问题,提出基于车载移动平台的实时动态RTK终端检测技术。车载基准设备和待检测设备可以动态解算同源数据并实时上发结果,软件处理中心通过比对处理解算结果,对待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所得的车载系统可稳定运行,并实现动态检测过程。同时,在良好的观测条件下,检测精度平面方向达到1cm,高程方向达到2cm,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遥感影像处理中多源影像联合定位研究的不足,该文在地心地固坐标系(ECEF)中构建航天光学与SAR影像的有理多项式(RPC)模型,给出了计算ECEF中RPC参数虚拟控制点的获取方法,分析了大地坐标系与ECEF中虚拟控制点格网的形变特点,并选取5种光学与SAR影像进行了RPC参数拟合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ECEF坐标系RPC模型不仅能够克服大地坐标系RPC模型存在应用盲区的缺点,也有利于通用模型和严密模型结合,在统一的坐标系中实现多源影像的联合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