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7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717篇
测绘学   363篇
大气科学   508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1392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64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921.
针对地震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立项预算、经费执行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减轻地震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有针对性地阐述科研财务助理如何在地震科研项目立项、执行过程中推动地震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高效联动,并以实例说明科研财务助理如何在地震业务与财务融合中发挥关键作用,履行科研项目财务预算、经费执行...  相似文献   
922.
广州金沙洲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面沉降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地下水动态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和地质钻探的成果,综合研究广州市金沙洲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面沉降地带的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岩土体类型、第四系厚度、地层与岩石等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研究区内地面沉降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面沉降形成的内在因素,开挖基坑、桩基础施工及抽排地下水是地面沉降形成的外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学校地面沉降是因软土层在抽排地下水及地面附加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排水固结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3.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高炮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凡  黄明政  薛允传  钟志伟  吕明先  孙琪 《气象》2008,34(4):124-126
随着青岛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个高炮作业点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确保高炮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安全,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结合高炮作业点周边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制作了高炮安全射界图.  相似文献   
924.
介绍了2008年青岛奥帆赛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工作的技术保障方案,通过组织实施和效果分析表明:该方案实际可行,为奥帆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可对今后开展此类工作提供参考,以备借鉴。  相似文献   
925.
北极涛动对我国冬季同期极端气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使用1955~2004年1月500 hPa高度场和同期我国107个测站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逐月资料,计算极端气温与北极涛动指数的相关矩场,并对此相关矩场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来研究我国最高和最低气温对北极涛动响应的年际变化.北极涛动指数定义为1月500 hPa标准化高度场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所得到的第1时间函数.研究过程中对北极涛动一般年份和异常年份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北极涛动指数的正负极端异常年份,对我国冬季同期最高和最低气温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我国冬季最高气温响应主要表现地域是长江中下游、华北和河套地区,最低气温的响应主要表现地域是东部沿海和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同时分析了不同年份冬季极端气温对于北极涛动响应的不同形势.  相似文献   
926.
利用MICAPS3.0常规天气图、防城港市自动站资料对第1002号台风"康森"路径及防城港市暴雨降水过程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002号台风"康森"的移动路径和副高的位置相关;此次暴雨降水过程是由于在"康森"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台风附近的对流层顶部始终伴随着强的辐散流场。"康森"进入南海后,低层的西南低空急流强盛,还受稳定强大的副热带高压阻挡,台风北侧偏东气流明显加强,从而使低层台风附近气旋性的气流辐合加剧;西南季风加强有利于气流辐合上升。另外,十万大山地形抬升作用使得西部地区降水明显增幅。  相似文献   
927.
928.
两次西南低涡造成广西暴雨差异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CMWF 2.5°×2.5°客观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资料,对2008年6月12日和16日两次西南低涡影响,造成广西暴雨范围和强度明显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12"过程西南低涡深厚,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盛的西南低空急流;而"6.16"过程西南低涡较浅薄,其发展过程中无西南低空急流的配合;(2)"6.12"过程低涡发展强盛,涡旋度大,正涡度值达200 hPa高度,上升运动强烈;而"6.16"过程低涡发展较弱,涡旋度小,正涡度值只到500 hPa高度,上升运动相对较小;(3)"6.12"过程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水汽辐合强;而"6.16"过程水汽仅来源于孟加拉湾,水汽辐合较弱;(4)两次西南低涡影响,对流层上下之间的风垂直切变小,有利于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29.
由于冷空气和地面辐射降温的共同作用,2009-03-13夜间—14日早晨,黔南州6个地区出现了霜冻,其中4个地区出现了冻害,以惠水县最严重。利用天气系统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结合地面小图,分析4个地区要素变化和地形差异,寻找异同点,得出惠水霜冻成灾比其他地区为重的原因如下:惠水地区处于较平坦的带状洼地,地理条件更利于平流—辐射降温,冷空气入侵时的降水结束得比其它地区早,雨量也不大,转晴的时间也较早,这样空气湿度较其它地区更干;夜间开始降温后,受局地小高压控制,维持了晴好天气使辐射降温大于其他地区,霜冻较其他地区严重。最后对惠水的霜冻灾害评估,受灾的作物以马铃薯最严重。  相似文献   
930.
2008年华南西部罕见低温冷害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ECMWF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华南西部遭遇50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事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横槽南压分裂小槽东移,使地面冷高压强度突然增强并爆发南下,是造成华南西部寒潮天气的起因;北半球中高纬度出现双阻型高压(乌拉尔山阻高和阿留申群岛阻高),使大气环流形势异常稳定,是导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性的直接原因;低纬度南支低压槽活跃,西南暖湿空气不断向我国南方输送,华南西部低空相对湿度大,水汽辐合条件及上升运动都对阴雨天气的维持有利;在850 hPa华南上空形成一支稳定的强锋区,大气层出现近地面冷、中层暖、高层冷的结构,加剧了雨雪冻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