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34篇
  1975年   37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鹤壁市地震办公室池顺良研制的、安装在香山地震台的YRY-2型压容式钻孔应变仪的观测情况,导出了钻孔中水平径向线应变固体潮维尼迪可夫调和分折方法的有关公式,并对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良好的观测条件下,这种钻孔应变仪可达到相当高的精度,调和分析计算结果的单位权中误差为10~(?)量级,M_2波响应系数的相对误差为1.5%。  相似文献   
83.
在深入研究华南地震层析成像的基础上,按照大地构造环境和软流圈上涌形状和热度,将中国东部(大陆)中生代上地幔中岩石圈 软流圈构造划分为3类:(1)陆台区(华北块和扬子块),软流圈沿古裂陷上涌,其柱头上方形成幔壳混熔花岗质岩及相应Au、Cu、Mo、Pb Zn等矿集区,并于软流圈与岩石圈厚区之陡接触带形成中基性杂岩及相应Fe矿集区;(2)褶皱带中心区(南岭及其延伸带),软流圈在适当深度、热量充足、较大范围内“平卧”,因热传导而致使地壳内物质部分重熔,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及相应的W、Sn、稀有元素矿集区;(3)褶皱带边缘区(大兴安岭南部及华南南缘),在软流圈上涌柱上方形成幔源或幔壳混熔的花岗质岩,相应为Cu、Au、Pb Zn、Mo、Ag矿集区。总之,软流圈上涌是中生代构造、岩浆、矿集区形成之根源。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利用越南海防市沿海地区HONDAU验潮站52a的潮汐观测资料,采用基本统计方法和潮汐调和分析法研究该地区海洋水位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海平面、潮差均呈现上升趋势,年变化率分别是1.89mm/a、3.07mm/a;对采样间隔为1h的潮位连续观测数据作调和分析,得到调和常数的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各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均为时变量,且与周期性(3~5a)ElNino和LaNina现象相关;余水位年上升率是1.76mm/a,平均增、减水位分别是12.48cm和-13.36cm。增、减水位持续时间小于24h的累积频率分别是95.5%和93.3%,增减水位持续时间大于48h的只占1%~2%。绝对余水位值小于50cm的占大多数,大约99%,增减水位绝对值大于100cm的只占0.1%左右。  相似文献   
85.
管钳等钳类工具,是反钻具最常使用的一些工具。然而,往往由于扭矩过大,超过钳子的承载能力,而使钳子大量损坏,甚至还会引起人身或孔内事故。   相似文献   
86.
在苏南煤田进行反射法地震勘探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煤系地层的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与华北常见的煤田地震地质条件相比,本区岩性、岩相多变、地质构造复杂。尤其特殊的是,苏南普遍分布着波速很高的青龙灰岩,具有强大的屏蔽作用。这给地震勘探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苏南有青龙灰岩屏蔽的含煤地区进行地震反射法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87.
88.
编者按:为保护好左、右江及邕江水质,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自治区政协人资环委、南宁市政协、自治区人大环资保护委办公室共同组成专题考察调研组,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杨政中主任、南宁市政协林明副主席的带领下,于2005年5月下旬赴百色市的田东县、平果县、靖西县及崇左市、大新县,就左、右江及邕江水质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考察.在考察中,调研组了解到左、右江及邕江水质保护目前存在的污染源与污染隐患情况不容忽视.对此,调研组呼吁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并撰写了有关的调研文章.为了让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都重视防治江河污染、保护广西母亲河水质问题,本刊将调研文章编发如下: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