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4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890篇
测绘学   414篇
大气科学   570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1779篇
海洋学   516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315篇
自然地理   39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祁连山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是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最重要时段,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成矿作用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根据矿床产出构造位置,将祁连山铁、铜多金属矿床分为4类:大陆裂谷型铁(铜)矿床、岛弧-岛弧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陆缘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扩张脊型铜矿床。镜铁山铁(铜)型矿床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作用过程中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东沟铜矿为晚寒武世大洋扩张脊火山作用的产物;白银矿田铜多属矿床是奥陶纪与岛弧-岛弧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石居里铜矿是晚奥陶纪弧后扩张脊有关火山作用的产物;红沟铜矿则是晚奥陶世陆缘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2.
早-中奥陶世之交湘西北沉积地层中的岩性、古生物、地化和环境差异等资料反映了发生在上扬子地台东南缘海域生物相、沉积相和古地理格局的一次重大变化。早奥陶世时研究区总体上为一受海平面变化、碳酸盐岩自旋回等因素控制的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其中,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以台地边缘浅滩相为主,兼发育以瓶筐虫为主要造礁生物的点礁体。至早奥陶世晚期—中奥陶世早期,受陆源物质注入影响,研究区形成了混积陆棚环境,沉积了大湾组富含陆源泥质的瘤状灰岩层。造成这两个阶段沉积差异显著的控制因素有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物源条件以及古地理环境等,而构造活动造成物源区的隆升剥蚀是主导该区沉积体系差异形成的直接因素。具体表现为:早-中奥陶世之交,由于受到来自南东方向的压应力作用,致使扬子克拉通内部基底下沉,台地迅速沉没;与此同时,台地边缘受挤压—反转,于张家界—吉首一带形成隆起,物源区古地理格局的改变进而迅速产生新的沉积体系。因此,区内碳酸盐台地演化与该时期前陆盆地阶段性演化的隆凹格局属性密不可分。此分析和认识为上扬子地台东南缘由伸展背景向挤压体制转变的平衡时间点提供了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3.
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成就了青藏高原的冈底斯成矿带,位于该成矿带的斯弄多银铅锌矿床赋存于林子宗群火山岩中,经过勘查确认该矿床属于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对5个钻孔进行短波红外测量,发现钻孔中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绢(白)云母、钠云母(富Na云母)、伊利石和蒙脱石,并在垂向形成绢(白)云母→绢(白)云母+钠云母+蒙脱石+伊利石→绢(白)云母+伊利石→绢(白)云母的组合特征。通过总结归纳蚀变矿物分布、分带特征并与地质编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短波红外技术的斯弄多找矿勘查模型。笔者在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中发现:(1)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矿物组成是寻找深部及外围矿体的重要线索;(2)绢(白)云母属于成矿前期的蚀变,与矿体之间的关系不明显;(3)矿床深部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SW方向深部反映了绢云母被交代形成伊利石的过程;NE方向深部表现为绢(白)云母二八面体结构的变化;(4)未被剥蚀的青磐岩化带是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文章从蚀源区铀源条件、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条件、侏罗系沉积建造特征及后生蚀变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的区域成矿条件,认为卡拉麦里山的富铀花岗岩体为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侏罗统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容矿空间,侏罗纪以来多期次不整合面的发育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改造提供了通道及时间,为大规模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卡拉麦里山北坡为最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部位,其主要找矿目标层位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145.
伊宁地块早石炭世球泡流纹岩的发现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伊宁地块西段中部阿腾套山一带发现的球泡流纹岩,多数产于早石炭世海相无球泡流纹岩夹层中,整体呈层状、互层状,球泡通气孔顺层平行于流纹构造定向分布,推断是海相极浅水环境下的产物,因而具有精细指相意义。该球泡流纹岩与同期A型花岗岩类共生,属碱性岩类,SiO_2含量为69.18%~77.69%,K_2O大于4%,Al_2O_3为11.32%~16.24%,Ga/Al×10~4=2.1~7.8,∑REE=85.22×10~(-6)~348.8×10~(-6),(La/Yb)_N=6.7~14.8,相对富集轻稀土,δEu具明显负异常,稀土配分及大离子元素蛛网图均与A型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总体相同。ε_(Hf)(t)均大于0(+12.5~+15.5),两阶段锆石Hf模式年龄大于锆石U-Pb年龄,表明源区可能为早古生代新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演化而来。A型球泡流纹岩与同期A型花岗岩类均形成于拉张构造环境,是区内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中迄今唯一发现的显示拉张构造环境的珍贵实例。为揭示和探讨伊宁地块总体处于汇聚大背景下的局部拉张环境,以及东窄西宽之楔形构造形态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6.
铁胆石是极具观赏价值的玩石新宠,在中国仅有滇东北会泽县驾车乡等少数地方产出。驾车乡的铁胆石产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炭质页岩、炭质泥质粉砂岩中。其实质为富含黄铁矿晶体的碳酸盐岩结核体,在围岩中分布极不均匀,多呈黑色、灰黑色中带浅铜黄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具有沉积层理及定向排列特征,主要成分为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以及泥质、碳酸质胶结物。铁胆石形成于水体较深、水动力较弱的还原环境,经历元素富集、黄铁矿形成,岩石固结、结核体形成以及差异风化、铁胆石显露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在较深海水、热液和生物作用参与下,形成了较坚硬固结的原生铁胆石;后一阶段经差异性风化剥蚀和搬运而形成次生铁胆石。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中18个地球系统模式总初级生产力(GPP)模拟数据,基于传统的多模式集合平均(MME)和可靠集合平均方法(REA),在4个未来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下预估了21世纪全球陆地生态系统GPP的变化量,并分析了GPP变化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未来情景下,基于REA方法预估的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年GPP在未来时期(2068—2100年)比历史时期(1982—2014年)分别增长了(14.85±3.32)、(28.43±4.97)、(37.66±7.61)和(45.89±9.21)Pg C,其增量大小和不确定性都明显低于MME方法。在4个情景下,大气CO2浓度增长对GPP变化的贡献最大,基于REA方法计算的贡献占比分别为140%、137%、115%和75%;除SSP5-8.5(24%)外,其他情景下升温均导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GPP降低(-42%、-37%、-16%),部分抵消了CO2施肥效应的正面贡献。温度的影响存在纬度差异:升温在低纬度地区对GPP有负向贡献,在中高纬度地区为正向贡献。降水和辐射变化对GPP变化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8.
在用EKF算法消除微弱GPS卫星信号中的噪声,并估计出多径幅度与码相位时延的码跟踪环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从而降低了环路的跟踪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EKF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LSEKF算法,该LSEKF算法用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对EKF算法所用的采样观测点进行修正,构造出一组无偏、均方误差和最小与空间分布确定的新型采样观测点,用来进行后续的滤波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EKF算法,LSEKF算法拥有更高的伪码跟踪精度,而且收敛速度更快,跟踪门限也更低。  相似文献   
149.
分析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需求,探讨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内容、总体架构,并对云平台的产品组件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依托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实现各部门、各领域的共享资源有机整合、智能服务,能更好地对城市进行智慧化的管理、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150.
为了克服传统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对图像初始划分完全随机进而导致算法效率低下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划分并结合最大期望值(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和最大边缘概率(Maximization of the Posterior Marginal,MPM)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图像特征点,并把特征点集作为构建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点集。利用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将影像划分成众多彼此连接的超像素,并假设这些超像素内的像素灰度值服从同一独立的正态分布,基于此完成特征场模型的建立,再运用EM\MPM方法分别模拟特征场模型和分割影像。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分割图像,分别对模拟图像和真实图像进行分割测试,并和经典的初始划分完全随机的超像素影像分割算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定性和定量地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