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2018年春季(3—5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度呈4波型。3月,亚洲中东部中高纬度环流呈经向型,利于冷空气南下。4月,冷空气势力减弱。5月,温带气旋活动增多。我国近海出现了15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冷空气大风过程有8次,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有3次,入海温带气旋大风过程有2次,强对流导致雷暴大风过程2次。我国近海浪高在2 m以上的海浪过程有14次。春季共有11次比较明显的海雾过程,分别为:3月3次,4月3次,5月5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个台风,全球其他各大洋共有热带气旋 14个,分别为北大西洋1个、南太平洋6个、南印度洋 5个、北印度洋2个。海面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2.
2018年夏季(6—8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主体位于北冰洋上空,中高纬西风带呈4波型分布。受大尺度环流影响,6—7月,我国南方海域多热带气旋活动,北方海域多海雾;7—8月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偏北,影响华东的台风明显偏多。2018年夏季,共有18个台风命名,比常年平均偏多7个。我国近海夏季的大风、大浪与台风活动关系密切。有20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过程大风有13次,两次伴随冷空气活动;温带气旋、准静止锋引发大风5次;另外,有2次过程主要由季风引起。有7次比较明显的海雾过程出现,其中6月出现4次,7月3次。发生13次2 m以上的大浪过程,其中,6月3次,7月和8月各5次。其他各大洋共有18个命名热带气旋生成,分别为:大西洋4个、东太平洋14个。  相似文献   
53.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测定了江汉平原沙洋县东北部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肥料、岩石以及大宗农作物(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玉米)中硒的含量,通过土壤硒元素平面、垂向分布特征,综合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相关因素贡献量统计,探讨研究区富硒土壤来源,并对土壤硒生物富集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背景值为0.25 mg/kg,略低于江汉流域背景值和中国土壤(A层)背景值。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因子为反映土壤成土母质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F3、F4因子为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表层土壤硒元素平面特征和土壤元素组合特征皆显示其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受自然成因成土母质影响较大,硒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汉江冲积带内。典型土壤垂直剖面则揭示了汉江冲积带中土壤高硒区存在一定的外源输入,研究区表层土壤明显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肥料等的硒贡献量较低。农作物可食部分硒富集程度大小为:大豆>小麦>水稻>油菜>玉米,部分大豆出现了硒超富集现象。富硒农作物...  相似文献   
54.
黄海平流海雾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大量的地面站点观测、卫星监测和非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海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卫星云图特征及影响黄海海雾的气象和水文因子.结果表明,黄海海雾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在空间分布上,雾频随着纬度增高而增加;海雾与海上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有密切关系;海雾出现与海表温度、气-海温差、露点温度有关;海流是影响海雾形成的水文因素之一;海雾是大气处在稳定层状态下的一种凝结现象,有海雾不一定有逆温,但是逆温层的消散却为海雾的消散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黄彬  高荣珍  时晓曚 《气象科技》2022,50(6):783-792
基于2020年上半〖JP3〗年我国东部近海站点观测资料和葵花 8卫星反演海雾产品对我国自主研发的GRAPES TYM〖JP〗模式进行了海雾预报性能评估。点、面检验结果表明:模式48 h和72 h TS分别为0.40和0.36,黄海海雾预报性能最优,34°~37°N海域内大部分站点TS高于0.50。黄海海雾落区预报检验显示均压场形势下预报最准确,平均临界成功指数为0.35;气旋后部海雾多空报。2 m相对湿度预报偏差具有局地性特征,相对湿度低估的站海雾预报击中率、TS相对低,反之亦然。另外,模式对成雾相关气象要素预报误差相对小且对成雾有利时海雾预报基本正确;模式预报风向较实际风向偏东南,易出现冷偏差和湿偏差,虚假的有利温湿条件导致海雾空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