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红层是我国南方分布广泛的白垩纪沉积软岩,大量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反映红层工程性质的一些重要物理力学指标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由于岩石结构的差异,不同地区红层的相关方程差异较大。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抚州市区红层的饱和重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割性模量、三轴抗压强度与围压之间的相关方程,分析了现有点荷载试验强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相关方程对抚州红层的不适用性,并建立了相应的相关性明显的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582.
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以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为例,对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林业固定样地数据计算出各样地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并建立其GIS数据库。然后,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并对遥感图像进行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以及植被指数的计算来产生其派生数据。其次,将样地数据、遥感数据及其派生数据,地形和气象数据转换到统一的坐标系和投影下,并将其内插为30米分辨率的格网数据。最后,进行样地森林植被生物量与其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该分析表明,森林植被的生物量与年降雨量和第二主成分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而与中红外植被指数、LANDSATTM5、缨帽变换的亮度、湿度以及第一主成分在0·05的水平上相关显著。其中,与年降雨量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308;其次是与第二主成分,达到-0·231;再次是与中红外植被指数和LANDSATTM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03和-0·201。  相似文献   
583.
利用ArcSDE和MapObjects进行地籍历史数据回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ArcSDE和MapObjects技术,采用时间加空间关系的数据模型,设计了现状宗地库和历史宗地库,提出了地籍数据历史回溯的设计思想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584.
七个泉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由于毗邻阿尔金断裂带等原因,地层较为复杂,高精度的沉积旋回研究较薄弱且鲜有讨论。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七深2井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及滤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高频旋回厚度比值与天文轨道周期比值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在论证了沉积速率之后,表明柴西七个泉地区上、下油砂山组地层中较好地保存了米兰科维奇旋回。其中上油砂山组短偏心率,轴斜率长周期、短周期,岁差长周期、短周期所控制的沉积旋回厚度分别为11.38,5.92,5.10,2.35,2.11m;下油砂山组短偏心率,轴斜率长周期、短周期,岁差长周期、短周期所控制的沉积旋回厚度分别为8.17,4.45,3.27,1.85,1.51m。  相似文献   
585.
胡森清  明彦伯  姚刚 《世界地质》2018,37(2):579-584
针对现有重磁构造识别深部地质体分辨率低的情况,提出改进局部相位边界识别技术,采用不同阶水平导数的比值函数有效地均衡不同深度构造的响应,提高了对深部地质体的分辨能力。理论模型试验表明改进局部相位边界识别技术能更加清晰和准确地识别地质体边界,且受噪声干扰较小。利用改进局部相位边界识别技术对东海陆架盆地重磁数据进行构造识别,并比照欧拉反褶积结果进行断裂划分,结合东海基底反演结果和地质资料给定东海陆架盆地的边界和主干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586.
宋鹏  童英  王涛  黄河  张建军  黄伟 《地质通报》2018,37(5):790-804
新疆北部广泛发育的石炭纪—二叠纪花岗质岩石一直是中亚造山带西段研究的热点之一。新获得东天山哈尔里克地区小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沁城南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16±4Ma和320±3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小铺岩体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沁城南岩体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小铺岩体的εHf(t)值为+8.0~+13.8,沁城南岩体则更高,达到+10.8~+16.7,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TDMc)分别为822~450Ma和641~268Ma,反映源区为年轻地壳物质。结合区域同时代产出的基性岩,指示这些年轻物质很可能与新的幔源基性底侵岩浆有关,为北疆哈尔里克地区石炭纪后碰撞地壳垂向生长提供了新证据。此外,沁城南岩体具有A型特征花岗岩的出现,进一步揭示晚石炭世为碰撞-后碰撞的重要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587.
本文旨在厘清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天然气成因,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下步勘探部署。本文从天然气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轻烃、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分析,建立了Y气田成藏模式,提出了大中型气田的勘探方向。主要认识如下:(1)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和埋藏史分析表明,Y气田天然气为凹中始新统平湖组烃源岩在龙井运动期(距今13 Ma)生成的高成熟煤型气;(2)凝析油姥鲛烷/植烷、规则甾烷等特征,反映了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发育于弱氧化?弱还原潮坪、潟湖沉积环境,生烃母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低等水生生物;(3)Y气田具有“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花港组大型水道砂储集体、挤压构造作用”时空耦合的成藏模式,明确了凹中挤压背斜带是X凹陷大中型气田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88.
NDVI是监测地表植被变化的重要工具,但不同来源的NDVI数据集在不同尺度下的应用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其进行一致性评估。本研究选取了SPOT、MODIS、GIMMS以及CDR AVHRR等四套NDVI数据集,采用相关分析和趋势分析的方法,评估了2000—2015年间四套数据集在三江源地区年际变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1)从NDVI平均值的年际变化趋势来看,SOPT NDVI和MODIS NDVI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且两者之间具有最强的相关性(R=0.72,p<0.001),而GIMMS NDVI和CDR AVHRR NDVI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2)从栅格尺度的NDVI年际变化趋势来看,SPOT NDVI、MODIS NDVI以及GIMMS NDVI均呈现出整体变绿的趋势,变绿像元占比分别为86.94%、69.52%以及66.95%,而CDR AVHRR NDVI数据则呈现出整体变褐的趋势,变绿像元占比仅为33.38%。(3)从不同海拔梯度下四套NDVI数据集的差异来看,四套数据集中平均NDVI随海拔增加的变化趋势相同,但GIMMS的平均NDVI值要显著大于其他三套数据集...  相似文献   
589.
可可西里是羌北—滇西构造域中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其古近系红层是认识中国陆相微陆块成盐作用的重要窗口。该区南部沱沱河盆地、北部错仁德加盆地古近系雅西措群地层中明显包含两套含盐系地层,两套层系形成的时代、古气候条件相同,但古地理条件、古盐湖盆地规模、成盐机制各异。渐新世时期沱沱河盆地属于封闭型的干盐湖沉积,错仁德加盆地属于开放型干盐湖沉积环境,预示着青藏高原中部渐新世大可可西里盆地并非相互连通,其中小型盆地的沉积成盐环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90.
提出一种新的高精确度的方法来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即以样品断面光学灰度参数作为韵律沉积变化的替代指标,利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一阶差分法等数据处理后,定量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对采自四川江油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纹层藻白云岩样品进行研究,观察样品抛光面和薄片,确定藻白云石具有明显的潮汐沉积韵律纹层。应用此方法计算得出研究区样品共有217个潮汐层偶对,层偶对最大厚度为4.2mm,通过人工计数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省时、更高效,可推广性高,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频段韵律旋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