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1984年4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摩根山(Morgan Hill)地震(M6.1)在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东面的卡拉维拉斯(Calaveras)断层带上造成了30公里长的破裂。尽管在1980年曾经确认,在这一断层上于1911年曾发生过一次6级地震,并认为有理由预期这样的地震还会在该段发生,但是,由于没有观测到任何短期前兆,故对这次地震的发生时间没有作出预报。这次地震时,向南南东方向传播的单侧破裂和在破裂带的东南端附近的一个强有力的晚期地震辐射源造成了强地面运动的高度集中的图象,包括一个达到1.29伽的特别大的水平向加速度,它发生在靠近破裂带东南端的一个坝基上。  相似文献   
112.
苏门答腊地震和海啸近海调查(SEA-TOS)调研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附近的海底区域。从早期的数据来看,此次地震仅仅发生了小的地面运动。由此引出的主要问题是,由苏门答腊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如何能够在相对短的距离内消散,以及此次地面运动是否是以其他活跃边缘为特性。  相似文献   
113.
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造礁生物研究主要以藻类为主,如叶状藻、管孔藻等。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又陆续发现一些新型的造礁生物。其中重要的一种造礁生物是Ivanovia cf.manchurwa群体泡沫状珊瑚。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工作,我们认为:Ivanovia cf.manchurica是黔南晚石炭世的重要造礁生物,在晚石炭世地层中普遍发育,其古生态特征在不同环境中具有明显差异,生长方式明显不同,构成独特的生态类型。lvanovia cf.manchurica主要有四种生长方式:覆盖式、缠绕式、包覆式和孤立分布式。其不同生长方式、古生态类型决定着是否成礁以及成礁方式和礁体规模。其中覆盖式、缠绕式两种生长类型多构成大小不一的礁体,而包覆式、孤立分布式生长类型则分布零散,成礁性不明显。Ivanovia cf.manchuria礁体的发现和造礁生物研究,丰富了晚石炭世生物礁的类型,为F/F事件后石炭纪礁体重建提供了典型实例,有助于石炭纪礁体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4.
青藏高原近25年来河流、湖泊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MSS图像和90年代末期的ETM 图像解译,对近25年来青藏高原河流、湖泊的分布现状及其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河流总体上变化不明显,部分地区外流水系个别河段略有摆动,内流水系少数河段发生改道、断流,入湖河流河口段发生延伸、退缩等变化。青藏高原多数天然湖泊变化较大,主要是部分湖泊面积缩小或扩大;少数湖泊解体或归并;有的已干涸的湖泊又重新汇水,有的湖泊则接近干涸。导致河流、湖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变化、降水变化及冰川变化、气候雪线变化等。  相似文献   
115.
均生函数场预报模型对降水预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均生函数的处理原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将正交展开的时间系数俄为预报因子,并引入逐步算法进行因子筛选建立预报模型。将均生函数场预报模型用于云南省汛期雨量及5月雨量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模型作区域性降水预报有一定的优越性,并可作多步预测,是一咱滚动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全长恩 《地质与勘探》2022,58(6):1154-1169
那更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青海境内截至目前发现的首个大型独立银矿床,对其开展成矿研究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本文对矿区内的矿化流纹岩、含矿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以及U-Pb年代学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成因类型。对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9.2±1.4 Ma,属于晚三叠世。矿化石英脉样品中流体包裹体NaCl-H2O-CO2体系温度范围为75~346 ℃,盐度(NaCleqv)为2.57%~7.86%,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并计算得出其成矿深度为0.330~1.046 km。δDSMOW值和δ18OH2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8.2‰~-86.7‰和-11.02‰~10.02‰,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值为-6.1‰~0.5‰,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体系。综合分析认为,含矿流纹质熔浆在近地表结晶过程中析出的含水流体,沿断裂带上升至浅部开放体系时,在静水条件下减压沸腾引发流体系统中的温度和硫逸度快速降低,从而导致银、铅、锌等元素沉淀成矿,其成因类型属于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  相似文献   
117.
广西大瑶山西北地区有大量的石英脉型铜矿出露,然而缺少相关矿床年龄的研究。为解决该问题,选取广西金秀龙围地区石英脉型铜矿床矿石中的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了加里东期的黄铁矿等时线年龄(417±25) Ma(MSWD=0.92)和印支期的黄铜矿等时线年龄(243±18) Ma(MSWD=0.45)。黄铁矿结晶明显早于黄铜矿,加里东期是否存在成矿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岩石矿物学分析,我们认为龙围地区铜矿床中矿石的形成,经历了黄铁矿结晶、黄铁矿碎裂和含铜热液在印支期充填交代等过程,最终固结成矿。研究厘定了龙围地区铜矿的成矿时间,并为大瑶山西北地区存在印支期成矿热液活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8.
根据寿光市蔬菜种植区种植特征,采用对部分茄果类蔬菜、水、土的样品抽样测试、数理统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得出蔬菜的品质与农业地质背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及土壤有选择蔬菜品种性,蔬菜在品质上有选择农业地质条件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9.
剪掉"核玫瑰之花"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生,核电站成为一种效率更高、花费却更少的替代能源。在1974年,美国福特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时机选择:美国能源的未来》,对核能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声称与核能发电有关的技术理论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20.
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硼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石墨粉、氟化钠、三氧化二铝和硫酸事物为缓冲剂,背景作内标、截取曝光,发射光谱法同时化探样品中的B、Be、其检出限分别为:B3.6μg/g,Be0.4μg/g;稍密度分别为B8.7%,、Be7.0%,标准物质分析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