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沙丘迁移是风的作用结果,而地面风向则受到地形条件的很大影响。阿勒泰地区沙丘移动方向较复杂,在夏半年(4—9月),西部额尔齐斯河南北及中部两河地带的沙丘向东、东南方向移动;冬半年(10—3月),西部额尔齐斯河以南沙丘略向北移动,河北侧沙丘向西、西北移动。本区的气候主要受西风和北极气团的影响。蒙古高压区在冬半年对本区作用显著,主要由阿尔泰山中段鞍部南下侵入该区,然后沿额尔齐斯河西行,对该河北侧的沙丘产生明显作用。在本区的起伏山地直接影响风的流动线路,控制地面沙丘的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92.
93.
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报告对CCUS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围绕减排潜力、减排成本、综合效益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CCUS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评估。结论显示,CCUS技术是全球气候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减排技术组合,到21世纪中叶有潜力实现累积千亿吨级减排效应,但当前CCUS技术成熟度整体处于示范阶段,成本较高,减排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综合考虑CCUS可以有效降低巨额资产搁浅风险、具有良好社会环境效益等因素,我国应结合自身“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基本国情,将CCUS作为战略性技术,统筹政策顶层设计、加速技术体系构建、探索市场激励机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CCUS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94.
从高温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及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对2005年和2006年7月中旬江门地区两次不同强度的高温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温天气形成的物理机制。发现:副热带高压是高温产生的主要原因,副高的强度决定着高温天气的强度;物理量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所产生的增温效果是影响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热带气旋外围的强烈下沉运动的增温效应,是导致高温极值出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5.
利用重力反演沉积盆地基底起伏是油气重力勘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地质目标勘探难度逐渐增大,亟需提高重力反演盆地基底的精细程度.本文研究了基于Lp范数约束的非线性重力反演方法,反演结果能更好地符合裂陷盆地基底起伏特征.反演时假设沉积盆地基底和沉积层均为单一岩性,即沉积层与基底的密度差为常数.将基底之上的沉积层剖分为垂直并置的棱柱体,用棱柱体底面深度近似沉积盆地基底深度,其为待反演的参数.利用Ekblom范数近似Lp范数的表达式,并建立Lp范数意义下的参数向量函数,将其与重力误差函数结合得到非线性反演的目标函数.利用二维裂陷盆地模型进行试算,结果表明当p取0.2时能较准确的反演裂陷盆地基底起伏形态,其应用效果优于基于L0范数和L1范数的约束反演方法.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南海珠江口盆地实际重力资料反演,将反演的基底深度与地震剖面解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
2009年姚安mS6.0强震动应急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9年姚安Ms6.0地震强震动应急流动观测台站的布设、记录获取及初步处理结果等情况,并对此次地震余震的高加速度峰值、低地震烈度等有关问题予以讨论,结果认为:场地条件对地面地震动峰值影响较大;高地震动峰值的相对持时短是此次4.7级余震震害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基于Landsat ETM+/TM遥感影像的江门市区地表热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对2001年11月20日和2005年11月23日的Landsat ETM+/TM卫星资料,反演广东省江门市区的地表温度,分析江门市区秋季地表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江门市区秋季地表热环境具有明显差异性,呈现出较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地表温度普遍高于郊区2℃以上;(2)时间上,随...  相似文献   
98.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长6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泊发育中期,接近湖盆最发育的长7油层组,是研究区的主力层位。通过野外剖面沉积相的识别和大量测井资料,对子长油田长6沉积体系进行小层识别与划分,确定子长地区长6期为三角洲沉积体系,掌握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沉积微相与油气富集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吉林省长白山天池不仅是国家5A级风景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发起的"世界山地生物圈保护区环境变化研究项目"中19个全球观测站之一,本文选取吉林省长白山天池1959-1988年30年冬半年(10月至次年3月人工观测记录)地面气象资料,以2007-2012年冬半年各月旅游人数为例,对各月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以及暴雪、大风、大雾等对旅游有较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天池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44℃,30年中日最低气温≤-37℃的有72天;除1月份以外其它月份最高气温均有达到0℃以上的记录;冬季天池大雾和雾凇日数非常多,尤其是3月雾日数最多,是旅游者驱车上山观景的最大障碍,冬半年中旅游人数最少的为3月;暴雪集中在初冬10-11月,年平均1次左右,日最大降雪量为44mm,隆冬季节(12月-2月)暴雪极少,仅有8个暴雪日;大风是冬季长白山天池最强也是对旅游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各月最大风速均在14级以上,极值为62m/s(大于17级),各月≤4级的日数大约只有4天左右,≤6级仅在7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数字摄影测量相关技术及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如何将我国自主研发获取的卫星数据在测绘行业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成为专业人士关注的重点。国产卫星影像的使用,不仅涉及到所用的专业技术,其所能达到的各项精度也同样令人瞩目。本文通过两个生产性试验项目,介绍了利用资三影像及国产PixelGrid系统制作1:10000DOM的方法,并从不同方面做了精度比对,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