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1篇
  免费   1379篇
  国内免费   2006篇
测绘学   1007篇
大气科学   723篇
地球物理   996篇
地质学   3453篇
海洋学   996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493篇
自然地理   86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基于大量岩心物性、粒度、薄片、压汞等资料,对N气田目的层储层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精细评价。结果表明:N气田花港组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构成稳定,以石英为主,黏土含量低,岩性较纯;随着埋藏变深,孔隙变差,粒间孔减少,溶蚀孔增加,孔喉半径减小,连通性变差;局部发育砂砾岩,且渗透率大于细砂岩一个数量级以上,可作为甜点储层开发。基于实验和试油资料统计结果,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花港组储层的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包含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地质特征4类储层重要参数,分类结果特征鲜明,分类依据科学可靠,为该区域低孔、低渗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2.
改性粘土辅助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维持清水稳态的原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鑫  曹特  倪乐意  谢平 《湖泊科学》2013,25(1):16-22
在富营养湖泊治理实践中,修复沉水植被被认为是改善水质的长效措施,而壳聚糖改性粘土是短期快速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改性粘土辅助沉水植被修复,旨在探索改善水质的长效方案.2011年5-11月在太湖梅梁湾开展了四组不同处理(对照、水草、水草+粘土、粘土)围隔实验,在水草(盖度13.0%)和水草+粘土(盖度52.3%)围隔中不同程度重建了苦草群落.实验期内每3 d一次的水质监测表明,粘土处理可显著改善水质,水体总氮(TN)、总磷(TP)、正磷酸盐(PO34--P)和叶绿素a(Chl.a)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0.7%、74.6%、31.0%和80.4%,透明度(SD)升高了90.4%;粘土辅助植被修复改善水质效果最长稳,水体TN、TP、PO34--P和Chl.a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6.2%、64.0%、28.6%和71.1%,SD升高了76.4%;低盖度苦草群落单独处理对水质改善效果不显著.在三种处理中,粘土辅助植被修复改善底质效果最好,使间隙水的TN、TP、PO34--P、NH4+-N分别比实验前下降了15.6%、61.7%、55.8%和82.8%.本研究表明改性粘土辅助沉水植被修复可作为重富营养水体中水质改善的整合技术,但其长期生态效应仍需谨慎评估.  相似文献   
943.
富营养化湖泊围隔中重建水生植被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旭  何亮  曹特  倪乐意  谢平 《湖泊科学》2014,26(3):349-357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被衰退、蓝藻水华暴发、水质恶化和水生生态系统崩溃.恢复水生植被被认为是改善受损水体水质和提高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构建大型围隔,根据水生植物的耐污程度及其对水质和底质等条件的需求,选取几种适宜的水生植物在围隔内进行移栽与群落构建,并以不移栽水生植物的围隔和围隔外水体作为对照.实验期间(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围隔内移栽的几种水生植物全部存活,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群落.同时还跟踪监测了3个处理组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移栽水生植物的围隔内水质明显优于围隔外,与未移栽水生植物围隔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移栽水生植物围隔内水体的总氮、铵态氮、总磷、水下消光系数相比于围隔外水体分别低30.55%、44.09%、36.04%和42.13%,相比于未移栽水生植物围隔内水体分别低5.96%、13.40%、6.70%和7.60%,透明度分别比围隔外水体和未移栽水生植物围隔水体高74.59%和8.70%,浮游植物生物量也大大低于围隔外,而浮游动物生物量却明显高于后者.此外,实验后移栽水生植物围隔内沉积物氮、磷含量及其间隙水总氮、总磷、铵态氮浓度明显低于围隔外和未移栽水生植物围隔.研究表明,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通过建立围隔进行合理的群落配置,进而逐步恢复水生植物是完全可行的,而水生植物恢复后加强对其管理和维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44.
邓莉  谭毅培  刘双庆  马婷  卞真付  曹井泉 《地震》2018,38(3):158-169
2015年8月12日发生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化学品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基于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化连续地震波形资料, 对爆炸发生过程的精细分析是深入调查爆炸事故发生原因、 快速估计事故所造成灾害与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首先利用震相到时和质点运动轨迹信息对记录波形中能量较强的震相性质进行分析, 再通过模板匹配算法检测爆炸过程中是否存在两次大爆炸以外的小爆炸事件, 并对检测方法的效能进行检验, 最后依据波形互相关得到的震相到时差估计两次较大爆炸的相对位置。 计算结果显示区域台网记录波形中能量最大的体波震相可能为沿沉积层顶部传播的Pg震相, 垂直向能量最强的面波震相为Rg震相, 而能量较弱的初至震相可能为结晶基底首波; 爆炸过程中除了两次能量较大的爆炸以外还能检测到两次较小的爆炸事件, 其当量相当于约ML0.5的地震; 基于两次大爆炸Pg震相相对到时信息得到第二次大爆炸发生在第一次大爆炸的北西侧, 两次爆炸位置距离约50~55 m。 本文研究结果为爆炸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了地震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5.
国内阻尼器工程应用越来越多,阻尼器生产和应用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中国和欧盟均制定了阻尼器产品检验标准,但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参数的检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中欧阻尼器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并分析各自的特点。以应用量较大的位移型软钢阻尼器和速度型黏滞流体阻尼器为例,比较中国和欧盟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提出一些对现有检测标准的改进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46.

The control of soil pollu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n issue, and in this study, a compound contaminated site was selected and focus on the site and its nearby environment,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were investigated in both soil (top and deep soil) and air samples. The main pollutants in top soils at site are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s, 0.05–104 mg/kg d.w., avg: 14.5 mg/kg d.w.) and hexachlorobenzene (HCB, 0.02–4.85 mg/kg d.w., avg: 0.72 mg/kg d.w.)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its production history. As for the deep soils, ΣOCPs at site were found concentrated at workshops especially the technical pesticide workshop (5.29–22.1 mg/kg d.w., avg: 9.15 mg/kg d.w.) and the history DDTs’ workshop (4.00–64.8 mg/kg d.w., avg: 20.4 mg/kg d.w). Around site, OCP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at layers of −20 cm and the −40 cm and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being far away, at 5000 m, the ΣOCPs was comparable with normal agriculture soil (22.1−91.4 ng/g d.w., avg: 55.4 ng/g d.w.). ΣOCPs in the air samples ranged 64.6–823 ng/m3 (avg: 459 ng/m3) at site and 9.93–176 ng/m3 (avg: 50.8 ng/m3) around site which are all dominated with DDTs and HCHs. Soil–air exchange fugacity was calculated to judge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OCP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soils at the site and its nearby areas (within 5000 m) are releasing most of the OCPs into air, and accordingly through evaluation, inhala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major source for human health risk, which is a great threat to the workers at site and the nearby residents.

  相似文献   
947.
The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ISV) of sea level anomalies(SLAs)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Java and its interannual modula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a gridded SLA product produced from the Archiving, Valid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y dataset. This ISV is induced by the propagation of intraseasonal Kelvin waves derived from the central equatorial Indian Ocean(EIO). Wavelet analysis an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of intraseasonal SLAs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Java showe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with weaker ISV events during El Ni years and positive Indian Ocean Dipole(IOD) years than during normal years. This interannual modulation of the ISV is influenced by the El Ni-Southern Oscillation teleconnection via the Walker Circulation and eastern Indian Ocean upwelling connected to IOD events. The anomalously weaker Walker Circulation during El Ni events generates anomalous surface easterlies over the central-eastern tropical Indian Ocean that produce upwelling Kelvin waves in the EIO and offshore water transport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s of Sumatra and Java, resulting in negative SLAs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Java. These negative SLAs damp the positive SLAs induced by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downwelling Kelvin waves from the central EIO during the following March–May of El Ni years. Similar features of SLAs and sea surface wind anomalies also occur during positive IOD years. Consequently, the sea level ISV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Java is weaker in El Ni and positive IOD years.  相似文献   
948.
大地震引起了左家庄和宝坻(相距~50km)两井中截然不同的同震水位响应.我们用水位的气压和潮汐响应来分析解释此现象.结果表明,宝坻井的观测含水层中存在页岩,且此井受裂隙影响很大,储水效应较差.页岩的复杂裂隙或者各向异性可能会导致此井观测含水层处于半封闭状态,从而导致垂直向排水的发生.通过多方计算分析后,我们将这两口井划分为两种模型—1.水平流动模型;2.水平流动+垂直流动的混合流动模型.由于裂隙影响,宝坻井的观测含水层介质与外界的水力沟通性在震前就较强(震前渗透率就比较大),所以宝坻井观测含水层与外界的孔隙压差异较小,导致同震渗透率上升较小甚至没有变化,这些因素是导致该井同震水位变化幅度总是非常微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9.
冕洞是太阳风高速流的源区.当冕洞出现在中低纬区域时,太阳风高速流会扫过地球并引发地球空间环境扰动,如地磁暴和高能电子暴等.在太阳活动周下降年和低年,这种类型的扰动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冕洞高速流的到达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0年5月到2016年12月的SDO/AIA太阳极紫外图像以及1AU处ACE和WIND卫星的太阳风观测数据,确定了160个冕洞-太阳风高速流事件,定量计算了他们的特征参数,包括冕洞与太阳风高速流的开始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和结束时间,分析了各个特征参数的分布规律,对冕洞-高速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报方法,为基于冕洞成像观测的太阳风高速流的精准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0.
通过黄土高原两个不同地区(浑源、洛川)沙尘与非沙尘天气花粉组合的对比来探讨主要花粉类型最大传播距离。结果表明:沙尘天气花粉汇集量明显高于非沙尘天气,特别是蒿属和藜科花粉,沙尘天气平均是非沙尘天气的3倍以上。随风速增大,花粉可能的最大源区范围明显增大。风速低于3.3 m/s时,蒿属和藜科花粉多来自100 km范围内,其他类型花粉来源范围不超过20 km;风速大于5.9 m/s时,蒿属和藜科花粉源区范围增至300 km以上;其他类型花粉不超过100 km。风速达到12.5 m/s时,蒿属及藜科最大花粉源区范围可达1000 km,其他类型花粉不超过300 km。浑源地区不论平均风速还是最大风速均明显高于洛川地区,因此,主要花粉类型可能的最大源区范围达200 km,大于洛川地区(低于1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