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81.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晚第三纪孢粉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的7个土壤样品、2个冰碛岩样品和1个剪切泥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共获孢子花粉33个种属,乔木和木本花粉总数占94.5%,灌木和草木植物花粉总数占3.2%,蕨类植物孢子总数占2.3%,乔木和木本花粉中主要的优势种属为松属(Pinus)和桦属(Petula)以及少量的栗属(Quercus)、胡桃属(Juglans)、椴属(Tilia)和蒿属(Aretmisia)等。根据孢粉组合及形态和颜色特征,认为其时代可能为上新世。说明晚第三纪以来,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可能有一个暖期存在。  相似文献   
182.
韦丹宜 《广西气象》2007,28(A02):105-105,142
通过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分析结果表明: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是造成广西1960年以来7月份最强的一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因素,虽登陆地点远离广西,但台风低压稳定维持在江西到湖南境内,其倒槽暖式切变进入广西并与南方季风相互作用,造成大范围暴雨。  相似文献   
183.
新疆哈密盆地初冬鹅喉羚的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行宜  姚军 《干旱区地理》2006,29(2):213-218
2004年11月2日至25日,采用截线抽样法,对新疆哈密盆地鹅喉羚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证实:鹅喉羚广泛分布于哈密盆地及其周边各类地理环境中,并可分为高、中、低三级密度区,各密度区的栖息密度和种群数量分别为,3.33±0.24头/km2和12 431±896头,0.95±0.055头/km2和21 651±1254头,0.056±0.042头/km2和3 026±2 270头,资源总量为37 108±4 420头。并讨论了过牧对草场的破坏和鹅喉羚生存面临的环境压力,提出了改良家畜饲养模式,以草定畜,恢复天然植被,在高密度区和中等密度区计划猎取鹅喉羚,控制种群数量,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4.
分析了2005年7月25日林甸5.1级地震和2005年2月23日富裕3.7级地震前,林甸1井大地微电流、林甸04井的氦气和大庆地震台的地温异常变化。大地微电流在这2次地震前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其异常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10-20倍。氦气在林甸5.1级地震前具有明显前兆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85.
韦丹宜 《广西气象》2006,27(A03):56-57
通过对桂西北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45a的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桂西北地区近45a来的降水变化特征,为今后在预报、专业服务和为当地政府服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6.
本文简要述叙了在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对油渗漏污染地区进行环境处理时利用水平定向钻进工艺的情况,该工程共完成了43口水平井,总进尺6970m,耗资128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7.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的土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南岭发现的三个土壤地点, 是人类首次在东南极内陆地区发现的土壤, 属南极寒漠土壤(cold desert soil), 其主要特征是地表发育漠境砾幂(desert pavement),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盐分, 具有较强的染色作用, 土壤呈弱酸性, 不含有机质. 据1:5的土水提取液分析, 主要阳离子为Mg2+和Na+, 其次是K+和Ca2+, 主要阴离子为SO42-, 其次为Cl-和NO3-. 本区土壤中盐分层的分布与土壤中最大水分层和土壤中粘粒级含量最大层相一致. 土壤中有粘粒迁移, 这是本地区土壤与其他寒漠土壤的不同. 部分土壤剖面上部具有较强的染色作用, 由土壤中暗色矿物的风化所致, 染色程度与土壤中游离铁含量有很大关系. 土壤特征指示其年龄在0.5~3.5 Ma之间, 且在哈丁山上也没有发现冰川运动的遗迹, 说明至少在0.5 Ma以来, 即使在末次冰期极盛期, 该区的冰盖表面也没有到达过哈丁山土壤采样点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8.
在岩石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 测定了我国两个南极陨石、以及光明山和庄河球粒陨石的稀有气体同位素丰度, 并根据宇宙成因核素的产率, 获得了这4个普通球粒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和气体保存年龄. 两个南极陨石的暴露年龄分别为17.0±2.5 Ma(GRV 98002)和0.052±0.008 Ma(GRV 98004), 光明山球粒陨石为68.9±10 Ma, 庄河球粒陨石为3.8±0.6 Ma. GRV 98004(H5)的暴露年龄是目前南极陨石中已知最低的, 而光明山球粒陨石的暴露年龄高于我国其他H群球粒陨石. GRV 98002和庄河球粒陨石在宇宙射线暴露期间可能受到冲击事件或由于小的近日距轨道导致加热, 造成低的4He含量, 而GRV 98002和光明山球粒陨石的宇宙成因核素3He和4He则基本上同步丢失.  相似文献   
189.
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数据来源,借助情感挖掘、语义网络分析以及扎根理论等方法探究食物景观对社会记忆的表征内容和塑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从情感分析结果来看,个体对食物景观的情感倾向总体呈现积极趋势,不同年龄、复杂的社会经历以及多元的社会角色是影响个体情感变化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情感认同形成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框定了社会记忆的发展方向;2)从个体对食物景观的认知诉求来看,食物味道、饮食文化以及家庭环境是个体内心最深刻的记忆点,人们通过各种与之相关的身体实践和仪式风俗构筑记忆空间;3)食物景观对社会记忆的表征内容具体区分为环境性记忆、功能性记忆和情感性记忆。其中,环境性记忆起基础性作用,功能性记忆是最主要的表征维度,情感性记忆占据主导地位,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0.
榆社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分布于太行山西麓、山西中南部、浊漳河北源两岸,位于晋中与长治市之间,位于榆社县境内,总面积为103.79km2.根据榆社盆地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比较分散的特点,按资源类型及其分布,分为9个景区,即沤泥洼景区、银郊景区、红崖头景区、云竹湖湿地景区、云竹景区、文峰景区、中余沟景区、任家垴景区、郝北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