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757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应用实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2月8—13日石河子地区出现的大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地面高压、高空暖脊与大雾的形成与消散有着直接的关系;逆温层的存在是大雾出现的必要条件;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对大雾天气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2.
针对京津冀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NOx(氮氧化物)和PM2.5(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及中小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并根据2015年和2030年我国能源规划,设计3种技术应用情景,采用WRF-CAMx耦合模式,对京津冀地区大气中NOx和PM2.5进行了应用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单独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后(方案1),北京、天津地区大气中的NOx浓度降低幅度达20%,河北地区降低5%;PM2.5的浓度降低幅度约10%;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和2015年能源规划情景(方案2),京津冀地区大气中NOx和PM2.5浓度的降低幅度均超过20%;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和2030年能源规划情景(方案3),该地区NOx浓度降低幅度与之相当,PM2.5浓度降低幅度超过30%。可见脱硝技术和清洁能源利用的有效性依赖于其应用比例。二次气粒转化的化学过程形成的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对该地区空气中PM2.5浓度的贡献很大,冬、春、秋季硝酸盐最大贡献高达60%,夏、秋季硫酸盐最大贡献超过70%,铵盐四季最大贡献约25%。这说明PM2.5的主要前体物NOx、SO2、NH3、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CO等均大幅度削减才能有效降低该地区空气中PM2.5浓度。  相似文献   
153.
北京奥运会期间CBM-Z化学机制的模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BM-Z化学机制模拟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塔站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高臭氧时段O3浓度的日变化,评估了气象条件、北京奥运会加强控制措施以及O3前体物浓度对近地面O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CBM-Z化学机制较好地模拟了北京奥运会期间典型时段气象塔站O3、NO、NO2日变化特征。(2)有利于局地高臭氧事件发生的气象条件非常相似;北京奥运会加强控制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了NOx及VOCs的排放量,导致近地面O3浓度的明显下降。(3)奥运会期间VOCs和CO是影响气象塔站O3生成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4.
根据2008年4—7月黄山大气气溶胶观测资料,研究了气溶胶粒子的数浓度、谱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探讨了雾天和非雾天气溶胶颗粒物时间和尺度分布特点。分析发现,黄山光明顶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14×103个/cm3和1.80×103个/cm3,其中超细粒子(粒径小于0.1μm的粒子)在春夏季分别约占总粒子数浓度的79%和68%;高数浓度值集中在粒径0.04~0.12μm;积聚模态气溶胶粒子(0.1~1.0μm)在体积浓度分布和表面积分布中占很大比例。结合气象资料比较了雾天与非雾天气溶胶分布的差异,发现细粒子浓度非雾天大于雾天,而气溶胶数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反相关。结果还发现,黄山在春季以西北风和偏南风为主,西北风时气溶胶数浓度较高,在夏季主要以偏南风,特别是西南风为主,但是气溶胶数浓度的高值多发生在偏东风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5.
山峰加热效应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已有的资料分析和理论研究表明,山峰加热效应是形成冬季兰州市白天脱地逆温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从数值试验角度研究了兰州市白天温度场和环流场的结构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冬季,白天日出后的皋兰山峰相对于周围空气是一个热源,在环流场的配合下,皋兰山峰的暖空气向市区上空输送,与河谷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形成了白天的脱地逆温;理想"削山"试验的结果表明,山峰海拔越高的山体,加热效应越明显,山谷城市的大气逆温强度和稳定度随着山峰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减小。数值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和补充了观测和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6.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newly-implemented codes for extrapolating the solar linear force-free magnetic fields, by measuring their quantified responses to the lower boundary vector field data on a finite region using analytical models. The codes are based on two boundary integral formulas with different mechanisms in utilizing the transverse boundary field: the first one only utilizes the transverse boundary field to derive the value of the force-free parameter, while the other one explicitly utilizes the whole transverse boundary field, in addition to the vertical field component. Studies on the test cases show that both of the codes could reproduce the analytical model fields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 within the valid domain, provided a sufficient amount of data is available at the lower boundary. The code utilizing explicitly all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boundary field shows generally better performances and requires a smaller boundary-data are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ame degree of accuracy in the metric quantities such as the normalized vector error, vector correlation, vector angular difference, and magnetic energy; however, the accuracy in the divergence-free metric and especially the force-free metric are less ideal.  相似文献   
157.
针对植物-土壤系统中滴滴涕及其代谢产物的动态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了野外与室内相结合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环境介质,农田土壤对以油菜和玉米为代表的作物中滴滴涕类化合物(DDTs)的富集起主要作用;油菜和玉米农作物根系和根际土中滴滴涕的浓度分别呈现增加和降低的动态。提高根表面积可以增加作物根系对DDTs的富集,并且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根表面积的作用要大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8.
郑芳  邓津      安亮 《世界地震工程》2021,(3):180-188
对岷县地震台、庆阳黄土塬2~12m深度土层的粉土、粉质黏土样品,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测定阻尼比和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了粉土、粉质黏土的阻尼比随深度的变化及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土竖向(沉积方向)和横向(垂直于沉积方向)的微观结构参数对阻尼比影响的主次关系及其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小应变下,粉土和粉质黏土阻尼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粉土和粉质黏土的微观参数与阻尼比有一定的关联性,粉土竖向的微观参数对阻尼比的影响较为敏感;粉质黏土横向的微观参数对阻尼比的影响更加敏感;影响权重方面,粉质黏土的平均形状系数影响权重最大,对阻尼比的影响最大;粉土的平均形状系数、分形维数和概率熵影响权重最大,对阻尼比影响最敏感。平均面积无论在关联度还是影响权重方面对阻尼比影响最小,该结论粉土与粉质黏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9.
土地覆盖变化是土地分析与评价和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 通过精确的土地覆盖分类方法 获取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图是研究煤田火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度法、面向对象 分类法和基于复合分区的分层分类法进行乌达煤田火区土地覆盖分类的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复合分区的 分层分类方法分类精度较高, 总体分类精度为92.97%, kappa 系数为0.9155。该方法通过基于地表热辐射特征、热 异常状况、地貌类型, 以及对生态系统扰动状况等的划分, 减少了地物信息的混淆度, 即通过提  相似文献   
160.
正Objective The oofamily Dendroolithidae is elliptical or oblate eggs with loosely arranged dendritic eggshell units and large cavities between eggshell units (Zhang et al., 2018).Dendroolithidae is represented by two oogenera,Dendroolithus (Zhao Zikui and Li Zuocong, 1988), and Placoolithus (Zhao Hong and Zhao Zikui, 1998)according to the latest classification (Zhang et al., 2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