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The Effect of Tide o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ifferential rotation between the solid and fluid spheres caused by tidal force could explain the 1500 to 1800 - year cycle of the worlds temperature. Strong tide increase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ixing of water in the oceans,dra-wing the cold Pacific water from the depths to the surface and the warm water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where it cools or warms the atmosphere above, absorbs or releases CO2 to decrease or increase greenhouse effect and to make La Nina or El Nino occur in the global. The moons declination and obliquity of the ecliptic affect the tidal intensity. The exchange of tidal energy and tide -generating force caused by the sun, moon and major planets makes the earths layers rotate in different speeds. The differenti-al rotation between solid and fluid of the earth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El Nino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72.
LUCC and Accompanied Soil Degradation in China from 1960''''s to 1990''''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tries to qualitatively analyze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s (LUCC) and accompanied soil degradation in China, the data of World Atlas of Agriculture in 1969, Land Cover Data of Asia in 1992 and Global Assessment of Human Induced Soil Degradation in 1992, etc. have been used. From 1960' s to 1990's, the area of forestland had increased, ara-ble land and paddy as well as grassland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hina. The major type of soil degradation is due to wa-ter erosion, 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especially in Loess Plateau and in Southeast and Southwest China, this happened in forestland, grassland and arable land and mainly resulted from deforestation. The secondary type is wind erosion, whi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west China, it happened in arable land and grassland and was caused by overgrazing. Chemical deterioration is distributed in North and Northwest China, which happened in paddy, arable land and grassland. Physical de-terioration only concentrated in local area in North  相似文献   
73.
74.
1982—2000年中国区域地表反照率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鸽- 《高原气象》2010,29(1):146-151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数据资料,研究了中国区域地表反照率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年均地表反照率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地表反照率明显大于以东地区;年平均地表反照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是不同地区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年均地表反照率显著降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北部;不同季节地表反照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冬季最大,春、夏季次之,秋季最小,且冬季平均地表反照率波动幅度比较大;不同地表覆盖的地表反照率的年际变化也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此系姐妹篇文章的上篇,利用中蒙地区106站1954—2005年间的实测降水资料,使用EOF及REOF等统计方法,整体地分析了中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蒙干旱区的降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西北区尤甚),从该区东南侧最湿的陕南向南疆盆地东端极端干旱区过渡,年雨量从922mm锐减到25mm以下,最干的托克逊仅6.9mm;蒙古国以中北部最湿,年雨量达400mm以上,到南部仅100mm左右,再到西南角仅30mm左右。(2)该区降水分布受不同尺度地形影响大,降水的年及年际变化也大。约80%的降水集中在夏半年(5~9月),南疆盆地东端干中心区的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接近0.80,远高于蒙古国和我国其他地区,也高于全球明显增暖前。其干旱程度及降水变率居世界8大干旱区前列。(3)该区降水异常分布的局域特征明显。区内夏半年的降水异常分布常出现河东、南疆、汉中关中、北疆、蒙古国中北部、河西阿拉善,以及柴达木等7个模态。(4)过去50余年来,中蒙地区东北部的降水总体呈线性减少趋势,而西南部则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6.
采用(美国环保部的MODEL-3系统的)CMAQ源同化模型及4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SO2、NO2实测资料,反演得到中国不同尺度的同化修正排放源,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气象模式WRF与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模拟分析了中国不同观测信息密度对SO2、NO2源同化反演及其浓度预报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华北地区SO2、NO2浓度加密观测对改善SO2、NO2排放源和空气质量预报的重要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分辨率的实测资料时,SO2、NO2的趋势预报效果改善程度有一定差异;采用较高分辨率的实测资料进行SO2、NO2源同化修正时,可明显减小SO2、NO2浓度的预报误差。华北地区较高分辨率的观测信息对于改进源同化修正效果及SO2、NO2浓度的趋势预报十分重要,尤其是对SO2浓度的预报尤为重要;采用经高分辨率的实测资料同化修正的排放源时,WRF-CMAQ模式对北京城市尺度SO2、NO2浓度的变化趋势、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高分辨率的观测资料和区域源同化反演方法对于区域污染物浓度预报及排放源清单具有显著的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77.
秋季南疆沙漠塔中边界层O_3浓度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10月11~17日的系留气艇探空资料,分析了塔中边界层O3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塔中秋季边界层O3浓度均值为48.7×10-9。在边界层内中午O3浓度随高度升高几乎没有变化;深夜和清晨O3浓度从地面随高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傍晚O3浓度最大,随高度的升高缓慢减少,达到一定高度后变化均很小。O3浓度随高度变化明显,从1m到700m高度的O3浓度变化分为不稳定型、过渡型和稳定型。根据廓线变化方式分为深夜清晨型、中午型、傍晚型。分析表明,秋季O3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比湿、风速有关。在深夜和清晨出现逆温层,在逆温层内O3浓度较低。O3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02:00和08:00的相关性最显著。在深夜和清晨比湿与O3浓度基本上是呈反相的关系。O3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除了深夜相对较高外(R=0.699,n=33,p0.001),其余时间均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78.
小行星     
1.在组成理论天文学的各种问题中,小行星运动的研究占了很大的地位。小行星是在两个世纪分界的时候发现的(1801),在那时,牛顿提出的基本问题——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太阳系内天体运动的一切特点,已经差不多被18世纪的伟大数学家们的劳动完成了,古典天体力学的基本输廓,已被拉普拉斯建立起来。小行星的发现,由于它们的运动同太阳系其他成员有很大的区别,给天体力学的发展提出了完全新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新的刺激物。  相似文献   
79.
(一 )PAOS WEATHER CENTER .这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创办的《大气与海洋科学计划》 (PROGRAM IN ATMOSPHERE AND OCEANIC SCIENCE)网站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网站包括本地区域性天气、全国天气、资料档案和气象教育等栏目。网站中用户可以选择观看 1~ 48小时逐时的区域或全国天气实况和预报,还可看到 1000~ 200hPa各层的 12、 24、 36、 48小时的高空形式分析和预报图。网站还可以通过用户选择,提供美国全国,甚至欧洲大陆的地面观测、卫星云图等历史资料。  网站站址: http;//weather.colorado.edu/  (二 )…  相似文献   
80.
1 IntroductionModelsofmetropolitanspatialevolutionlargelyderivefromexperiencesunderamarketeconomy .Developingworld patternsinmore government_directedsystemsremainunder_examined.This papercomparestheurbanspatialpatternsandenvironmentaleffectsofexplosiv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