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北京地区大气中VHCs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 热脱附—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 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组分, 其中烷烃26个, 烯烃19个,芳香烃10个。TVHCs的平均浓度为364.3 ±99.3 μg/ m3;11月份浓度最高, 为546.9 ±353.5 μg/m3, 8月份浓度最低, 为251.8 ±152.4 μg/m3;采暖季比非采暖季高30%, 城区比郊区高10%;有明显的日变化。初步分析发现, 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天气气象条件是造成北京地区大气VHCs污染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sandstorms in 2000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Systematical analyses of spring sandstorms in 2000 affecting Beijing area are carried out. Results revealed the key dynamic mechanisms of dust storm during its mobilization, lifting, horizontal advection and deposition processes. It turn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es of sandstorms influencing Beijing area in March–April 2000, the dynamic conditions for dust mobilization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henomena, such as cold air-related climatic activities, clay soils area of North China and surface friction velocity anoma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rm can be described by composite mode of dust particles mobilization-lifting-long-range transport.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further studies, prediction and harness of sandstorms in China.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机动车辆排出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在北京做了小风条件下的街谷示踪试验。当楼顶风速u接近或大于1米/秒时,街谷内可形成一稳定的原生涡;u<0.6米/秒时原生涡将消失。对于楼之间空间较小的街谷,背风面和迎风面的示踪剂浓度平均比值可达8。浓度值沿楼层高度无明显变化;由于快车路旁松墙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可能造成沿高度方向楼层中段的浓度偏高。在街谷外,除下风方路面上有一按下风距离的负幂指数衰减的浓度分布外,上风方路面上也有一按较大负幂指数衰减的分布。根据上述试验,给出了用以预测街谷中机动车辆排出的惰性气体污染物的扩散模式;模式中,对原生涡和小尺度湍流,做了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54.
六氟化硫(SF6)示踪剂及其在大气扩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氟化硫(SF_6)示踪剂是新发展的一种有效气体扩散示踪物。本文是国内SF_6示踪法应用于大气扩散实验研究的初次尝试的一些结果。1976年夏,我们初步建立了大气中SF_6示踪样品的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灵敏度达2×10~(-11)(与空气体积比,以下同),最佳达5×10~(-12),接近国际同类方法的检测水平。1976年秋,在沿海岸某地进行了六次扩散实验,检测了七公里范围内SF_6示踪样品,获得了沿横截风向浓度分布较清晰的廓线,其形状一部分近似正态分布。1977年冬,用同样方法在北京西部山谷作了十次扩散实验,检测了谷内水平和空中垂直浓度分布,初步测定的σ_y和σ_z扩散系数比平坦开阔地区要偏大几倍。  相似文献   
55.
三氯偶氮胂与锆络合反应及锆的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三氯偶氮胂为显色剂测定稀土,文献上已有刊载。但用三氯偶氮胂光度法测定锆目前尚未见报导。本文试验了三氯偶氮胂与锆显色反应的条件和性质,以及在光度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6.
对中国中东部3个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2015年12月—2017年12月PM10质量浓度及其化学成分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龙凤山站、临安站和金沙站平均PM10质量浓度分别为57.5,62.2 μg·m-3和57.6 μg·m-3。其中临安站和金沙站2017年PM10质量浓度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龙凤山站有所上升。与2013年相比,临安站和金沙站平均PM10质量浓度分别降低29.3%和26.2%。临安站SO42-,NO3-和NH4+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9,8.2 μg·m-3和3.7 μg·m-3,金沙站分别为10.2,6.7 μg·m-3和2.6 μg·m-3,均高于龙凤山站的5.9,4.9 μg·m-3和2.1 μg·m-3,其中龙凤山站和临安站的NO3-与SO42-质量浓度比值较高(0.9和0.8),金沙站较低(0.6)。龙凤山站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质量浓度分别为10.1 μg·m-3和2.7 μg·m-3,临安站为6.7 μg·m-3和3.1 μg·m-3,金沙站为4.7 μg·m-3和2.3 μg·m-3,即龙凤山站OC最高,金沙站最低,3个站点的EC基本相当,临安站略高。与2013年相比,研究期间临安站SO42-,NH4+和OC分别下降38.1%,26.0%和55.6%,金沙站分别下降46.3%,51.9%和44.7%,但临安站和金沙站的NO3-分别上升12.3%和15.5%;临安站EC下降27.9%,金沙站EC上升4.5%。3个站点夏季PM10,NO3-,EC质量浓度及NO3-与SO42-质量浓度比值均最低。  相似文献   
57.
北京地区PM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2003—2004年初PM2.5连续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北京地区PM2.5的特征、PM2.5与PM10以及PM2.5与地面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四季中夏季PM2.5浓度最低,冬、春两季浓度较高。PM2.5与PM10比值平均为0.55,非采暖期两者比值为0.52,采暖期两者比值为0.62;夏季该比值主要分布在0.3~0.6之间,春、秋两季该比值分布在0.3~0.8之间,冬季采暖期该比值分布在0.4~0.9之间。PM2.5与PM10比值日变化与气象条件日变化、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沙尘天气和交通运输高峰期扬起地面粗颗粒物会导致PM2.5在PM10中的比例下降,而冬季取暖以及夏季光化学反应则会引起PM2.5的比例升高。PM2.5的浓度与地面气象要素中本站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有很好的的相关性,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差。SO42-,NO3-和NH4+为北京地区PM2.5中主要离子。PMF源解析方法确定了北京地区5类细粒子污染源,分别是:土壤尘、煤燃烧、交通运输、海洋气溶胶以及钢铁工业。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大气气溶胶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当前大气气溶胶模式的发展和应用作了简单的回顾和评述, 介绍了较流行的几个气溶胶热力学平衡模式和适用于城市-区域空气质量研究的气溶胶模式的特点, 并对发展一个完全的气溶胶动力-化学模式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 指出未来气溶胶模式发展和改进还需要在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和转化机制, 云、雾等条件下气溶胶的形成和转化, 以及复杂的气溶胶物理、化学过程与区域、全球模式的耦合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合成及分解特性、储层的开采特性以及开采过程中的出砂防砂等问题,自主研制了一套多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主要由气体注入系统、稳压供液系统、蒸汽或热水注入系统、一维/二维/三维模型、回压控制系统、出口计量系统、数据采集控制处理系统等组成。该试验系统的主要特色如下:(1)将高压玻璃做成的一维反应釜外壁和高清摄像头结合达到可视化的目的,监测中低压力下水合物的合成、分解情况以及开采过程中砂粒的运移情况;(2)采用自主研发的双缸恒速恒压泵控制回压阀,使得整个降压开采过程中反应釜中的压力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均匀减小,达到分段缓慢降压的目的,避免水合物的二次生成,使产气速度更加均匀。以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去离子水和纯度为99.9%的甲烷气为原材料,开展了一维相平衡试验和二维降压开采试验,通过以上初步应用验证了该试验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0.
利用2014年夏季在河北饶阳开展的“华北区域光化学立体试验”观测得到气溶胶辐射特性,根据三波长角散射浊度仪Aurora 4000测量获取的前向角散射系数(10°~90°)和后向散射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浊度仪直接测量的气溶胶角散射系数和改进的HG相函数近似获取气溶胶散射相函数、不对称因子的拟合估算方法。分析了2014年6月16日—8月18日夏季观测试验期间河北饶阳地区大气气溶胶细粒子(PM2.5)在635 nm,525 nm,450 nm 3个波段的不对称因子、相函数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用改进的HG相函数近似能够较好地拟合河北饶阳实际观测的PM2.5的气溶胶散射相函数。拟合得到河北饶阳地区观测期间干气溶胶细粒子在3个波段的平均不对称因子(g)分别为0.53±0.04(635 nm),0.57±0.05(525 nm)和0.57±0.07(45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